育儿指南

孩子成长过程不断变化,家长如何度过亲子关系“危机期”

很多时候家长感到力不从心,比如说,以前上特长班,孩子们都去学奥数、画画、舞蹈等等,而现在又有了编程课、实验课,作为家长,我们要不要给孩子报这些新兴的特长班呢?

还有,孩子会时不时说出一些时髦词汇”,我们根本听不懂,只能默默地百度一下……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直接称呼我们为老人家”了,摆出一副跟我们有代沟的架势,甚至拒绝交流沟通……

还有很多时候,孩子不仅不服管教,还会故意跟我们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责罚打骂都不见效,我们也变得越来越焦虑!

《为人父母》是一本教你把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转化为有效的养育技能的实用指导手册。

作者简·布鲁克斯,美国著名儿童发展领域专家,儿童心理学领域学者、研究者和作家。

在她这本充满智慧的书中,父母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养育孩子,帮助孩子实现最佳发展——使孩子成长为安全、快乐、有能力、自信和有道德素养的个体。

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是这本书给所有家长印象最深的一个理念。作者在书中反反复复强调,要看到养育过程中快乐的一面,在快乐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针对这些难题,美国儿童发展领域权威专家简•布鲁克斯进行了一项规模浩大的研究。她结合神经生物学及神经内分泌学,对比研究了大量国内外、跨文化的家庭亲子关系和为人父母的方式,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布鲁克斯育儿法。

这套养育法的核心在于解决变化”,意思就是为人父母,教育方式、教育心态要随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变化去变”,这就意味着家长们要懂得变通和改变。

关于如何变化,布鲁克斯教授在书中针对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征,进行了针对性剖析,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变化着的育儿问题。

1

什么是积极情感?

什么是积极情感?像快乐、兴趣、满足、自豪、爱……这些都是积极情感,它们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比如说,孩子在学习中,有了兴趣,他才更愿意去探索和坚持,在充满爱的关怀下,他才会充满干劲儿。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托马斯·戈登的社会调查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对家长说:我明天不想去博比的生日派对。”

家长很疑惑地问道:听起来你和博比之间好像出现了什么问题。孩子回答道:我讨厌他,所以我不想去。他不公平。”

家长接着问:你是因为觉得他不公平,才讨厌他吗?”随后在家长积极情绪的引导下,孩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他说:是,他从来不玩我想玩的游戏。”

当孩子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绪时,家长需要做的是:有耐心地认真倾听孩子的烦恼,并且给出积极的回应,从而缓解孩子不好的情绪。

当家长擅于利用积极情感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这些积极情感也都会传递给孩子,让他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

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

第一个阶段,从孩子出生到两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快速发育,通过游戏、玩耍的方式,可以将亲子陪伴达到最佳的效果,因为专心有效的陪伴能够与孩子的需求同步。

第二个阶段,学龄前。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会渴望独立,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当他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火,摔东西,甚至抗拒。

学龄前的孩子,常常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即便家长再怎么批评也没什么用。因此,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过于严厉,要用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

第三个阶段,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遇到更多挑战,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假如这个时候孩子学不会掌控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很容易变得自卑。

第四个阶段,是需要家长特别关注的青春期。这个阶段我们都会有新的担忧,害怕孩子早恋、叛逆,更害怕他一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3

如何避免青春期的亲子危机期

关于青春期的亲子关系,书中给出了以下5条建议:

第一,花时间用心地和孩子相处;

第二,父母要避免在行为或语言上显露出自己偏爱哪个孩子;

第三,不要打孩子或者扇孩子耳光,没用;

第四,不要与孩子决裂或断绝关系;

第五,不要因为孩子青春期的冲动,就对他的品行过早地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