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作为父母,您知道什么是耳毒性药物吗?知道怎样保护宝宝听力吗? 药物耳毒性是什么意思

宝宝的听力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因为宝宝还无法用语言准确藐视耳朵内的状况,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就有可能造成宝宝听力受损。那么该如何保护宝宝的听力呢?

作为父母,您知道什么是耳毒性药物吗?知道怎样保护宝宝听力吗?

宝宝听力正常的表现

1、一个月宝宝:对突然声音有反应。这时候宝宝刚出生不久,反应不会特别强烈,清醒时对突如其来的大声音有反应。

药物耳毒性是什么意思

2、两个月宝宝:睡觉时可以感知大声。睡觉的时候会对突然的关门声等声音,做出抖手、惊醒、眨眼的动作。

3、三个月宝宝:对声音有情绪的感知。对感兴趣的声音会去寻找,但是不会转头去找。

4、四个月宝宝:关注周围环境声音。对母亲的声音和突然意外出现的声音会感兴趣。

5、五个月宝宝:对突然的骂声会害怕,哭。可以听到闹钟声音回头,可以区别母亲跟其他人声音。

6、六个月宝宝:会凝视说话者脸部,对电视机声音敏感,叫宝宝名字会回头。

药物耳毒性是什么意思

7、七个月宝宝:开始注意室外声音。跟宝宝对话他会发出声音,对他发出愤怒的声音会感到受惊。正常婴儿各个月对声音的反应?

8、八个月宝宝:会模仿,有自己情绪。会对其他声音的出现喜悦开心大笑,对母亲呵责会哭。

9、九个月宝宝:对所有声音有兴趣。对他说再见等简单声音会给出回答,听到歌曲会手舞足蹈,会寻找声源,知道声音强弱。

10、十个月宝宝:呼唤小名会回头,模仿说话。

11、十一,二个月宝宝:可以指出方向,指出五官,对室外声音好奇。

12、一岁至二岁时:叫宝宝帮妈妈拿东西时,他会拿来。能重复别人的话。语言能力与同龄人差异不大。

13、二岁至三岁时:会跟着电视或妈妈念儿歌。能与大人对话。

【育儿小贴士】

要是宝宝到了该说话的年龄还没有说话,不一定是听力有问题,应该看他对声音的反应是不是敏感。如果宝宝对任何声音都没有反应或反应迟钝,就要去医院做听力检查。

作为父母,您知道什么是耳毒性药物吗?知道怎样保护宝宝听力吗?

药物耳毒性是什么意思

宝宝听力受损的两大原因

第一种,内因

内因包括妈妈怀孕时患上某些疾病,干扰了胎儿正常的听力发育;或父母本身有听力障碍。内因是临床常见婴幼儿听力障碍的原因。

第二种,外因

1、疾病。宝宝的抵抗力较弱,经常患呼吸道感染,细菌侵入中耳,就会引起中耳炎。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头痛、发烧,从耳道流出分泌物,听力也会暂时受到影响。但是,如果细菌破坏了中耳的构造,就会使听力永久受损。此外,某些病毒感染也会影响听力,如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先天性梅毒也可能损伤听力。位于听觉神经的肿瘤除了影响听力外,还会导致耳鸣。

2、药物中毒。在所有导致听力受损的后天因素当中,药物中毒的危害是最大的。如果错用了某些耳毒性药物,后果会十分严重。

3、环境。环境噪音对宝宝的听力很有影响。如切割机、打磨机等机械发出的噪音。常见的耳机,也可能会损伤宝宝的听力。还有,宝宝听很大的音乐声,时间久了,听力也会严重受损。

4、意外伤害。有些宝宝因为遭到意外而是耳朵受伤,进而导致听力受损。头部外伤可能伤及耳膜、小听骨及内耳神经。外界压力改变太大或太快,可能伤及耳膜。

【育儿小贴士】

药物耳毒性是什么意思

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感冒、别被病毒和细菌感染,还有一定要按时做产检,发现有异常了能及时处理。千万别等生了之后再后悔!

作为父母,您知道什么是耳毒性药物吗?知道怎样保护宝宝听力吗?

保护宝宝听力要注意这六点

第一点,不要总去掏耳朵

很多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面有耳屎,都耐不住心痒要给宝宝清理。事实上,宝宝耳朵里存在一些耳屎其实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有效保护宝宝耳膜,缓解强烈声音对宝宝耳膜的冲击。而且,适量的耳屎还可以阻挡异物、飞虫等进入宝宝耳朵。

对策:

耳屎会随着偷得动作而自动脱出,不必刻意去掏。

掏的时候用一根棉签轻轻转动几下,然后让宝宝把头侧过来,耳屎就掉出来了。

如果宝宝耳朵中的耳屎结成硬痂,就要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

第二点,避免家庭噪音

家庭噪音,这可能是家长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另外,室内敲打声、家人的高声吵架等均在范围之列。听力的丧失是渐进性的,不容易被发觉,而家庭噪音具有长期性、隐匿性的特点,所以,家庭噪音对宝宝听力损伤的危害不容忽视!

对策:

家中的电视、音响音量都不要太高。

和宝宝讲话尽量用柔和的语调,及时生气也不要高声尖叫。

让宝宝避开噪音巨大的地方。

药物耳毒性是什么意思

第三点,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

宝宝的咽鼓管平直,躺着吃奶很容易发生呛咳,奶水呛入咽鼓管进入耳腔,引发中耳炎。不仅呛奶宝宝鼻炎、口腔疾病都很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炎在婴幼儿人群中非常高发,也是伤害宝宝听力的一大重要因素。

药物耳毒性是什么意思

对策:

使用正确的喂哺姿势:45度角斜抱。通常情况下,正确的喂养姿势是让宝宝斜靠在妈妈的手臂上,大约呈45度角,这与奶瓶和宝宝的头所成的角度相同,以确保奶的流速适当,让宝宝能够舒服地喝奶。

第四点、不要强制给宝宝灌药

让宝宝乖乖吃下又苦又涩的药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家长用手捏着宝宝鼻子、趁宝宝张大嘴哭闹给宝宝强行灌药。强行灌药会导致药水呛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和呛奶是有差不多一样的后果的。

对策:

给小宝宝喂药时,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给宝宝系好围嘴,让宝宝半躺在大人的臂弯里,用跟宝宝小嘴适宜的勺子装入药水后,从宝宝的嘴角伸进去,喝完药之后,我们可以用白开水给宝宝喝,漱漱口。

给宝宝喂药时需称赞鼓励和适当的奖励,当他吃药的时候,我们要毫不吝啬地称赞他,给予他鼓励,也可以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让宝宝从心理上消除对吃药的恐惧,由被动变成主动,不再害怕吃药。

第五点,绝不滥用药物

绝对要注意防范药物中毒性耳聋,不要让悲剧发生。

对策:

按医生的处方给宝宝用药。

宝宝生病了要在正规医院就诊。

牢记宝宝的药物过敏史,就医时告诉医生。

第六点,水入耳朵要及时清理

洗澡、游泳之后要及时擦干耳朵,避免细菌感染。

对策:

可以用细棉签把耳道内的水洗干净。

【育儿小贴士】

如果耳屎太干掏不出来,可以用棉签蘸上香油润一润耳屎。耳屎润湿了,就容易出来了。

作为父母,您知道什么是耳毒性药物吗?知道怎样保护宝宝听力吗?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父母应当知道常用的药物中,哪些是耳毒性的。了解这些药物及他们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对宝宝听力很好的保护。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作为父母,您知道什么是耳毒性药物吗?知道怎样保护宝宝听力吗?

【育儿小贴士】呵护宝宝听力需要注意4点

1、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平时父母要多观察宝宝对声音的反应,并通过语言能力发展的程度来判断是否存在听力方面的问题。

2、早期治疗听力受损。一旦怀疑宝宝听力异常,便要及时就诊,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恢复一部分损失的听力。

3、不同病因恢复效果不同。因为外源性造成的听力障碍,恢复效果较好;而因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及遗传原因造成的,就必须借助听力辅助设备才能保证听力。

4、别忽视单耳听力损伤。和双耳听力障碍相比,单耳听力受损更隐蔽,不易被发现。如果看到宝宝听声音时总是偏着脑袋,就要看看是否听力有问题。轮流捂住单边的耳朵与其说话,即可检查出事哪只耳朵出现了问题。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经验或疑问,欢迎留言与我交流,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