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20世纪70年代前,生娃养娃是充分开放自由的。家家戶户三个五个不稀罕,全家合个影挺热闹,葡萄熟了一样一串串大小一堆。那时候的母亲很简单。吃饭排一堆大碗海碗连干带稀的每人端着,弄盘子碟子的家庭是豪门。睡觉也是通盘炕或拼接床,做娘的挨个数个孩子的头算点了名,都回来了心踏实了。母爱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有心也无力。有份工作去上班的,一串串娃也不去幼儿园,大娃照顾小娃,一堆一伙,家家如此。孩子的玩具道具以泥土砖块为主,从小很接地气。安全的操心是母亲最大心结。道法自然,土堆里长大的孩子结实强大,心智上也有了累和苦日子的铺垫。每个人都满当当的装着多彩的童年故事。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紧接着到了生独苗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也好起来了。到了21世纪,中国家庭家家养小祖宗的格局已形成。四二一结构,4个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2个是爹娘,1个自然是小祖宗。人无论江湖上混的好坏,眼睛都是朝下的,6双期望的眼睛看着未来的希望,小祖宗泡在幸福甜蜜的溶液里。要钱有钱,要吃有的吃,除了星星月亮摘不下,母爱满足孩子的所求。有什么错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多的小祖宗已上了高中上了大学,有的自己也提拔成爹娘。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问题悄悄的来了。因为许多个长辈已吃到了小祖宗给的恶果。小祖宗们的懦弱,自私,行为无良,无孝,生活上的束手无策,让长辈们苦不堪言。

于是就骂声不绝。骂时下的教育制度,骂学校,骂老师不是东西。其实平心而论,该骂的上述几条有点儿理由。但真正造成孩子教育后果的是中国式的母爱。

佛经上早提示过,你给予的孩子越多,你孩子的福报越少。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应有的福慧。有的孩子高中了,母亲为煮方便面给他吃,从单位赶回来去一小时。有的大学毕业了,没给家里清扫过一次卫生。人间的冷暖,酸甜苦辣,谁又能逃避?母爱拒绝让孩子吃苦受罪,是不让他尝做人的味道。让他复习补习考状元背唐诗宋词画岁寒三友,但不知道告诉孩子″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经历是财富,苦难是老师。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应该有童趣有少年淘气青春冲动一错再错试错。中国母爱却为了自己的面子让孩子学提琴书法争奥数开智脑显摆才华。结果在眼前大家看到了。

唐朝有个著名的大师叫鉴真。少年时皈依了佛门。一进寺庙被师傳赶了出来。师傳破口大骂,说你这智商和德性还学佛?滚出去自己谋生去。小鉴真含泪去了。他讨饭吃,要衣穿,风里雨里,指责和羞辱更不用说了。岁月在痛苦的煎熬中度过。他初始还心存怒怨,诅咒禅师的无情。终于在某一天他觉悟了,他在常人难耐的环境里懂得了师傳的苦心。他回到寺里。禅师領他到寺外的一条大道,走了十几步后让鉴真回头看脚迹。什么也没有,鉴真奇怪禅师为何意。师傅又领他到了一条小路。刚下过雨,路上泥土松软,水洼片片。走过去后,他一回头,顿开茅塞: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只有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步″这就是哲理所在。不说什么伟大与非凡,普通人成长成熟怎么能绕开苦与难?苦难埋设的正是我们的幸福智慧。

中国母亲不单是一个或几个孩子的娘,是带着中华民族未来期望的母亲。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温柔无声响的蜜糖般的母爱,将辛辛苦苦任劳任怨的亲手毁掉自己的后代。这也是每天都被忽视的天大的事情。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具体到一个家庭来说,后代不争气是宿命。另个角度说,时下有种观点,说儿女是父母亲的复制品。也许有道理。

我经常和单位的小同事们开严肃的玩笑,话有些毒辣,教育后代必须自己做学习与读书的榜样。你自己要是一根擀面杖,你的儿女可能就是棒槌!

中国母亲剝夺了孩子的福报

欢迎各位看官,留言,评论,关注,《胡说胡又说》微信公众号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