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隔辈育儿的心理分析:孩子受了欺负怎么办? 孩子受了欺负如何处理

孩子受了欺负如何处理

孩子受了欺负如何处理

这个话题要从楼下那个2岁男孩说起,清晨被吵架声唤醒,楼下那个2岁的男孩和2岁半的女孩抢玩具,引发两个家长的战争。起因是男孩子占有欲爆棚,严禁任何人触碰他的玩具和车子,却伸手去拿女孩子的玩具,小女孩并没有表现不悦,女孩妈妈却站出来向男孩奶奶宣战:凭什么你家孩子的玩具不让我家孩子玩,他还拿我家孩子的玩具?你家大人怎么教育的?

孩子之间的事,经过成年人的发酵就变了味道,小女孩还在原地不动,女孩妈妈指着自家孩子一顿奚落你是不是傻啊”吃亏都不知道反抗吗?”

孩子受了欺负如何处理

我为什么说这是隔辈育儿的问题呢,我们从生活环境开始捋。

帮儿女带娃的老人,年轻时候生活在大院或者村落,民风淳朴,那个年代还没有先富帮后富”的政策,谁家也不富裕却很热情。比如路上遇到个马车或者拖拉机,可以搭上就走,路上渴了去别人家树上摘个果子吃,只要不打包装走,没人会收费。

而老人的消费观中,平时有吃有喝都紧着孩子优先认为孩子的玩具都很贵,希望孩子多加爱惜,日常免不了唠叨。对外都是街坊四邻,别人家孩子带出来的玩具,咱又不是想偷走,你家孩子不玩的时候我家孩子摸一下很平常啊,经常主动张罗着一起玩吧,换着玩呗”

但是现在有娃的这群人呢,赶上了独生子女的年代,分享已经不是与生俱来的家庭环境,走向社会难免吃些亏,所以对子女的教育会把分享看到很重要。消费并不会太拮据,玩具食物等等该买就买,吃完再买,坏了换新的。

时代变革如此迅猛,金钱上的区别影响物权概念,大家关起门来过日子,邻里之间没什么亲情和交流,互相礼貌,跟你不熟自然不会随便动你东西。更有了人权的认知,孩子的也是有思想的,所以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你想玩这个,问问小哥哥让不让啊?”

这么一说,再回头看开头的案例,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很好解释了——2岁男孩在规则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他很容易认为别人的玩具只要不占为己有,是可以玩的”但那个玩具是我的,我担心你给我弄丢弄坏”而2岁半的女孩子看起来对分享并不抵触,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瞬间。

这样看起来,孩子受欺负了吗?女孩不觉得委屈,就不算受欺负吧,毕竟让分享的是家长,就不要再挑起孩子的不公平感。而男孩子的小霸道真的不能怪熊孩子,如果孩子小气不愿意分享,首先考虑是不是家长平常把东西看得太重?家长有没有做到分享”?物权划分是不是跟孩子强调太多好吃的都是你的”你喜欢的东西我们不要”,这是需要家长反省的问题。

希望隔辈育儿派与妈妈派互相理解,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你身边有没有教育观让你无语的家长?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