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困难。而是否能承担这种困难能力就要从小树立起面对挫折的勇气与意识。所谓困难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小孩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小孩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小孩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那么关于挫折教育,本期就分享给大家一些心得

能够激发儿童的潜能
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儿童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儿童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儿童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能打击儿童的骄傲情绪
有些儿童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应当设置一些挫折给小孩,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让儿童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能够使儿童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儿童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

对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人的一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番风顺。背书时,就算你很努力,也不可能永远背得最快;做题时,就算你上课很认真,也不可能都会做;朋友之间,也不可能事事都让着你,人人都包容你;想要什么东西,也不可能一定就能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会生病,需要你的照顾;当挫折不可避免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不要惊慌失措,灾难来临时,坦然正视,冷静思考,制定对策,通过努力,调整策略,化悲痛为动力,将坏事转化为好事
肯定自己,减轻心理压力
和女儿一起分析。纵观全班,女儿也有不容忽视的优点,比如说语文学得挺好,作文写得也不错,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办的手抄报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同学们都很羡慕呢。而且英语也不错,还是很有学习能力的。今后在数学上多下点儿功夫,就更棒了
进行意志训练,提高适应力
女儿的意志力比较薄弱,经不起一点儿挫折和失败。制定措施:每天早晚坚持20分钟跳绳,必须跳够1000个。承担刷碗和扫地的家务劳动,扫地每天最少一次。让她明白,不顺利和有困难是必然的,经常的。永远有人帮你,替你,是不可能的,克服困难自己干好自己的事,做好家里的小主人,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给予关心和鼓励
营造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或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经常带她出去玩,增加与小伙伴的相处时间,时时处处给她做出表率,虚心恭谨,真诚坦率,教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克服困难,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她做出表率。当挫折、困难困扰她时,积极引导,及时鼓励,有进步时,及时肯定并指明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

挫折教育不可以突击进行
有些家长会带宝宝参加一些打着挫折教育”旗号的训练营的活动,经受所谓的挫折教育”。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解释挫折的: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所以我认为挫折应该是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出乎意料地面临的各种人生难题。如果已经有了准备,那么这种挫折教育也就部分地失去了意义。
挫折教育不是不提供任何帮助
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就会为宝宝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奠定基础。对于宝宝来说,有些挫折可能在成人看来微乎其微,但对他们来说则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
并非让宝宝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谁不希望孩子一生一帆风顺?但人生沉浮,岂能如我们所愿。孩子成长的过程从来都不缺乏挫折——想做某件事,但是能力达不到,因此需要依赖成人的帮助

小宝宝也可以让他经受一些挫折
不少父母认为挫折教育是宝宝长大以后的事情,因此舍不得让小宝宝受一丁点儿的委屈。实际上,挫折教育应该从小做起。这样,宝宝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就会获得承受挫折的能力
挫折教育不可以封闭进行
要提高宝宝抗挫折的能力,最好多带他外出,多接触小伙伴。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宝宝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耐挫力。只要与小伙伴为伍,宝宝就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就会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与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挫折教育的重心在改变心态
抗挫折能力强弱与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