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给孩子再多的昂贵玩具,孩子依然不满足?不如试试这小小纸片 给孩子很多的玩具

孩子们的需求 ,你懂吗?

晚饭后下楼散步,电梯里遇到一家子,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围着一辆豪华电动玩具车,孩子坐在车上,正在发脾气。到了楼下,孩子呆坐在车上,爷爷在旁边操作着车子前进。其他家人围着车子,各种引诱逗乐,孩子依然是一脸怒气。

玩具车

我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太丰富了,再豪华的玩具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家长觉得孩子太难伺候,要什么有什么,一家人都围着你转,还不满足?其实,很多家长搞错了。有时候,孩子只想吃一个苹果,你却给他一车香蕉,他又如何满足?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给孩子很多的玩具

孩子虽未成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还没有形成,但他们的行为,他们的需要和成年人一样,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了解这些需要,才能更好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内在动力。现在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孩子们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有吃有玩,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满足,需要父母的高质量陪伴,需要情感链接,需要被看到被尊重,需要感受自身的能力,体验成就感,这些是任何昂贵玩具都无法代替的。

给孩子很多的玩具

陪伴

明白这些,家长可以不用给孩子太多昂贵玩具,有时候,一些简单的玩具,和孩子一起玩,孩子不仅锻炼了各种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内心的需求,更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玩拼图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亲子游戏。

拼图玩具约有235年的历史,早在1760年,法英两国几乎同时出现这种既流行又有益的娱乐方式。把一张图片粘在硬纸板上,然后把它剪成不规则的小碎片。最初这些图片都是有教育意义的,要么附有适于年轻人阅读的短文,要么向新兴资产阶级传授历史或地理知识。

拼图的种类和选择

拼图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题拼图,以某种场景为主题,或者历史、地理、艺术等为主题;还有一类是一经典故事为主题,也可以是经典动画、影视作品等。这些内容都非常有意思,在选择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喜好进行选择。

主题拼图

从形式上,可分为纸质、木质、磁性、电子等,对于孩子,最为推荐的是纸质拼图。木质、磁性的使用和保存都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电子需要用手机电脑,对孩子视力影响大。所以建议大家选择纸质拼图。选择有品质的纸质拼图,拼图片较厚,做工精良,这样的拼图比较适合孩子。

怎么选择合适自家孩子的拼图呢?低龄或初次接触拼图的孩子,从拼图片数很少、拼图片较大的拼图开始,慢慢增加难度,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一定的难度,又能经过稍微努力即可完成,体验到成就感。

给孩子很多的玩具

适合低龄儿童的拼图

选择拼图的主要原则:内容健康、质量好、和孩子的能力匹配,即由易到难的原则,一开始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动画或故事主题拼图,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

亲子拼图的好处

(1)情感连接

家长放下手头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席地而坐,一起玩拼图,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的!我就是经常这么干的。

和孩子一起玩拼图

给孩子很多的玩具

和孩子一起享受拼图的快乐,让孩子来安排,分工合作,你听孩子的指挥,有时可以故意给孩子出一点难题,让孩子去解决。或者你遇到找不到的拼块图片,求助孩子,让孩子来帮助你。家长和孩子在相互合作中感受彼此的爱和包容,遇到困难,彼此鼓励,相互帮助,不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适时示弱。这样的互动可以教会孩子与人相处,懂得分工合作,体验成就感,孩子不仅仅感受到拼好一幅拼图的快乐,还能享受亲密亲子关系的滋养。

(2)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孩子在玩拼图时,需要认真细致观察,对比每一个拼图片的颜色、形状、特殊图案等。孩子通过观察,认识颜色和图形,逐步理解色彩的深浅、线条的曲直、图形的形状。在对比观察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整幅拼图进行全局观察,推测每一个拼图片的位置,知道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享受拼图的孩子

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

玩拼图时,孩子拿着小小的拼图片,一拿一放,转动不同方向,不断尝试拼凑,最终将拼图片嵌入正确位置,这些都会促进孩子手部肌肉的灵活发展,让手指变得灵活,锻炼到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从而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动手的习惯。

养孩子的耐心、专注力。

很多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玩拼图,他可能觉得拼图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一开始凭孩子一个人的能力,的确很难完整地拼好。经历多次失败后,孩子可能就不喜欢玩拼图了。所以,家长在孩子开始接触拼图时,和孩子一起玩,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还可以来个小比赛,孩子就会更积极思考怎么可以快速地完成拼图。这种互动,让孩子就算一时不能完成拼图,也不会自顾发脾气,而会静下心来,慢慢寻求方法,或者救助于家长。当孩子沉浸在如何把拼图拼完整的过程中,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就得到了锻炼。

玩拼图好处多

发展语言能力,扩大认知。

在和孩子玩拼图时,家长可以给他讲拼图上的故事,和孩子讨论拼图的方法和技巧。拼完之后,尝试着让孩子复述故事。还可以和孩子回顾一下拼的过程,引导他说说先拼哪块,后拼哪块,在这样的语言交流中,孩子的语言能力自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让孩子懂得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回顾反思是很有意义的。一些主题拼图还可以扩大孩子的认知,开阔视野。

给孩子很多的玩具

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习惯。

很多孩子玩完拼图后,没有意识到要收拾拼图,撒得满地都是。其实每次玩拼图也是一个教孩子收拾整理物品的好机会。家长可以在每一次拼图前,都让孩子自己找出来;每次拼完拼图后,和孩子一起把拼图片收拾到盒子里,按照固定的位置放好,让孩子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玩后整理好

亲子玩法

(1)玩拼图的小技巧

玩拼图,玩的就是观察能力和耐心细致。刚开始玩时,孩子可能不知道从何开始?如何找到需要的拼图片?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查看整幅拼图的全局,寻找某一个突破点,比如从边角、图案鲜明、颜色特殊的地方开始。在找拼图片时,先观察颜色,根据主要颜色寻找,再根据形状、特殊图案寻找。还可以对比图片上的拼块边角及凹凸部位寻找。这个过程很考验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耐心,孩子一旦上手了,就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2)初玩拼图

年龄较小或者初次玩拼图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陪着为,甚至可以是家长主动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或语言吸引孩子,邀请孩子帮忙,引导孩子观察对比。当孩子找到适合的拼图片,鼓励孩子放在合适的位置。整个过程家长不要心急,你是真心投入还是敷衍,孩子完全能感受到。因此,你若希望孩子真心喜欢上拼图,那你就先喜欢上。你一边玩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孩子如何玩。

当孩子有了主动玩的意愿,家长就当小助手,陪伴孩子,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要时刻纠正,不要直接帮孩子找拼块图片,更不要自作聪明把自认为的正确捷径告诉孩子,你的能干只会打击孩子的兴趣和毁掉孩子成长的机会。你要做的就是适时鼓励,比如看到孩子观察拼图片,你可以说:宝贝,你学会了观察拼图片上的图案,对比图片,又学会了一招

陪伴引导

简言之,你希望孩子拥有哪方面的能力,你就往哪方面去鼓励。若是孩子找了半天也没找着他要的拼图片,你可以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鼓劲孩子。比如,你可以说:哇,这块拼图片真会玩捉迷藏!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就不信找不着它!或者你还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哇哇叫:小家伙,你快点出来吧,别躲啦,你的兄弟姐妹们等你回家啦!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帮助孩子以轻松愉快的状态面对困难。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找,若你先找到了,悄悄地把它放在孩子容易发现的地方,让孩子亲自找出来。这样孩子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他感受到爸爸妈妈的陪伴和鼓励,还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了成就感,就会兴趣盎然。

(3)大龄孩子或老玩家

大龄的孩子,或者常玩拼图的孩子,基本可以自己玩了。孩子专注玩拼图时,家长不要轻易打扰他,可以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情,不时观察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帮助。鼓励孩子时,说具体的,比如说:你已经学会了从边角开始拼;你知道把那些颜色相似的拼图片找出来再拼,学会分类,节省了时间……说得越具体越好,强化正向行为,比空洞的表扬更有用。拼完之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交流各自的感受,再一次强调孩子整个过程的突出表现,描述孩子的具体正向行为,引导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对着拼好的拼图编故事,做故事延伸活动。

拼图延展活动

让孩子爱上拼图

很多家长,兴匆匆买了拼图,丢给孩子,孩子自己玩不容易上手,就不爱玩了。有些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对孩子要求太多,最后搞得鸡飞狗跳,孩子从此不愿意玩拼图。于是家长说:我家孩子不爱玩拼图!

孩子能不能爱上拼图,关键在哪儿?

从心理学上讲,人类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也可以说成就感。一个人持续做一件事情,如果毫无归属感或者成就感,他是很难喜欢上的,也不会主动持续去做。

对于孩子尤其如此,孩子是最纯粹的,他不会为责任、目标去做,他需要有即时的成就感驱使,才能保持兴趣和行动力。就如为什么游戏能让很多孩子着迷?一玩就喜欢?就是因为游戏设计者们深谙人性,知道追求即时满足是人的本能。游戏能给孩子们即时的正反馈和成就感,非常容易吸引孩子。成年人是因为有了理性控制,才会因为责任等因素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依然坚持去做。

沉浸在拼图中的孩子

因此,让孩子爱上拼图这件事情上,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持你的热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孩子,帮助孩子在玩中体验成就感,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用心陪伴和接纳,这种接纳就是归属感的来源。互动中,你和孩子的交流非常宝贵,不要被能不能拼好、孩子听不听话这种问题给搅和了。我们要的不是孩子立刻把拼图拼好,而是让孩子投入地玩拼图,身心愉悦,既能接受挑战,又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所在,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继续玩。

任何兴趣的培养,都有一个过程,父母需要的用心陪伴和引导是关键。有些家长和孩子玩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想控制孩子,一旦孩子不受控制,就心急火燎,于是搞到鸡飞狗跳。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关系大过一切!想要孩子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前提。你急切地想要孩子爱上拼图,你就必须把这个目的放下,放下掌控心,用心陪伴和观察,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用你的热情,带动孩子的热情,在一起玩的过程中,爱上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