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千篇一律的标题,孩子叛逆怎么办?下面是各种留言表示赞同,或者列举出自己孩子种种叛逆的罪状。
我想说:孩子叛逆是要教育引导的,但不必过于焦虑!认真回想我们的一生,从幼年直到老年,我们人生成长的每个阶段不是从叛逆过来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清楚每个阶段的叛逆到底是为什么?
孩童时期的叛逆,我们只是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新奇,我们没有好恶观,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基础认知。
邻居的小孩六岁了,读幼儿园,他妈妈和我聊天,说他儿子常常要玩具,不给买就撒泼打滚,吃东西挑食,在幼儿园经常破坏玩具,和小朋友抢东西,最近有学会了说脏话,说着这些事儿,看着她一脸焦虑的表情,我想说:
其实不用太担心,这些小毛病都是可以引导的,你要和他讲清楚利弊关系,不要觉得孩子小,说这些没有,他们听不懂,还没有打屁股,甚至直接给他买了玩具,顺着他来的轻松。这是错的,打出来的孩子只会更调皮,宠出来的孩子只会更娇纵,懂道理的孩子才是省心的孩子。关于骂人,我要说一下,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人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孩子接触不到,就不会骂人。
孩子的叛逆,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用不着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分清好坏,自然就好了。
青春期的叛逆,往往是我们对世界的探索的表现,我们开始有了个性,开始和家长唱反调,甚至冷暴力,冷抵抗。
有家长和我说,他的孩子最近开始买一些奇奇怪怪的衣服,不按时起床,把他叫醒还发脾气,甚至摔东西,开始对女同学产生兴趣,等等。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个性,对异性产生兴趣,这时正常的,我们不都是从这走过来的吗?不必大惊小怪。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不要唠唠叨叨的,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要让孩子有个性。你只需要掌握好界限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心平气和的和孩子坐下家谈谈,了解他的想法,帮他掌握大的方向就好了。
人到中年,我们的叛逆表现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往往和我们的生活,工作,家庭等,息息相关。
步入社会,知道中年,我们开始独立,开始工作,开始养家糊口,开始有压力,我们学会了约束自己,开始成熟,稳重,我们的叛逆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个方式存在。
我们会找借口去和朋友喝酒,喝的大醉,只为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和不满。
我们会在背后疯狂吐槽上司,咬牙切齿,在同事领导面前仍然是好好先生。
我们会在某个星期天赖在床上,睡懒觉,看电影,一天都不离开床,感觉仍然很累。
我们会固执的和别人背道而驰,仍然认为我们是对的,要么华丽的成功,要么暗淡的失败。
我们会咬着牙给家人最好的,哪怕我们熬着最难熬的夜,吃着最没有营养的方便面。
……
因为我们有了家,有了牵挂,有了最疼爱的人,叛逆就显得卑微,甚至不想让任何人看到。
老年的我们,叛逆来的那么的可爱,幼稚,又令人心碎。
我们开始敷面膜,做头发,甚至让孩子教我们打手游,我们钓鱼,跳舞,打球,旅游,偶尔还想挣点钱补贴孩子。
并不是我们老了,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我能只是想体验那些年轻时做乖宝宝没有体验的东西。
我们只是不想老那么快,想多活几年,多陪陪孩子。
我们只是想自己过得好,让孩子少超点心。
活到头了,才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

因为叛逆,我们走了许多弯路,经受过磨难,经历过成功。因为叛逆,我们伤害过别人,也受过别人的伤害。因为叛逆,我们意气风发过,也暗自沉沦过。那又怎么样呢?我很庆幸我不是一个世人眼中的乖宝宝,我在叛逆中老去,我的一生多姿多彩,处处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
再不叛逆,我们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