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天小孩班级推选"优秀之星",同班的小航以他乖巧懂事被班级老师全票通过了,但是小航妈妈却没有因此很开心。
在这次家长聚会中,她很苦恼地和我说"觉得小航太乖巧了",当时我就疑问了,小孩子乖巧不是很好吗?大人都可以省心很多了
她告诉我,以前的小航特别活泼调皮,家里人就一直严格教育他要学乖,要懂事,但是现在他已经乖到没有反抗,毫无想法,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了。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父母总是在以情感为由,对孩子的生活进行控制,通过"情感操控"让小孩活成了我们想要的模样。
专家把"情感操控"定义为是一种心理虐待,是以感情为武器操控别人的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行为。
多么恐怖的一个词,但是这几乎是每个家长都对自己孩子做过的。
每天说着"我是你妈妈,肯定不会害你的,你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爸爸比你有经验,你说的那个想法不用试了,按照我的来"、"妈妈舍不得你,就在这个城市读书吧"等等,通过情感上的羁绊,捆绑住孩子的脚步。
这种方式是真的错误的。
在我查阅了许多文献,咨询许多朋友专家的意见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要让孩子做到真正的成长,那就是父母要对孩子做到拒绝"情感操纵",做到"心理断乳"。通过改变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教育方式等来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什么是"心理断乳"?"心理断乳"是指子代在发育成长中要求摆脱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而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
很多人把心理断乳理解为成年的孩子不要太依赖父母,但是它也有另一个意思是指那些离不开孩子的父母。父母在孩子出生到长大时,对其赋予的情感太过深厚,无法离开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父母会经常性感到失落、焦虑、无所适从,难以离开自己的孩子,由此产生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比如会因为孩子外出游玩一段时间,就会有失落感、孤独感、抑郁等不良情绪(区别于思念和不习惯)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是怎么样呢?
孩子会丧失自己的想法家庭环境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无论是思想、行为等的教育都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没有做到"心理断乳"的父母,会让孩子在思想上与父母有了一定的捆绑,让孩子在做决定时,容易产生怀疑和犹豫。
孩子会非常依赖自己的父母父母依赖孩子,同理也会造成孩子对家庭的牵挂会比较深。我有一个朋友,今年28岁了,由于父母还没办法对他做到真正的"心理断乳",拒绝他去外地工作,要求他每天打电话视频等,因为从小受到的家庭氛围和教育,导致我这名男同学偏于内向,也非常依赖自己的父母,在工作上一直没有上升的空间。
有一些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抱怨、低落的情绪感到十分厌烦,对于父母对自己的约束感到愤怒,而由此对家庭产生一种叛逆感,对家庭和父母产生一种抵制感。
父母在孩子出生时,会为他剪掉身上的脐带,以表示孩子要自由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一条应该剪断的脐带,却还是以无形的方式连接在我们身上,我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根据他们的喜怒变换自己的心情。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条"脐带"也慢慢限制了他们的步伐。
我曾在某综艺节目上看过一个小朋友,说起了他写的一部分日记:
"今天我们学校三年级要一起去春游,妈妈说不要去太远,不安全。
我很听话说不去了,可是这样我就少交了几个朋友了"
看完节目的时候我很矛盾,因为我也是这样一个妈妈,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不放心他离开自己,但是其实我们一直在用情感在捆绑住他们。
想要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我们唯有将这"感情的脐带"断掉,做到"心理断乳"。
那家长要怎么做到"心理断乳"呢?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尝试放松很多家长在孩子从小到长大,每天都在担心,一旦孩子离开自己身边或是有什么事情,就会有低落、抑郁等情绪,这样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比如,自己的小孩要和爷爷奶奶出去旅游,自己表现的很明显的不一样,被小孩感受到后,他会产生 一种"妈妈不喜欢我这样"的想法。导致以后他会抵触这种活动,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就会收到影响
所以,父母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要树立一种孩子长大了,要学会自己发展等的观念。
在孩子的教育中,我建议不要主动告诉孩子答案,而是通过一步一步的诱导来帮助他们自己思考。一个小孩的思考能力,要从他小时候的小事情上培养起。
小侄女今年7岁,前几天让我陪着她练习跳舞,准备考儿童舞蹈证的她,要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于是我便问她,"去考试的时候,要给老师留下个好印象,那要怎么做呢?"
她很直接就跟我说"我会甜甜地跟老师说'老师你好'的"
我跟她说了不对,就让她坐在房间,指出我的表现中,哪里做的不好。
于是我用了比较夸张的形式,比如大力推开门、面无表情、语气不好等来暗示她。很快她就指出来了,说"进门要敲门,见到老师要微笑打招呼,有礼貌"等等。
虽然说小侄女今年才7岁,但是她在长大的几年里,对事情已经有了自己一些想法,我们要让他们主动思考,而不是上来直接就说出要"怎么做"。这只会让他们的想法被禁锢
相信自己的孩子,尝试放开我们的手很多父母总是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准备上幼儿园时,担心他们哭闹,和其他小朋友有矛盾;在孩子准备跟别人出去游玩时,担心他们有危险等,因为每天的这种担心,导致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不高,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慢慢地就会束缚他们成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鼓励他们,认可他们,放手让他们学着自己进步成长。
在学术上有一个"鱼缸法则",是把热带的鱼养在鱼缸里,总是只有三寸长,无论给多少营养,养多长时间,总看不到长大,但是把鱼养在池子里,两个月后,它就能长多一寸。
因为喜欢金鱼,把它养在鱼缸里,只会限制它们的成长。养孩子如同养鱼一样,给他多点空间,他就能自由生长的更快。
所以,家长一定要拒绝对孩子"情感操纵",学会"心理断乳",给孩子多点想法,多点空间,才能让他做到真正的成长。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