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二次启蒙
人为什么要上学?
小的时候,我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那时候,学习对我来说并不是我自己的事情,而是对父母要求的一种满足。
那父母为什么要让我上学呢?也许他们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孩子到了年纪就是应该上学,或者知识改变命运”之类的原因。
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可能老生常谈,也有可能千奇百怪,但我们其实都相信,人是应该学习的。

自主学习,是没人在你耳边提醒,没人催促你,你依然选择去学习。
我是在工作以后才自主学习的。
我分析了一下自己,发现爱不爱学习,不仅仅在于我对一件事有没有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习对于我自身需求的迫切性,以及我有没有在这件事上取得成绩。而持续维持这种自主学习,则是由一种我们期盼更好生活的欲望来维系的。

我们先来说兴趣。
我一向认为,工作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因为你陪伴工作的时间,会比陪伴侣、陪孩子、陪父母加起来都可能更多。
感兴趣的东西,我们才可能喜欢,而人总会对喜欢的事物报以更多的耐心、精力和付出。同样,一般感兴趣的都是我们所擅长的,从事擅长并且感兴趣的事情,才可能做得愉快且长久。
但是光喜欢是不够的。很多人喜欢唱歌,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当歌唱家。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当然要付出努力。
但其实,真正能明确目标,并主动坚定执行的人毕竟是少数,起码我觉得我就不属于这种。那么就需要第二点,也就是真实生活中的迫切需求。

比如我刚换工作的时候,突然之间我觉得,这也需要学,那也需要学,为什么我有这么多东西都不知道。但是又不想被批评,就只能强迫自己达标。
那时候我每天去单位的路上,都要在公交车上听视频课,每天下班回家都要保持学习。这就像你明知道老师第二天肯定会提问你,而且还不给范围,只能不停不停的学。
这个过程其实是个挺心态失衡的过程,大家刚工作的时候肯定都经历过这种不断的否定和修改,心态调整不好就很容易崩,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其实特别需要哪怕一点点的肯定。这个肯定,其实就是我们通过学习取得的成绩。

这个成绩甚至不必很大,哪怕是肯定了你的一个想法,或者是类似做的不错”的表扬,都是显示进步的小小里程碑。
就像你经历了爬山的辛苦,在终于看到山顶的日出的一瞬间,觉得这一路走来的每一点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也很庸俗的说,当我自己能独立完成项目,老板给涨工资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学习才是被我喜欢的。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在100多年前所说:每个真正的理想背后都是金钱,因为金钱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最终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欲望驱使我们赚钱。
于我来讲,学习最开始的目的就是得到更多的回报,实现更好的生活,而并不是抱着充实自己之类的高尚目标。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确实曾因突然懂了某一个道理而觉得豁然开朗;也因为可以变得侃侃而谈欣然自喜;更曾因为这些思想和看待问题方向的不同,改变我做人做事的方式。
与其说什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不如说我的生存需求促使我不得不进步,我的进步为我带来实际的好处,这种好处勾起我不断前进的欲望,而最终,我将沿着这条路通向我想要的生活。

有人会说,你这其实不叫没人督促,这是社会教你做人。
我不否认这一点。
但我们也都明白,社会其实在逼迫每一个人,我们能做的只有选择主动改变或者被动接受。
那些成功者,也只是比你我更早的明白这个道理,更早的选择主动改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