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作为孩子的朋友,但不是唯一的朋友
(探心猫APP真的是一款适合父母学习的家庭教育平台,教你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观念中,家庭的长幼次序,是十分严谨的事情,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是不可能站在同一高度的。
而在现代的教育中,人们也逐渐发现,其实完全严格的长幼次序,将会衍生出两代人的代沟”,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适度的降低”家长的地位,与孩子成为朋友,将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于是,很多的家长就开始采用了现代的教育理念,与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不过,其中很多家长对于这个教育理念并不是理解的十分透彻,甚至由此还衍生出了更多的家教问题。
天天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对于天天的关爱无微不至,也愿意努力的学习任何对孩子有好处的现代家教理念,而与孩子成为朋友这件事,理所当然的也被天天的妈妈所采纳了。
作为独生子的天天,在得到了妈妈这样一个好朋友的时候,也是十分的开心,经常和妈妈一起玩耍,一起讨论一些自己的见闻,并且也没有任何隔阂的向妈妈袒露自己的心声,从而,妈妈就比较透彻的掌握了天天的心理成长情况以及身体情况,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的问题,及时的寻找解决方案,让天天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确实,天天妈妈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很正确的成长方向和优质的成长环境。不过,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逐渐的产生了另一个家教问题。
天天升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了,常常期望能够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但是妈妈却完全不理解天天的行为,感觉如果自己不再天天身边,就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天天可能出现的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
逐渐的,妈妈的掌控欲变得很强烈,甚至天天找同学玩、去同学家等等,妈妈都要跟着一起去。久而久之,妈妈这个朋友”,就成为了天天的心理负担,让天天唯恐避之不及。久而久之,就对天天的心理健康,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所以说,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时候,虽说成为孩子的朋友,可以更加有效的掌握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但是却并不能成为孩子唯一的朋友,否则,家长这个朋友”,将会对孩子形成很深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