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一吼孩子就听话,但是伤害远超过你的想象 你越吼孩子越不听话

吼,可能是轮回。

小时候在吼叫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吼自己的孩子。

你越吼孩子越不听话

就如同我们觉得父母顽固不化一样,我们也在顽固不化地对下一代执行小时候受到的语言暴力。

觉知过往,走出过往,改变当下的教育方式,才能终结。

你越吼孩子越不听话

我们常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们真是操碎了心。

你越吼孩子越不听话

但是如果你知道孩子被吼后心里在想什么,那你在下次爆发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因为虽然一句吼能让孩子马上安静下来,但是给孩子所带来的伤害,简直超乎想象。


闺蜜的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她给我说自从孩子上学后,感觉自己的脾气差了很多:

孩子早上赖床,催了两次还不起来,就开吼;

孩子做作业慢了、老出错了、考试成绩差了,都忍不住吼。

因为以前也没有什么学习压力,所以不管孩子慢一点、懒一点也都没太在意,但上学后压力大啊,不催不行。

可是每次一吼,看着孩子那怔怔的、可怜的样子就心疼,而吼多了,孩子就低着头哭也不说话。

而且闺蜜发现孩子和自己关系渐渐疏远了,有什么事也不给自己说了,以前那个贴心的小棉袄不见了。




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急躁的自己却用吼”深深伤害了孩子,而且孩子不笨、不懒、不调皮,只是有时有自己这样那样的想法而已,为什么要用吼”来解决呢?

吼孩子,虽然就是一两句话的事,但是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犯了大错,会让孩子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还会伤害和谐的亲子关系。

而更严重的问题不是表面上的那些,而是在以后,潜伏在孩子内心里。

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创伤基本上都来自于童年,而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来自于不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知乎上搜索关键词父母的语言暴力”,发现很多在父母吼式”教育环境中成长的自述者,要么心怀恐惧,不知父母下一步会做出哪些疯狂举动;要么畏首畏尾,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父母语言的暴力


话语,不是一阵轻飘飘的风,它是有力量的,它是有温度的。

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春天一般的温暖,也可以让孩子置身于刺骨的冬天,像一把把的刀子伤害着孩子,而吼骂,就是那一把把的刀子。

对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而言,其伤害可能贯穿一生。

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长期生活在吼式”教育下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全感,虽然想张口说话,表达心声和需要,但又担心没有人听。

久而久之,只能以不说话”来回避伤害。

那些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容易形成这几种性格:

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

懦弱,没主见;

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和处理人际关系。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普遍没有安全感,对亲情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在亲子关系中不知道怎么和家人相处。



爱之深,责之切。做父母的谁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如果孩子打不哭骂不语”,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虽然我们都说要做一个慈母,和孩子相亲相爱,奈何,在亲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处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

一旦我们大声吼了孩子,请记得给自己几分钟缓和时间,待到情绪平复后,蹲下来,试着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诉他:

妈妈虽然吼了你,但妈妈对你的爱一点没有减少,下一次,妈妈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传递给孩子的是负能量,孩子受负能量投射,感到恐惧,用不说话”来抗拒这种能量。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没有消化负能量的能力,长期不说话,只会让负能量积郁在心里。

当伤害形成后,父母一定要事后补救。

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来心中的真实想法,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排解情绪,并郑重地和孩子保证: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对错的纠正。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吼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身的一种不接纳。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更不可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不管是谁,在情绪烦躁的时候很难再去处理另外一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在心情不好又面对孩子不乖”时,父母难免会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

但父母应该意识到,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需要给这种不愉快找到合适的出口,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承担你的负面情绪。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