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文|小鱼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教育从来就不是件容易事,即便家长阅读了无数育儿书籍,在带娃的过程中也小心翼翼、兢兢业业,可仍旧得不到理想效果。

于是,很多家长会问:为何我明明很尽心,努力做到完美,孩子却仍旧不配合呢?”

比如孩子的学习方面,令人头疼的暑假作业刚刚过去,大部分孩子都是等到倒计时那几天再哭着完成的。

实际上,在刚放暑假之时,家长们更晒出了制定的各种计划,把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安排得非常完美。

当然,执行的效果也明显不如想象中完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了。

一来计划赶不上变化,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变少;二来大人和孩子都缺乏自控力,导致计划难以按期完成,明日复明日,就一直拖到了假期结束。

可到最后,家长还是埋怨娃学习差、不听话,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做到完美,都是孩子的问题,实则不然。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01孩子和娃本就属于两套思维,不听话太正常了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伊索寓言》里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即便是粮食充足的夏天,蚂蚁们依旧辛勤地搬运和储备粮食;蝈蝈们却唱歌乘凉,享受着自由自在的舒畅生活。

这样的后果是,冬天蚂蚁们可以安然过冬,而蝈蝈们缺乏粮食储备,只能忍饥挨饿。

蚂蚁和蝈蝈就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一个懂得提前储备的重要性,而另一个只知道得过且过。

这完全可以对应到孩子和父母身上,在《高纬度思考法》这一书中,就将大人与孩子思维方式的差异形象地总结为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

▼思维不同决定孩子无法听话”

在两套不同的思维当中,即使大人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燥,孩子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真意。

其实孩子真的不是故意不听家长的话,只是在理解大人所说的语言时,存在着很大的沟壑和差异。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由于孩子和父母属于两套思维模式,因而在思考问题之时的核心驱动力也有所不同,听不进去建议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如果孩子都能听得进去父母的忠告,自然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了,可大部分人的人生还是需要自己去体验。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02蚂蚁思维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阻碍

孩子学习不好,理论上来说就是知识积累不够,也就是蚂蚁和蝈蝈的粮食”。

后半生创造财富、发展人生,都需要用到前半生不断储备的知识。蚂蚁思维的大人懂得,蝈蝈思维的孩子却未必懂。

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大多是无法忍受枯燥,而失去储备知识的兴趣和自觉性。

在父母的影响和说教下,孩子可能会继续学习,但其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成为被迫储存知识。

这种情况下的效果可想而知,和蝈蝈不储存粮食的做法相差无几。

▼和孩子沟通低效,其实是家长的锅”

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卡罗·德威克的研究发现: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并非由智商决定,持续性的努力才是关键。

这位教授建议:想让孩子取得成功,家长就应该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这其实与蝈蝈思维”异曲同工。

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注重其内驱力”的培养。

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学习不好的理由归结于不听话,实际上父母的锅”是不可忽视的。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其实很有道理。

尽管父母和孩子由于思维差异存在沟通低效”的情况,但如果不努力做出改变,就是家长的问题了。

对待孩子在学习上的懒惰”和得过且过”的情况,大人用自己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03要想解决问题,就需先正视两种思维的差异

如果你家孩子在学习上问题频出,就要引起重视了,必须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才能取得成效。

不要让孩子尚处于蝈蝈思维”之时,强行要求他去做蚂蚁思维”的事,这不仅会导致冲突,也会形成动机恶性循环。

无法改善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说,亲子关系也受到影响。

因而,想要妥善解决问题,就要先正视并解决思维上的差异。

※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的特点和差异:

蚂蚁思维:重视储存量和解决问题,但在相对封闭的体系中,也会采取固定的维度进行思考。

蝈蝈思维:比较善于发现问题,且在开放的体系内,也会自由增减维度,但眼光较浅。

总结来说,蚂蚁思维注重长效机制,即计长远”;蝈蝈思维注重当下感受,即计当下”。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不过,尽管这两种思维看似大有不同,却也并非完全割裂对立,在一个的人格中,也可能同时存在。

只是相对大人而言,工作中蝈蝈思维更明显,就像孩子对待学习一样;而学到家则更多表现为蚂蚁思维,毕竟需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心。

实际上,这两种思维并存的家长,通常也难以教育好孩子,因为无法做到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

但就整个大环境而言,普遍为大人蚂蚁思维,孩子蝈蝈思维。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也会逐渐成熟,由蝈蝈思维转变为蚂蚁思维,才能应对不断袭来的人生考验。

可这个转变过程也需要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否则在转变成功之前,会在青少年时期不学好”,导致老大徒伤悲”。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04如何实现跨越思维、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1)家长给予孩子充分尊重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这是由时代决定的。

相较以前的孩子,社会给予现在的孩子身上的压力更大,在这种高压之下,内心更易崩塌。

家长如果再不用对方法,就可能让孩子付出一场低效能”的努力。

因为,尊重是开展教育的前提,家长也要尽量做到。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2)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育最基本之处,在于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所需,以及他承受能力的边界。

当然,这建立在父母和孩子平等沟通的基础上,不能过分高压,以免孩子的上进心和好奇心受到打压。

但也不要过分放松,容易让孩子的蝈蝈思维保持到底,这个度”需要父母在不断摸索中寻找。

3)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就算父母再怎么在旁监督学习,也不见得能起到效果。

家长需要做的是,依据孩子的性格类型发展兴趣爱好,而后培养其专注力和坚持的能力。

否则,不论报多少特长班都没有效果。

4)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光付出努力是不行的,正确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驱动力,这其中包括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养成。

父母可以试着帮孩子分阶学习难度,并制定合适的目标计划管理,与老师积极配合,不断进行调整。

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见识到自己的成长,建立起自信心,才会主动跨越蝈蝈思维的制约,转变为计长远”的蚂蚁思维。

娃学习差、不听话,太正常了,大人用自己的那套思维去引导就错了

尽管学习漫长而枯燥,父母和孩子又存在思维鸿沟,但只要做到有效沟通和正确引导,一切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