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我们每天看自己的手机至少50次,但孩子一玩手机,我们就开始紧张。电子屏幕真的会毁了孩子的童年吗?儿童媒体专家萨拉·德威特并不这么认为。看完这个演讲,你也许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玩平板电脑,会毁了童年吗?

超过40%的美国人会在每天醒来后的5分钟内查看他们的手机,之后在当天剩下的时间里还会再看50次,成年人将手机视为生活必需品。

但想象一下,如果这部手机在三岁小孩的手里,整个社会是不是都会焦虑起来。父母们非常担心手机会阻碍孩子们的社交进程,会让他们越来越少站起来活动,他们认为这会毁了孩子的童年。

但是,我想来反驳这种观点。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我想象的未来是我们乐于见到学龄前的孩子与屏幕进行互动,而这些屏幕能让孩子更多地活动起来。它们比标准化的考试更能反映出孩子们学到了什么。

我甚至还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我相信电子屏幕有能力促进孩子和父母在生活日常中进行更多地交流。

我过去研究过儿童文学,因为我本来想跟孩子和书籍打交道,但是20年前我经历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初衷。我领导了一项关于学龄前儿童和网站的研究,分配给我的是一个3岁的孩子,叫玛丽亚。

玛丽亚以前从未见过电脑,于是我的首要任务是教她用鼠标。我点亮屏幕之后,她在屏幕上移动光标,并把它停在一个名叫猫头鹰X”的角色上面,她刚做完这个操作,猫头鹰就挥动翅膀冲她打招呼。玛丽亚马上丢下鼠标,把自己推离桌子,跳下椅子,然后向猫头鹰疯狂地挥手。

她跟猫头鹰X”之间的联系是出于本能的,这不是一种消极的屏幕体验,而是一种人性的体验,非常适合3岁的孩子。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我在公共电视网儿童频道工作了15年多,我的工作重点是利用技术给孩子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从社会层面来讲,我认为我们正在错失一个巨大的机会。我们对电子设备的恐惧和怀疑蒙蔽了我们,让我们看不到这些设备在孩子们生活中的潜力。

我们对孩子和技术的担忧并不是新事物。50多年前,我们就有过关于一种新兴的、占主导地位的媒体的激烈讨论——电视。

那个放在客厅的盒子可能会造成孩子间的疏远;可能会让孩子天天待在家里。就在那个时候,弗雷德·罗杰斯(《罗杰斯先生的邻居们》的主持人)呼吁社会将电视看作一种工具:一种可以促进情感成长的工具。

他是这么做的:他跟电视机前的小朋友聊天时,就像他在逐个和每个孩子聊他们的感受,之后他会稍作停顿,让孩子们自己思考。

如今,他对媒体界的影响力随处可见,但在当时这是具有革命性的,他改变了我们关于电视在儿童成长中起的作用的看法。

现在不光是电视,孩子们被各种设备包围。我也有孩子,我理解这种焦虑的心情。但我想来分析一下父母们最常见的三种担忧,看我们是不是有办法解决这些担忧。

第一种担忧:电子屏幕都是消极的,会让我们的孩子久坐不起。

克里斯·克拉特和马丁·克拉特俩兄弟都是动物学家,他们找到公共电视网说, 如今每台设备上都有的摄像头,我们能不能利用一下,让摄像头拍下孩子们玩耍的动作,比如:扮动物?”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例如扮演蝙蝠,游戏开始时孩子会看到自己在屏幕上长出翅膀的样子,然后他们会挥动手臂,玩得特别开心。但让我开心的是,当游戏结束关掉屏幕之后,孩子们依然在扮蝙蝠。他们在房间里飞来飞去,左右变向地抓蚊子。

他们在游戏中能学到东西:他们能记住蝙蝠只在夜里飞行,能记住蝙蝠在睡觉的时候是倒挂着,并且翅膀会收回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动了起来,不仅如此,当孩子们出门看到鸟儿的时候会想,鸟儿飞的时候跟我变成蝙蝠的时候有没有不同呢?”

数字技术促进了具象化学习的发展, 孩子们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二种担忧:玩游戏是浪费时间。会让孩子们分心,影响学习。

游戏开发者知道可以通过分析后端数据来了解玩家的技能:玩家会在什么地方暂停;他们会在什么地方犯错误,直到找到正确答案。我的团队想把这套工具运用在学校教育上。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我们在波士顿WGBH电视台的制作人制作了一系列关于数学的游戏——《好奇猴乔治》。研究人员让80名学龄前儿童玩了这些游戏,之后对这80名孩子进行了标准化的数学测试。

最初的结论是:这些游戏能帮助孩子们理解一些关键的技能。但我们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合作者想要我们研究得更深入一些。

因为他们专注于数据分析和学生评估,他们想分析游戏生成的后端数据,看是否能用来预测孩子的数学考试分数。于是他们搭建了一套神经网络——简单来说就是训练计算机使用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标准化数学测试的分数


该不该从小给孩子玩手机?儿童媒体专家给了这个答案


计算机预测的分数(黄色部分)


孩子们数学测试的分数和计算机基于游戏数据对孩子们分数的预测非常相似,尤其是考虑到这些游戏并不是为了这次评估而设计的。进行研究的团队认为,这样的游戏跟标准化测试相比,能让我们掌握更多关于孩子认知能力学习的信息。

如果游戏能减少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考试的时间,如果游戏能降低考试带来的焦虑,如果游戏能让老师更直观地察觉学生,是不是能让他们更容易地为孩子们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呢?

第三种担忧:这些电子屏幕让我和我的孩子疏远了。”

让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你是一名家长,需要不被打断的25分钟来准备晚餐。为了做到这一点,你把平板电脑递给了3岁的孩子。也许这个时候,你会对于自己刚刚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愧疚。

但是如果20分钟后,你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说:亚里克斯刚刚填对了5个押韵的词,让他跟你一起玩这个游戏吧。你能想到一个跟‘猫’押韵的词吗?或者跟‘球’押韵的词?” ,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收到这样的小提示,他们会觉得自己掌控了一切,他们会为能够跟孩子们在餐桌上一起玩游戏而感到高兴;而且孩子们也喜欢这样,他们不仅因为父母知道自己刚刚在玩什么而感到神奇,还为能跟父母一起玩游戏而感到开心。

仅仅跟孩子们讨论他们使用的媒体,就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

去年夏天,德州理工大学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证明《小老虎丹尼尔》这档节目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情感成长。但这个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只有当父母跟孩子讨论他们所看的节目时,效果才会最好。仅仅是看节目或者只谈不看,效果都不好,两者结合才是关键。

当我读到这项研究的时候,令我想到: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几乎很少跟孩子们讨论他们在玩什么或者他们在看什么。于是我决定跟我4岁的孩子尝试一下。

我说:你今天是不是玩了一个汽车的游戏?” 本杰明振奋地说:是呀!你看到我用腌黄瓜做的汽车了吗?它的后备箱真是很难打开。”那天早上我们聊得很欢,关于这个游戏多么有趣,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一路聊到了他的学校门口。

我并不是想说所有的电子产品对孩子都好,我们有理由担忧如今的孩子们流连于各种屏幕不能自拔,我们也有理由考虑平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电子产品融入孩子学习和成长所需要的其他事中?

但是当我们一心担忧的时候,我们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孩子们跟我们同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成年人每天看手机超过50次。电子产品已经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愿承认这一点,或者我们被担忧冲昏了头脑,孩子们就永远不会明白使用它们的原因和方法。

我们何不对这种媒介多一点期待?我们何不经常跟孩子们讨论一下他们看的内容?我们何不多考虑一下这种技术能给孩子们带来的正面影响?到那时,这些工具的潜力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