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儿歌一分钱被改成一元钱怎么回事?儿歌一分钱为什么被改成一元钱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叔叔拿着钱,

对我把头点,

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

这首儿歌《一分钱》,出自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音乐家潘振声之手。

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潘振声选择了去宁夏当老师。在宁夏,他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孩子们排队回家时,看到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经常是走出了十多米,还不时回头叫叔叔,再见”。孩子们捡到铅笔、橡皮和硬币等物品都会上交给老师。他办公桌上放大头针的小盒子,经常放满了孩子们交来的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这一幕幕情景经常萦绕在潘振声的心头,也就在那时候,他萌发了为孩子们写歌的念头。

1964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请他写一首赞扬好孩子”的歌。收到约稿信后,潘振声很快又想到那些温馨的场面。此时正是硬币在社会上大量流通的时候,他联想到孩子们的拾金不昧和回家时与警察叔叔告别的情形,便创作了歌曲《一分钱》。

这首歌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相信70后、80后家长,甚至50后、60后的爷爷奶奶都会唱,如今,大多数70、80后已经成为了父母。

可万万没想到,最近,一张截图在网络流传,那首著名的儿歌《一分钱》被与时俱进”地改成了《一元钱》。

有媒体采访到原作曲家潘振声的女儿,她回应称这首歌写的是孩子天真无邪,跟物价飞涨没有关系。

记者也向杭州的教育部门求证,得到答复说:杭州孩子音乐课用的都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没有录入这首《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