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住在隔壁的邻居老奶奶和我聊天的时候,说到自己的孙女,一个劲的叹息:我可怜的孙女静静呀,放暑假的时候央求我带她去外省他爸爸那里玩,顺便见见她的老同学们,可是她妈妈(后妈)不给她过 去,孩子在家伤心了好久,说为什么不让我亲妈妈把我带走,爸爸留我下来又不愿意照顾我?”
原来孩子才两岁多的时候,孩子爸爸妈妈就离异了,孩子妈妈离开的时候想把孩子带走,爸爸没有同意。爸爸再婚之后,新妈妈也生了自己的两个孩子。静静原本一直是和爸爸、爷爷奶奶、新妈妈一起住在城里,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小弟弟小妹妹,自从小弟弟小妹妹上幼儿园之后,新妈妈对爷爷奶奶以及对静静的态度渐渐转变了。后来干脆让爷爷奶奶和静静搬回老家生活,说静静的户口没有迁到城里,没办法在小区附近的公立小学上学,上私立小学一年得两三万,压力太大了。
就这样,静静和爷爷奶奶搬回了老家,熟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玩得要好的同学也不得不分别了,静静有一段时间很失落。特别是亲妈妈再婚之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前一年来看望静静两次,现在是两三年来看望一次,孩子特别伤心,总是跟奶奶说: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为什么还要把我生下来?”
英国现代育儿天使”乔·弗洛斯特在《超级育儿师》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离异的话是这样的:
如果你和你的爱人已经决定离婚,我希望你们能意识到抚养孩子以及一起为他做决定的重要性。毕竟,这不是下棋,把孩子当成对抗另一方的棋子是错误的做法。不幸的是,我曾经就做过很多成年人之间的调解人,他们对彼此的怒气全部转化成一些消极的行为。从孩子的各个方面来说,这都是有害的。如果你这么做,你只考虑到自己而没有考虑到孩子。
夫妻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彼此再婚后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孩子不仅性格孤僻、自卑、敏感,而且容易情绪化,缺乏安全感,对孩子的性格和身心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离异的家庭,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呢?

如果爸爸和妈妈之间感情不和已经决定离婚,孩子多多少少都是会有感应的。孩子还小,无法理解父母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会隐隐约约知道自己要失去爸爸或者是妈妈了,孩子会特别失落、迷茫、孤单。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彼此指责,这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孩子三岁多的时候,妈妈嫌弃爸爸家穷,一年挣不了几个钱,闹着要离婚,还要爸爸赔偿五万块青春损失费”,孩子爸爸不同意,结果妈妈独自把孩子带到外地去了。孩子妈妈并不是真心想抚养孩子,只是把孩子当作打压”爸爸的筹码。闹到这种地步,孩子爸爸为了尽快要回孩子,东拼西凑了几万块把孩子从妈妈手里要了回来。
每次孩子问爸爸:爸爸,妈妈去哪儿了,我想妈妈了。”孩子爸爸并没有用言语恶意中伤孩子的妈妈, 毕竟孩子还小,她的世界里认为妈妈肯定是爱自己的。孩子爸爸只是告诉孩子:妈妈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了,要给妞妞挣钱上幼儿园,买漂亮的裙子,等妞妞长大了,可以自己去找妈妈。”
用善意的谎言告诉孩子关于成人的离异,让孩子的内心世界留有她对爸爸或妈妈单纯的想法,或许,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
父母能做的,就是决定抚养孩子的一方,对孩子付出更多的关爱,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温暖、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不要沉浸在失去爸爸或者是失去妈妈的悲伤情绪里。而不是把孩子当作自己情绪发泄的工具”。

在国外,一部分离异家庭会共同监护或照顾孩子,他们一般会选择孩子跟随爸爸生活一周或者是一个月,再跟随妈妈生活一周或是一个月,孩子既能感受到父爱又能感受到母爱。
然而,这种抚养方式在国内极为少见,孩子要么跟着爸爸长期生活,要么跟着妈妈长期生活,拥有孩子抚养权的一方,大多数也不希望孩子再见到另一半,有些恨不得孩子不要提起对方。
不管是选择哪种方式,最终确定抚养孩子的爸爸或妈妈,一定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新家。可以带上孩子原来喜欢的玩具或是毛绒公仔,让孩子有一份依赖,内心会得到一些安慰。也可以添购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要多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爸爸或是妈妈对他(她)的关爱只会更多不会减少。至于孩子想见另一方,也没有必要拒绝,可以让孩子视频或是见面、如果彼此都愿意,也可以让孩子去住上一段时间。
和孩子一同生活的家人,尽量少提关于父母离异的话题,应该同样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同时还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散心,让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情。

对于再婚的家庭来说,沉浸在自己幸福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具体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适应的阶段,才能让孩子心灵感受到温暖呢?
再婚前明确告知对方自己需要抚养孩子,对方最好不反对一起照顾孩子。如果对方也有孩子,尽量给孩子在重组家庭之前有见面接触的机会,彼此有一个预先了解,以免突然重组家庭,把彼此的孩子捆绑在一起生活,孩子会有抵触情绪和心理。关爱自己孩子的同时,对对方的孩子也要付出同样的关爱,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完全像个被遗弃的孩子,这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待孩子要尽量做到公平,不失偏颇,孩子犯错要及时纠正引导,不要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就溺爱纵容。给自己的孩子买新的玩具或绘本,也要给继子或是继女买一份礼物,让孩子同样感受到来自继父或是继母的关爱。帮助孩子去和新的家庭成员沟通。孩子还小,并没有任何关于父母离异、再婚或是继兄弟姐妹的情感包袱。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之间的感情,跟孩子反复强调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教导孩子和哥哥或是姐姐、弟弟或是妹妹友好相处。鼓励年龄大的孩子带着年龄小的弟弟或是妹妹一起玩耍,而不要因为担心年幼的孩子受到假想的欺负”而禁止孩子接触。
父母的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父母不管是独自抚养孩子,还是重组家庭,都要照顾到孩子的感受。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关爱,同时也要给予继子或是继女同样的关爱,彼此真心的接纳对方的孩子,培养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开心幸福。
如果像开头例子中的静静,继母可以供自己的孩子进贵族学校上学,却让她和爷爷奶奶回老家生活,静静不仅没有得到继母的关爱,也无法生活在爸爸身边,连爸爸的爱也得不到,对孩子的身心伤害实在太大了。
关爱孩子,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