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朋友王姐给6岁的儿子报了钢琴课,她说想要孩子从小培养一门才艺。王姐说,小孩不太想学,但是她还是坚持接送孩子去上课。她说,小时候自己也曾经想学一门才艺,奈何当时家里条件不允许,只能埋头在应试教育里面,等上了大学,才发现优秀的同学既学习好,又多才多艺。他们生活丰富,思想敏捷,在人群中即使默默无闻,稍稍展露一下才艺,就会闪闪发亮。她当时羡慕极了那些学习认真,才艺出众的同学。
她其实很讨厌自己心里产生的对别人的羡慕之情,这些情绪让她觉得自己的学习很枯燥。如果自己当时能够拥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才艺,那自然就不会稀罕别人拥有的了。

与其说是在成就孩子,其实也是在弥补父母当初的遗憾。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有条件,能够从小学习一门艺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因为许多学科和思想都是相通和相辅相成的。许多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建树的专家名人同时也精通艺术,最有名的是达芬奇,他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所以,才艺学习和学校教育并不冲突。
很多人把一门才艺从小坚持到成年后,后悔自己的当初学习付出的人几乎没有,相反,他们往往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学习。

有人也许会不赞成逼迫孩子学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孩子还小,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玩耍,让他们按自己的天性自然成长,逼迫学习不可取。
快乐教育”的理念近几年来特别盛行,有的父母特别推崇这种容易的”教育方式。因为逼迫”代表了冲突,代表了不快乐,无论小孩或者成人都向往这种无忧无虑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建立在一种父母刻意保护,机构刻意营造的一种不自然的环境下的。等孩子长大,刻意环境的保护无以为继后,进入这个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自然淘汰的丛林社会,他就会被各种能力缺失感到不适应,甚至深受打击。
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正因为预见了日后竞争的残酷,培养孩子能够坚持学习,学习坚持,去感受那种认真学习后,获得知识后的愉悦感。
这一点,在成人世界同样适用,就好像睡懒觉很容易,当下一刻很快乐,但是早起锻炼养成习惯后,会更愉悦,因为这个快乐习惯是具有长久积极帮助意义的。
蔡康永曾经说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