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小区带儿子玩,很快儿子和一群小伙伴融到了一起玩游戏。
可是,始终有一个小男孩,总是站在边上远远地看着他们玩,孩子们玩得开心的时候,他也跟着笑,孩子们玩得激励的时候,他也紧张的在一旁紧紧地握住小手。
看到孩子的反应,猜想他一定想一起玩,于是我走过去,对孩子的奶奶说道:让他也一起玩吧!”孩子的奶奶说:人一多他就变笨了,每次玩,都受伤,而且总是弄坏玩具,现在他也不太喜欢人多的时候玩。”
孩子看着小朋友们疯玩羡慕的样子,真的为他感到可怜。
孩子们的玩耍,总会受伤,也总会出现矛盾,可是只要我们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就能有正确的社交观。可若是因为孩子受伤或者孩子的玩具被损坏,而给孩子贴笨”的标签,或者取笑孩子,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变得不愿和小朋友们玩耍,慢慢将会变为社交退缩”的孩子。
一旦孩子变为社交退缩”将对孩子的未来影响非常大。
曾有数据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能和技术因素只占15%,更多的是取决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也就是说,人的活动都要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而只有拥有良好社交关系的人,才可以一路走的更顺畅,才能容易取得成功。
社交对每一个人都如此重要,可是很多孩子却小小年纪成为社交退缩”儿童,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致命的。
今天晴风就为大家分享什么是社交退缩”,为何孩子会变为社交退缩”,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才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
01什么是社交退缩”?社交退缩,也叫社交焦虑,在心理障碍分类上的正式用语是社交敏感性障碍,是一种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和受压抑、避免与他人接触的倾向,总体上属于内向性的偏差行为。
社交退缩是一种心理问题,跟性格的内向、外向甚至没有关系。由社交退缩所引起的不愿意与人交往只是表象,这类人的内心是非常愿意与人交往的,只是害怕不被接纳、不被信任、不被认可,而不敢与人交往。同时,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在与人相处时,经常会引起与他人相互之间不愉快的情绪,因而,影响人际交往效果。
也就是说,一个人会在社交时,显得不自在,总感觉很压抑,从而排斥社交,不愿与他人接触的行为就叫社交退缩。
曾经一起的室友小莉曾和我分享过一次自己的经历。
她说,有次朋友叫她一起去唱歌,自己去了,可是没想到朋友叫了很多人,而且大家都玩的很开,这让她很受不了,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了。自那一次后,后来无论谁找她参加这样的聚会,她都会拒绝,慢慢自己也不愿与不认识的人接触,如今的小莉,总是独来独往,对于社交已经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一个人若开始不愿和他人接触,不愿参加社交活动,那么时间一长,慢慢就会变为社交退缩。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出现排斥社交的情况,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格外重视。
02社交退缩形成的原因?社交退缩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因为各种的原因而造成的。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苦恼。她说自己的女儿一开始还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开始不愿意和他人玩耍,总喜欢一个人玩耍,或者找自己玩,对此很苦恼。可是无论给孩子怎么教,如何让孩子去找小朋友,孩子总是不愿意,面对孩子的情况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最初都是愿意与人交往的,都是因为中途发生了一些事情,从而导致孩子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将自己封闭起来。时间久了,慢慢孩子将会从不喜欢社交变为社交退缩”,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最容易导致孩子变为社交退缩”的是一下几个原因:
01孩子在社交中受到了伤害曾有一次和一位妈妈聊天,说道孩子,她很惆怅。
原来有一次,孩子在儿童游乐场玩的时候,被一个小孩在脸上抓了一把,孩子的脸被抓破了,虽然自己当时很凶的训斥了另一个小孩,但是孩子却哭成了泪人,并要离开游乐场。
后来自那次以后,孩子就不愿意和小朋友们玩耍了,总怕自己受伤。
其实,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也会选择保护自己,当自己受伤,就会立马学会保护自己,有的孩子则会学会下次如何处理,而有的孩子则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接触,总觉得他人都会伤害自己。
02从小的生活环境导致孩子不会社交现在虽然国家开放了二胎,但是很多父母考虑到经济情况,依然只愿意要一个孩子,所以,很多的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人独自长大,虽然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孩子却不会和孩子相处。
前两天在书上看到一个可怜的孩子。
3岁的孩子娟娟,从小被家人宠爱,过着要什么有什么的生活,后来在进入幼儿园后,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如何赢得他人的喜欢,因此总是孤单的一个人待着。
后来有次,老师在分配玩具的时候,将娟娟喜欢的玩具分给了其他的小朋友,娟娟二话不说,就抢了过来,也因此很少有小朋友和娟娟玩耍。
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以为每一个场合都和家中相同,可当孩子发现与家中不同的时候,孩子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从而容易变为社交退缩”。
03性格内向,过于自卑有一些孩子,天生性格就比较内向,害怕与人交往,若父母不做正确的引导,孩子慢慢就会变为社交退缩”。
6岁的小娜,由于从小性格内向,不愿和人打招呼更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甚至有时候面对父母,也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
后来在上学后,她有了一个好朋友,却只愿意和这个好朋友说话,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总是很害怕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
当孩子从内向变为自卑后,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交的时候,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怕被人看不起,从而不愿和他人交往。
04父母的打击和取笑曾经在老家,看到过这样的一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和妈妈在门口和附近的邻居们聊着天,隔壁的邻居听见后,带着自己4岁的女儿也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
他的女儿立即加入到了几个孩子的队伍中,可是在他们玩的时候,女孩不小心摔倒了,她的妈妈没有第一时间去抱女孩,而是看着孩子滑稽的摔倒动作在旁边取笑了起来,你也太笨了吧!这么多人,就你摔倒,都不知道这么笨是跟谁了!”听着妈妈的话,好几个小朋友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孩子看着妈妈羞的满脸通红,埋头自己慢慢地起身。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特别是在自己伙伴都在时候,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若此时,父母不管不顾的对孩子进行打击和取笑,孩子必然会觉得没面子,慢慢孩子就不愿意在人多的场合玩耍,总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出丑,成为众人取笑的乐子。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可塑性非常强,,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社交退缩”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懂得帮助孩子,让孩子获得良好的社交关系。
孩子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影响非常大,作为父母的我们,就需要为孩子创造出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生活环境。
若孩子是妈妈独自带,就一定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要先从自己做起,多接触外免得世界,多与他人聊天,并时常邀请朋友来家中,让孩子时刻都能在社交的环境下,而非总是和妈妈独自两人。
若孩子是家中的老人带,父母要选择尽量多回家看孩子,并多告诉老人要带孩子出去玩,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只有生活环境对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才会慢慢培养起来,而不会从非常渴望社交变为社交退缩”的孩子。
02多鼓励和引导孩子记得有次,带孩子在小区玩的时候,孩子的玩具被另一个小朋友抢走了,孩子没要回来,他哭着对我说:妈妈,,我的玩具被抢走了,以后再也不来玩了。”看着哭成泪人的孩子,对孩子说:你是不是不想让他玩你的玩具?”孩子点头,于是我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很生气,你的玩具被他抢走,你害怕以后来玩玩具依然被抢走,所以不想再来玩了?”孩子点头。
于是我又对孩子说:你看这样可以吗?他抢走你的玩具,是他不对,不过也可能是你的玩具很好玩,他很喜欢,所以想玩,不然我们和他商量交换玩具玩可以吗?或者若果你依然想玩你的玩具,你可以告诉他,我还想继续玩我的玩具,现在不想和你分享”。这样小朋友就会明白,可以吗?孩子说:妈妈,我真的可以和他交换吗?我看他那的手枪很酷。”我说可以,我们一起去找小朋友吧!
后来孩子对他说想交换玩具,小朋友答应了,并且他们在一起玩,玩的很开心。
其实孩子并不懂,当以为自己的玩具被人拿走了,就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于是不想和小朋友玩耍了,其实很多小朋友并不是恶意的,只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当我们鼓励孩子,在社交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勇敢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并引导孩子解决的办法,慢慢孩子就会越来越会社交,也会变得越来越开朗。
03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逐渐摆脱社交退缩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社会退缩的原因,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游戏,来帮助孩子。
比如孩子是由于在社交中收到了伤害,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游戏:
父母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妈妈是那个受伤的孩子,爸爸是鼓励妈妈的人,在第一次的时候,妈妈在玩赛跑的时候受伤了,爸爸及时鼓励了妈妈,在第二次的时候,妈妈虽然很害怕但依然勇敢的继续玩了,并且没有摔倒,最后妈妈用孩子的口吻说:原来不是每次都会摔伤。”
比如孩子是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不习惯人多的场合和陌生人在场。
我们可以玩幼儿园的游戏,妈妈是老师,爸爸和孩子是学生,爸爸经常主动找孩子玩耍,让孩子感觉陌生人之间是可以玩耍的,和同学接触是没有伤害的,多扮演几次不同的场景后,可以带孩子慢慢参加人多的聚会,从少到多,慢慢锻炼孩子。
比如孩子是因为性格内向,过于自卑。
我们可以玩竞赛的游戏,比如一起比唱歌,一起比赛说成语,一起比赛做任何事,过程中,父母要刻意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赢,这样慢慢孩子就会变得有自信,从而在社交中,孩子才会愿意表现自己。
比如孩子是因为父母的打击和取笑。
我们可以和孩子玩鼓励的游戏,我们可以一起搭积木,其中妈妈不小心搭翻了,此时扮演家长的爸爸,就不要打击和取笑妈妈,而是要鼓励妈妈,可以这样说:没关系,倒了可以再来,慢慢来。”类似于这样鼓励的话语,让孩子明白其实父母也会做错。
社交时孩子一生中离不开的一项重要能力,也影响着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社交、会社交,可是往往我们却因为错误的方式,让孩子害怕社交,从而变为社交退缩”。
若孩子是轻微的社交,也许度孩子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可若孩子表现出被动、胆怯,若父母不及时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孩子成年后,就会变为社交障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只有我们平时留意多观察孩子,及时发现问题,早早的引导和帮助孩子,孩子才会慢慢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感受到社交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