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我承认自己是个“坏妈妈”


前段时间,儿子暑期活动安排得很满,把我这个中年老母折腾得够呛。每天上午陪他去球馆练习羽毛球,中午顶着大太阳送他回家。一到家,安排他自己冲个澡,吃个中午饭,下午两点又得送他去上英语课,课上完了,又火急火燎地去接他。

这个暑假以及过去的很多个暑假,许多妈妈都和我一样忙碌,甚至比我更忙碌。妈妈们仿佛活成了一束光、一团火,活成了这座火炉之城的勇士”。我们自恋地以为自己的辛苦奔波、挥汗如雨完全是一个好妈妈”的标配,然而孩子突然间的一句评判”就可以把你打入冷宫”。


一天,我在手机上听一个心理学的课程,儿子突然凑到身边跟我说话——

儿子:妈妈,你听的什么课?”

我:妈妈听的是关于如何读懂孩子心灵的课!”

儿子:那这里面讲课的都是你的老师吗?”

我:嗯,是的!”

儿子:那你的老师能帮你成为一个好妈妈吗?”

我:当然可以!”

……

又过了一会,我和儿子又开始另外一段对话——

儿子:妈妈,你听到没?你的老师刚才说了妈妈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乱发脾气!”

我:那如果妈妈对你乱发脾气,结果会怎样?”

儿子:那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

果然,儿大不由娘,三两句话交锋下来就能把你整得哑口无言、溃不成军。

1.

每个妈妈都有坏”的一面

最近热播的家庭剧《小欢喜》之所以能戳中无数中年老母的心,正是因为它揭露了一种真实”——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一百分的父母。这部剧只是把中国式家庭共性”的部分呈现在屏幕之上。

剧中,方一凡的家庭,父母恩爱,但是母亲童文洁性格暴躁,动不动河东狮吼、大发雷霆,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上有明显缺点的母亲。

季杨杨虽出生在帝都,但是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十年时间里,他辗转于奶奶、外婆、舅舅家生活,心中缺爱,居无定所,他的妈妈刘静虽然慈爱温婉,但是一位缺位”的母亲。




最后,重点说一说乔英子,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她的母亲宋倩是一位全心全意付出型的妈妈,为了培育她可谓是殚精竭虑。

三个不同的家庭塑造出三个不同的孩子,方一凡算是阳光开朗,季杨杨和乔英子却没有那么幸运。季杨杨一直缺少父母的陪伴与照顾,在性格上很叛逆,对于父母的付出他毫不领情。而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乔英子承受不了母亲的高度控制,最后和母亲之间爆发了剧烈的冲突,甚至到了不堪重负,抑郁自杀的地步。

这样的三组家庭,背后都有一个被孩子喊做妈妈”的人,她们是现实生活中妈妈”这个庞大群体的缩影。不论是性格暴躁的母亲、还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位”的母亲、抑或是全心全意付出型”的母亲,她们都只是凡人,不是神。

妈妈们既然是人,就不可避免自带人的属性,而这属性中天然就有善与恶、好与坏的部分,正是这两部分才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完整。

说到底,妈妈只不过是凡人堆里有血有肉、有欲有求的生命。一个生命必然有渴望、有能量,好与坏只是渴望的表达,能量的释放。

2.

接纳坏”的部分,才能遇见好”的自己

这个夏天,我的工作排得很满、学习任务也很重,同时又要兼顾家庭,照顾孩子,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当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时,我身体里的魔鬼”就会跳出来使使坏”,给儿子扣顶调皮捣蛋”的帽子。

直到有一天,我睡完午觉起来写稿,儿子屁颠屁颠地凑过来,搬个板凳挨我旁边说要跟我一起写作文。我没理会他,自顾自地埋头码字,突然间脑袋卡壳了。这时儿子还在旁边连珠炮似的发问:福尔摩斯是谁?——哈利波特为什么那么厉害?”我头也不回地甩给他一句你话怎么那么多,能不能把嘴巴闭上!”。

我狠话放完,房间里顿时鸦雀无声,等我回过神来,觉察到自己攻击性”的语言已经伤到了儿子,回过头去看他时,才发现儿子已经趴在了地上,一声不吭。




那个瞬间,我承认自己是个坏妈妈”,我允许自己的坏”,接纳自己的坏”,当我能接纳坏”的部分时,那个好”的自己已经被照亮、被点燃,正站在坏”的对立面摇旗呐喊。

我走近儿子身边,试探性地挠挠他的后背,想跟他道歉,他不搭理我。无赖,我穿着裙子躺在了他旁边,看着他把一张A4纸裁成了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游戏卡片。他是那样的专注,眼睛里透出的光芒似乎可以把这世间一切的黑暗照亮,我只是静静静的欣赏,一语不发。

那一刻,我挣脱束缚、穿过黑暗遇到了那个好”的自己。


3.

要具备好坏整合”的能力

回到文章开头的部分,孩子为什么会给我下个你对孩子乱发脾气就不会成为一个好妈妈,也不会成为一个好咨询师”的结论?因为他看到了妈妈的坏”,恐惧我的情绪泛滥”、害怕我的为所欲为”,提前打了预防针”以观后效。

或许儿子是对的,我要成为一个好妈妈,而好妈妈一定要具备一种好坏整合”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决定了妈妈与孩子之间情感连接的深度、亲子关系的品质。

一个60分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60分妈妈能够接纳60分与100分之间的距离,并且稳稳地站在60分的位置,在孩子需要她时能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在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也能接纳自己对孩子的恨”。

这种能在关系中容纳自己的好”与坏”,并且找到一种平衡,不离孩子太近”,也不离孩子太远”,既不过分委屈自己,也不过分委屈孩子的能力就是好坏整合”的能力。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中,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而本我”和超我”会经常性的发生斗争,自我”发挥的作用就是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作为妈妈,我们要允许本我”有追求快乐的权利,同时接受超我”的审判,更要修炼一个强大的自我”来劝架。当我们能允许自己善恶同体”、好坏共存”,才能允许孩子善恶同体”、好坏共存”,我们真心实意付出的好”才能被孩子看见、接受、并视若珍宝。

妈妈们,请允许自己走在成长的路上。记住,唯有安顿好自己的坏”,才能将自己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