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睡渣宝宝,每晚醒来3-4次,特别是1-5点之间,醒来就是各种翻滚,翻过来又翻过去,搞得新手妈妈们也睡不着了。
本来想不理他的,但是宝宝突然就开始嚎了,妈妈生怕吵着邻居,不得不起来抱,躺着抱,不行,坐着抱,也不行,爸爸抱也不行,必须得让妈妈站起来竖着头靠在肩膀上抱,还得走着晃。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少宝妈都是职场妈妈,白天还得上班哪!
影响宝宝睡眠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方面,而且解决起来也比较复杂,只要爸爸妈妈们掌握了不同月龄宝宝的入睡规律,结合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找准入睡时机,掌握哄睡方法,让他安然入睡就不难。每个宝宝的大脑发育都离不开好的睡眠,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才能让让玩耍时候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性情也更加平和。
宝宝的睡眠特点
1、让宝宝睡独立小床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可以单独睡小床,布置睡眠环境,做好入睡准备,从小就可以养成宝宝的独立性,等宝宝形成生物钟后,也很快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分房睡。此外,还能降低他窒息的风险,避免他被大人翻身、起身吵醒,爸爸妈妈也能有个独立舒适的睡眠环境。
3 个月内的宝宝有一种天生的反射叫惊跳反射,睡觉时可能会一惊一乍,小手一挥或身体一抖。这时可以用襁褓或襁褓式睡袋固定住他的手臂,以免影响他的睡眠。注意包襁褓时,不能将宝宝的腿掰直,这样可能会伤害他的髋关节,一定要给腿部留出活动空间。
2、形成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清楚的让宝宝明白,白天是玩耍的时间,晚上是休息睡觉的时间,通过白天夜晚不同的光线和声音,让宝宝从不同环境种,慢慢学会区分白天和黑夜。
宝宝白天小睡时,不必拉上窗帘避光,让宝宝习惯在自然光线下活动。宝宝晚上睡觉前,调暗灯光喂奶、讲故事等。等宝宝彻底入睡后,需要关灯睡觉。白天宝宝清醒时,多跟他互动,说话保持适当音量就好,不用刻意压低声音,但晚上要尽量保持安静。3、固定的睡前活动
管是白天小睡还是夜晚长觉之前,都可以进行睡前活动。睡前活动包括:洗澡、抚触按摩、喂奶、讲故事等等。关键是要每天坚持按一样的顺序做一样的活动,时间久了,宝宝就能把这些活动和睡觉联系起来,知道做完这些就要睡觉了。
白天小睡前,也可以进行固定的活动,但可以简单一些。
4、给宝宝安全感
可以用轻柔的声音给宝宝唱摇篮曲,一边唱一边有节奏地轻拍宝宝的小肚子或胳膊。
0~2 个月宝宝从睡梦中醒来哭闹是很正常的,大多哼哼两声或者哭一会儿后可以自己睡着。有时家长也可以借助以下这些安抚物,帮助他自己调节情绪,学会自我安抚入眠。
等宝宝 6 个月大后,就不用拍了,只需要把手轻放在他身上,告诉他你在旁边,让他有安全感就可以。
宝宝 3~6 月龄时开始形成生物钟,可以定时吃睡,大部分宝宝晚上甚至可以睡整觉了,这正是给他进行睡眠训练的好时机。如可以从早上 7 点起床开始,按照吃-玩-睡”的模式给他安排一天的作息,从全天的活动着手,解决他的睡眠问题。
宝妈们根据自家宝宝每天的生活习惯,尤其要学会读懂他困了饿了的信号,在这个基础上来合理安排他一整天的活动,循序渐进地调整作息习惯。比如这样做:
比如早上 7 点,每天早晨定时叫醒宝宝。7点~9点,固定吃奶和玩耍的时间。固定小睡的时间,比如两次小睡可以分别安排在上午 9 点和下午 2 点。如果他仍有傍晚小睡的习惯,不要让他睡太久,以免影响晚上入睡。晚上要尽量让宝宝早点入睡,比如晚上 7 点,开始给宝宝洗澡,然后进行睡前活动。坚持一段时间,观察他的反应。如果他经常睡前哭闹,或者第二天醒来没精神,说明睡得还不够早,需要将入睡时间再提前半小时到 1 小时。19:30~ 第二天早上 7:00,夜睡,中途喂 1~2 次夜奶。如果临时有其他活动安排,比如外出,也尽量安排在宝宝清醒的时间,不要牺牲他的睡眠。建立规律的作息后,他的睡眠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找准时机,抓住宝宝的犯困信号,让宝宝轻松入睡哄早了”,宝宝还不困,强行哄睡要么费时费力,要么引起反抗,吃力不讨好。一般白天哄睡超过半小时、晚上超过一小时还不睡,就可以暂停一下,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后再试试。
而哄晚了”是经常发生的情况,宝宝要么因为疲劳过度反而异常兴奋,要么就已经困到哭闹不止,这时就需要更长时间哄睡,他的心情才能平复下来。
宝宝犯困的信号有:
打哈欠揉眼睛眼睛没神反应不那么灵敏啃手、咬东西(竖抱时咬大人肩膀或下巴)晃头抓头发小手胡乱挥舞尖叫只要家长留心观察,对比一下自家宝宝临睡前和睡醒后的状态和表现,很快就能发现他特有的犯困信号。
大部分宝宝 6 周大后,夜晚睡眠时间会变长。3、4 个月大后,每天小睡和夜晚睡觉时间都比较有规律了,家长也能睡个好觉了。
宝妈们也可以照着上面的办法,从出生开始,就帮宝宝养成好的睡眠习惯,这对他以后的睡眠健康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