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柔虎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高压的生活环境,让很多人都开始变得焦虑,情绪管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育儿方面,家长自身的糟糕情绪会让双方的亲子关系变得更糟,甚至严重影响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长的,爸爸妈妈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他的未来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孩子犯错时,如果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情绪控制”也会在孩子内心埋下一颗种子。
想要和孩子的关系亲密无间,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伤害亲子关系。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原本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但她作为物理老师的妈妈宋倩却依然不满足,对她进行非常严格的监管”,一旦哪里做得不好,又要开始狂轰滥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乔英子整个人都变得非常抑郁,甚至想要跳海自杀。
在孩子的教育中,妈妈的焦虑也终将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国的教育家塞缪尔所说:
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01▬
◆ 情绪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产生哪些错误的心理意识?
①变得胆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啊”、现在学习都学不好,以后到社会上还怎么生存!”
当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担忧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以及恐慌,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同样的焦虑,会误以为这个世界是非常危险的,未来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变得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成为一个优柔寡断、胆小的孩子。
②不愿意回家”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里的乔英子一样,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回到家,开口就是问学习,在日常交流中,学习、考试、成绩成了固定的话题。
在《小欢喜》中,乔英子最后哭着对妈妈喊出我想逃离你!”这样的话,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让人窒息的环境下,都有这样的心理意识。
不愿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声。
③不快乐
18岁以前的时光,对于任何一个小孩来说,都应当是快乐的,但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孩感受不到快乐,因为家长的每一次情绪失控”,都像是一把利刃,在撕开他们的内心。
很多孩子为了照顾爸爸妈妈的情绪,不得不装作顺从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本的需求。在一些孩子眼中,他们活得甚至比自己的父母还要不快乐。
当情绪控制了家长的行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被情绪所控制。
就像两只刺猬呆在一起,他们只能彼此拉开距离,否则就会互相伤害。
▬02▬
◆ 什么是timeout”?它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主反思?
①什么是timeout”?
timeout”也叫作计时隔离”,这一方法来自于美国的家庭教育。
看过美国影视剧的家长,应该对这一幕都非常熟悉:当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淘气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会立即做出一个手势:现在,立刻回到你的房间去!”
神奇的是,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就算再不乐意,再气愤,都会停下手中的一切,乖乖回到自己的房间。
其实,这就是timeout”教育方式的特别之处。
当孩子犯错时,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家长就会立即要求他停止手上的活动,回到自己的房间,独自一人冷静下来。
②有效地认识自身的错误
中国一直以来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在如今,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证明是错的,棍棒底下只可能养育出低眉顺眼的孩子,或者叛逆的孩子。
在美国,这样的教育方式,甚至会触犯到法律。
而当孩子犯错时,让他回到房间冷静,这样的方法并不是惩罚,因为他无非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自己一个人待着,家长并不会因此对他造成伤害。
当孩子冷静过后,家长再告诉他,他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孩子就能够更好的接受。
如果没有冷静下来的时间,对于家长的批评,孩子是根本听不进去的。
③让孩子进行自主反思
小孩子对于自己的行为,通常难以辨别是非对错,当孩子犯错时,过度的责骂虽然能够让他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对的,但也会在他的心里埋下阴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当孩子犯错时,对他进行适当的计时隔离,那么时间久了,当他自己呆在房间里,甚至在任何独处的时间,都会习惯性地进行自主反思。
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避免犯错,对于塑造孩子的独立人格也非常有好处。
▬03▬
◆ 情绪化中的父母,该做好哪些才不会伤害到孩子?
①理解自己情绪化的原因
情绪化是人人都不能避免的,那么为了不把多余的情绪影响到孩子,父母都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情绪来源,明白自己的情绪来自于什么地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常来说,家长的情绪化、焦虑,大都来自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担心他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赢在起跑线”,当孩子不听话时,心头莫名就会产生一股怒火。但其实,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是非常错误的选择,一些孩子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但却输在了终点线,甚至有一些孩子都没能看到终点线。
在近年来的死亡统计中,青少年自杀的概率越来越高,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压力过大,这些压力就是从小家长、社会的带来的焦虑慢慢发酵而成的。
②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家长的私有物”,更不是家长的情绪垃圾桶”,当家长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时,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他具备独立的人格,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理解父母,父母也为孩子的变化而感到委屈。
其实,如果把孩子当成朋友,当他犯错时,就和他解释犯错的原因。自己的情绪不好时,也可以和孩子分享,孩子会给你最好的安慰。
③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个人
孩子淘气,弄坏了家里的东西,那就针对弄坏东西”这件事来对他进行教育,孩子作业没做完,那就教育他学习要专注。而不是把问题杂糅在一起,任何时候都说你怎么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生你有什么用?”这样的言语,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让孩子认为你并不爱他。
大可以试试timeout”法则,让双方都冷静一下,让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反思,而自己也一个人静一静,想一想解决的办法,相信孩子也能够理解你。
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有着极大的关系,别让情绪控制”伤害亲子关系。
今日互动话题:你在育儿的过程中,有情绪化的时候吗?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爸爸,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温柔虎爸,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