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在忙,宝宝总任性拉着妈妈玩,不然就哭。妈妈应该让宝宝哭一会还是停下来哄她?

您的宝宝还是挺小的吧!不知道妈妈每天有多少时间会陪伴孩子玩。每个宝宝都非常需要妈妈的陪伴,这也是孩子对妈妈产生的一种依恋感。当宝宝任性地拉着妈妈玩时,如何做才更好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宝宝拉着妈妈玩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这个宝宝需要妈妈陪伴。在正面管教当中,孩子会有四种错误目的:

第一种是寻求过度关注。

第二种是寻求权利。

第三种是报复。

第四种是自暴自弃。

宝宝总是拉着妈妈玩,不然就哭。家长会感到很心烦、恼怒,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在寻求过度关注。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呢?其实他们有一种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当我拉着妈妈的时候,妈妈才会注意到我,我才能得到妈妈的特别服务。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有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妈妈的爱。孩子还认为只有你为我忙得团团转时,我才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由此可见,宝宝是很希望得到妈妈的陪伴的。孩子心里的想法是:请注意我,让我来参与。


这种事情对于全职妈妈的我来说,经常遇到。有时候我在厨房忙,宝宝想让我陪他,就使劲扯我衣服,让我出去,你怎么跟他好好讲,让他等下都不行,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有点抓狂。

后来这样的次数多了,经验也就慢慢总结出来了。我的建议是:只要手上的工作不是停下来就会受影响的,那就先停下来陪孩子。比如,我正在切菜,或者正在炒菜,孩子来让我出去和他玩,我就会立刻停下手头的工作满足他。

月龄越小的宝宝理解能力也越差,有时候你跟他说等待,跟他解释原因,他根本不理解你说的具体是什么意思。并且越小需要的安全感也越多,我们这个时候只需要及时陪伴孩子就好了。

我发现只要你停下手头工作去陪他,接下来你再跟他说你要去忙,让宝宝自己玩,他会更加乐意配合,有点你满足了我,那我也可以满足你的意思。

除此之外,如果手头上事情停下真的会很不方便,我就会安排宝宝在我身边玩。比如我正在和面,这个时候手上都是面,清洗一次也麻烦,并且停下后面又怕坨在一起,时间久了又怕发硬,所以,我一般会给宝宝准备个洗菜盆,给他点菜让他洗着玩,或者给点面,让他捏着玩。

总之,我的经验就是孩子的需求被满足的越多,他的安全感也就越多,他也会越来越愿意配合你。

###

孩子是需要陪伴的,宝宝想找妈妈玩是很正常的一种需要,而如果总是以自己正在忙不去照顾宝宝的情绪,可能会在宝宝的心里留下创伤。

这种情况其实是每个妈妈都经常遇到的,记得我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正在工作,她就非要坐在我腿上让抱抱,因为担心他乱动电脑,我就不允许,结果她就哭得惊天动地,我当时也正烦躁,听到她哭更是上火,就直接关上房门把她关在了门外,结果小小的宝宝就一直拍门,当时真的是心都碎了,感觉特别可怜,赶快开门抱了起来,然后他就特别委曲搂着我的脖子不松手,从哪儿之后一般她找我玩时,不管再忙,也要停下来,那忙只是轻轻抱一下,她也很满足。

其实,孩子是特别聪明的,有时候她看妈妈在忙,去找妈妈,可能只是想得到一点关注而已,并不是非得要妈妈放下手头的事情一直陪她玩。

当然,有人陪着玩更好,自从我生了二胎,他们一起玩基本上没有什么事了,只是依然会时不时跑过来看看妈妈在不在,就又忙着玩去了,这应该是孩子安全感的一种体现。

所以,给孩子情感上的满足显然是更为重要的,妈妈最好不要总是拒绝孩子。

###

遇到这种情况,给图图妈妈第一感觉宝宝太缺爱了!妈妈停下手中的活,陪宝宝玩会儿吧
在妈妈忙的时候,宝宝拉着妈妈要陪他玩,这种时候我觉得应该要对宝宝的需求作出回应,不管是满足他的需求还是转移注意力还是延迟满足。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岁多的宝宝跟父母的关系正处于明确的依恋阶段(6~8个月到18个月~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很明显,他们把熟悉的父母作为安全基地,会抗议父母的离开,会主动爬近或走近熟悉的父母身边。

当我们在忙,没有陪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发现后就会来找我们,寻求我们的亲近和陪伴。而我们若总是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任凭孩子从表达出需求到因得不到回应而哭泣,那么这可能并不利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也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这个需要看宝宝的年龄,根据不同的宝宝做出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情况,宝宝很小,一岁之内的孩子,如果孩子需要妈妈的陪伴,那妈妈最好可以先放下手中的活,陪孩子玩一会。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需要家长的看护,不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而且,妈妈的及时回应,能够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第二种情况,宝宝已经开始懂事了,能听懂妈妈的话了。这个时候,宝宝要求妈妈陪玩的时候,可以先告诉宝宝,别着急,稍等一会。当然,这个需要妈妈有意识的培养,让宝宝明白,妈妈在忙得时候,最好不要打扰妈妈。

别担心宝宝不会听懂,他们很聪明的,几次之后他们就会明白,稍等一下。这也是培养宝宝延迟满足的机会。

不过,绝大多数孩子在要求妈妈陪伴的时候,可能仅仅是想获得一下妈妈的关注。如果妈妈停下来,听一听,抱一抱孩子,孩子根本耽搁不了妈妈多少时间的。

例如,你正在厨房做家务,孩子在客厅大声叫你,让你看看他的积木。你可以让孩子等一等,也可以及时回应,去看看他的积木。只要你看一眼,估计孩子就满足了,也就不再打扰你了。


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这样处理:

1.首先跟孩子好好说一下,妈妈正在忙,给孩子一些其他的选择,比如玩游戏,看一小会动画片,总之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2.如果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之后,孩子还是任性地哭,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按照以下步骤来治治孩子了:

(1)让他哭,一定要在你看的到他的地方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保证他的安全,二是他本来就是要哭给你看的,你不能不看。

(2)当他哭一段时间后,也明显的累了,这时候适当地关爱一下孩子,比如拿纸巾给孩子擦擦脸,让孩子好受点,此时孩子以为你会妥协,擦完眼泪后说:你要哭的话就继续,妈妈接着忙了。

(3)再经历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慢慢妥协了,你这时候给孩子一台阶下,跟他说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然后抱一下孩子,估计孩子也真的累了,不会再闹了。

其实这是拒绝孩子后孩子的一个闹的情绪,孩子小时候要舍得教,否则长大后就麻烦了。

建议你关注妈妈在忙,宝宝总任性的拉着妈妈玩,不然就哭,妈妈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做法是先安抚好宝宝的情绪,等他情绪稳定了,再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只要妈妈出现在宝宝的视野里,妈妈就是心中最重要的人,他会一直想着和妈妈在一起。

当宝宝哭着要和妈妈玩的时候,任由他哭泣不理睬会让宝宝觉得妈妈不在乎他,会疏远亲子关系,甚至会使宝宝采用更极端的方式来吸引妈妈的关注。

有效的解决办法

陪伴宝宝

我的宝宝两岁半,每个中午当我回家吃饭的时候,她总是喊着要睡觉要吃奶,我就一边吃饭,一边抱着她喂奶。虽然很累,但我愿意在和宝宝分开了一个上午之后,用宝宝喜欢的方式陪伴她。我相信,我的有求必应,会让她在我不在家的时候玩得更安心。
我觉得要看情况而定。

你好,我也是一名宝妈,个人感觉不要让她哭,应该哄一哄她。

如果是月龄小的宝宝,哭多半是因为孩子有需求,比如饿了,尿了,拉了,需要安抚,这种情况下宝宝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只要吃饱了,换好了尿不湿,他就又会高高兴兴地,或者睡觉了。

但如果是比较大的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那很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了。有可能平时你陪她时间比较少,她想以哭的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想让你多陪陪她。再一个有可能平时出门或者需要离开她一会儿的时候没有和她好好沟通,直接走了。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突然的消失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安全感。一岁前的孩子一直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而且在她眼里,离开看不见就等于永远消失。而且她并没有时间概念,也许你只是离开了十分钟,但对于她来说可能是一年或者更长。所以需要分开的时候一定要和她说明。

而从你家宝宝的情况来看,她很明显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因为在她看来很有可能是:咦,妈妈在干嘛?她为什么不陪我玩?为什么不理我?是不是不爱我啦?不行,我要她陪我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先安抚好孩子的情绪,等她情绪平复下来再和她好好讲你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陪她玩。等她情绪平复下来之后你也可以给她找一件事做,比如玩具,或者绘本之类的,她有事情做,就不会总想着打扰你啦。

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