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6岁女儿厨艺爆棚: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做饭,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前不久,蔡少芬在微博发了一组女儿下厨的萌照,并配文用心做菜的小厨师”。

照片里,今年才6岁大的包子妹妹,个头不过比灶台高出一点,表情认真脸上带笑,熟练地拿着小菜刀切着蔬菜和肉条。

看这倒油炒菜的姿势倒是老练得很,俨然一副小厨娘的模样。

做菜一气呵成,最后的成品看起来也很美味。

年仅6岁的包子妹妹,看起来才刚刚够得到厨房的桌子。

切起菜来却有板有眼,看着孩子认真炒菜的样子。

别说是妈妈,就连我们看起来都不禁有种自豪感。

这孩子真棒!”

网友大呼可爱的同时,也有点疑惑:

为什么要让这么小的孩子炒菜做饭?

同样在一次采访里,有记者也问到蔡少芬这个事情。

她只是淡淡地说:

做饭是最简单的锻炼,担心孩子受伤是正常的。但其实,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网友们纷纷评论:

因演艺事业而被耽搁的又一名教育家。

很多父母觉得,厨房哪是小孩子应该呆的地方。

孩子怎么小,动刀动火的,多危险啊!”

孩子会做什么啊?只会耽误时间,给我捣乱。”

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除了学习,其他都不用你操心。”

但家长们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其实,厨房里的柴米油盐姜醋茶,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我们教会了孩子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同时也蕴含着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01.爸爸,妈妈不在了,你还有我。”

日本有位癌症妈妈千惠,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女儿阿花后,

同时她身体内的癌细胞也不幸扩散,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这位勇敢坚强的母亲一直在思考,

到底要留给孩子什么,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用?

千惠说:

我没钱,没权,没地位也没财产,什么都没有,完全不知道该留下什么给女儿。

我想,认真过每一天,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前思后想,她跟孩子这么说:

做饭这件事和生存息息相关,我要教会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阿花4岁生日那天,妈妈送了一条围裙作为生日礼物,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她切菜、煮汤。

于是,还没有灶台高的小女孩踩着小凳子,颤颤巍巍拿起菜刀锅铲,用稚嫩的小手去摆弄锅碗瓢盆,调和油盐酱醋。

厨房很危险。

无论是锋利的刀具,还是骇人的火焰都有可能伤害到小阿花。

尽管孩子颤巍巍拿起菜刀的样子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妈妈始终在阿花旁边叮嘱:

阿花,不拿菜刀的那只手,要像猫咪爪子那样收起来哦,手指头伸出来很危险的哦。”

阿花尝试做酱汤,却掌握不好调料的多少。

妈妈,要放多少大酱呢?”阿花问。

千惠没有回答,而是温柔地鼓励阿花:自己尝尝看呢。”

别的孩子还腻在父母怀里撒娇,阿花已经系着围裙,掌管起一家人的肠胃和心情。

妈妈自然是心疼的,但也只能狠下心,将女儿一把推进生活的磨砺和考验里。

后来,女儿还不到5岁,妈妈便与世长辞。

当别的孩子还在吃糖撒娇玩耍的时候,阿花已经能够独挡一面。

每天早上6点就要准备早餐、喂狗、做早餐、弹钢琴、去幼儿园;

下午回家后,还要叠衣服、刷澡盆;

如果晚上爸爸加班回来得晚,阿花还会做好爱心晚饭。

阿花的父亲因为失去了妻子而郁郁寡欢消沉度日,却被女儿踮着脚尖做出的糙米饭和味噌汤拯救。

阿花用行动告诉爸爸:

爸爸,妈妈不在了,你还有我。”

阿花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妈妈,有件事我想告诉你——所有的便当我都会自己做了!

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忘记微笑,这些都是妈妈教我的。

虽然我也会觉得好难啊,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阿花已经不哭了。

尽管没有了妈妈,阿花的一生也会过得很好,因为她不会委屈自己的心和胃。

懂得爱自己、爱他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任自己的怯懦和痛苦。

02.在家吃饭是奢侈品

看过这样一句话:

在过去,在外面吃饭是奢侈品。

在未来,在家吃饭是奢侈品。

现在的孩子,早上起晚了就在小区门口买早点吃,午饭在学校的食堂做饭,

晚上回家以后,爸爸妈妈都很累了,不是给孩子点外卖就是一起出去吃。

孩子能踏入厨房的机会非常少,更别说做饭了。

但事实上,做饭也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

很多家长常常会忽略,觉得孩子根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其实做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在日常的沉沦里谁也逃不过。

孩子从小享受做饭的乐趣,也是在学习享受生活。

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自立的能力,培养独立意识,

家长和孩子一起做饭一起聊天,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孩子自己动手参与做出来的饭菜,也可以教会孩子节约粮食,防止孩子偏食挑食。

食物里,包裹着几代人流传下来的情怀。

幸福的家庭,都离不开一个热气腾腾的厨房。

人生除了文化知识,还有一种叫生活的技能。

洗手作羹汤的孩子,才能更懂生活。

一粥一饭,是知足随和;一茶一盐,是温良恭俭。

教会孩子做饭,便是教会他谋生与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