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这一代很多是在父母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大部分当了父母的80后不会继续使用我们父辈的棍棒教育这种方式养育孩子。他们使用的这种方式称之为赏识教育。
我的同学玲玲是赏识教育的受益者。她是毕婚族,如今孩子也十几岁了。孩子出生到现在都没有被打过。孩子现在虽然处于青春期,但是也没有那么叛逆。我见过那个孩子看起来挺自律自信的。这个案例看起来赏识教育有其可取之处。
我家宝宝目前2岁多,正处于叛逆期。有时候他的行为让我很生气,好想揍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又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养育孩子。最近我看了一些棍棒教育和赏识教育的内容,比较倾向的教育方式是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相对于棍棒教育而言的,欣赏和鼓励孩子。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籍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欣赏孩子,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
欣赏和鼓励是每个人的自然需求。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欣赏和鼓励。比如我家孩子年龄这么小,就很喜欢听人夸,喜欢人肯定他的行为。每次听到我们说,宝宝粘的树叶很漂亮,真棒。”孩子的眼睛都会比平时更亮,脸上也洋溢着大大的笑容。

蒋方舟小时候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甚至妈妈认为会比同龄孩子迟钝。幼儿园老师说,她内向,不喜欢唱歌跳舞。妈妈给她报了培训班学点儿才艺,可没几天她就不想学了。妈妈也没有勉强她继续学习。
后来,蒋方舟大班时,班上要准备一次英语汇报演出。老师放假回家几天,再回来孩子们的英语全都忘记了。只有蒋方舟记得很清楚。老师便让她当小老师来教其他孩子,蒋方舟居然教得很好。妈妈很欣喜,她开始相信女儿有语言天分。
于是,妈妈有意识地给她准备一些书,多看书,还鼓励她写一些东西。每当妈妈发现蒋方舟写得文章有好的句子就大声赞扬。在妈妈的赞美中蒋方舟越来越喜欢文字,写得越来越好。后来因为好的作品被清华大学录取。蒋方舟的妈妈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成功地让她进了人们羡慕的学校。蒋妈妈最大的育儿秘籍就是欣赏孩子,赞美孩子。
赏识教育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
有人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赏识才能开发其潜能。赏识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使自己更自信。小时候我不喜欢数学,每次数学考试都不及格。可是我的老师并没有放弃我。记得有一次测试,那道几何题全班只要我做出来了,虽然我那次还是不及格。但是我的老师鼓励我说我有数学天赋,只是不认真审题,希望我改进。那时候我比较天真,以为自己真的有天赋,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就多了,也刷了很多题。后来每次测试都120分左右。事实上,我在数学上确实没有什么天赋。但我的老师让我有信心去学习我认为不喜欢的数学。
哈佛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有两组男孩,先让他们一起长跑消耗体能,然后一组接受批评,另一组接受表扬。然后体能测试发现,被批评的那组孩子无精打采,体能处于崩溃状态;而被表扬的那组孩子精力旺盛,体能得到迅速恢复。
因此,心理学家说,父母需要多给孩子一些适当的赏识,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避免过度赏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适当赏识,避免过度赏识。赏识过了,会导致孩子内心膨胀,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坐进观天。孩子膨胀的心理就无法给自己清晰的定位,最终无法适应社会。
我是一个孩子的全职妈妈,欢迎大家关注我@朴雅育儿,共同探讨育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