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太重要了!
可以说,这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怎样呢?
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性格孤僻,
承受能力弱,缺乏自信心……
作为父母,该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呢?
一、缺乏安全感会怎样?
拥有健康心理的孩子,自然会绽放生命中的五朵金花。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幸运,也不是每个父母都知道如何营养孩子的心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得已”、没办法”、做不到”。
为了谋生,爸爸妈妈就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宝贝,去外地打工;
无法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
忙碌的工作,让亲子陪伴变成奢侈品,让玩具和游乐场代替爸爸妈妈;
有了二宝,精力有限,或多或少会忽略大宝;
还有夫妻不合,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争吵和拳脚相向的环境里,心中充满了恐惧……
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往往都缺乏安全感。
小潼4岁前,我每年只有4次与家人相聚的机会。4年加起来不到20次。小潼和我似乎缺少了那种亲近感,而且见啥咬啥,咬手指、咬衣角、咬拉链、咬铅笔、咬筷子、咬桌角……
看到儿子这样的状况,我的心真的很痛。我知道小潼从小经历长期的父子分离,妈妈一个人照顾小潼也很辛苦,有些事情顾及不到,该给予的心理营养没有给到。
小潼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原本生性敏感的他,会更加胆小不安、缺乏自信、不知所措。爸爸妈妈,甚至老师或者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让他感到不安。
4岁的时候家庭聚餐,躲在一边啃桌角,看似是怕生怕人多,其实是缺乏安全感;
7岁了开始尿床,看似是老师要求左手的他用右手写字,其实也是缺乏安全感;
一年级下半学期,成绩突然一落千丈,看似是爸爸妈妈没有带他一起回新疆,其实还是缺乏安全感…
因此,缺乏安全感,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孩子的亲情、学习、交友、择偶、婚姻、事业等等。
二、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
当一个生命降生时,第一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孩子与妈妈相连接的脐带剪短,让孩子和妈妈从生理上分离。
生理上的分离,非常容易!
咔嚓一下,脐带剪断,宝宝和妈妈就分开了,成为了两个个体。但是,这并不代表宝宝和妈妈真正的分离,其实,宝宝仍然认为自己和妈妈是共生的。”
因此,从4个月一直到3岁,就是孩子要和妈妈剪断心理脐带”的过程。
心理脐带剪断的过程需要3年时间,甚至更长。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
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安全感。
我们知道,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会面临分离焦虑。
当面对分离时,
孩子就会有种被撕裂的感觉。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很多3岁的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面对就要离开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那种撕心裂肺的哭。
因为在他们内心里,就是一种被撕裂的感觉,很痛,所以很难离开。
那如何获得安全感呢?
1、妈妈情绪稳定;
2、夫妻关系和睦;
3、懂得放手,允许孩子为自己负责。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通常从孩子4个月到3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4个月-10个月
这个阶段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爬
不要小看爬”,爬,是孩子可以主动离开妈妈的第一项技能。
所有会爬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动作,就是在妈妈怀抱里挣扎,想要挣脱妈妈,自己去爬。
他们可以爬出去,然后坐下来,自己玩,但玩腻了,就会自然而然的爬回到妈妈的身边。
这个过程很重要,这其实就是安全感建立的过程。关键是家长如何做?
场景一:孩子要爬的时候,妈妈首先确定一下宝宝周围环境是安全的,就会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当孩子重新回来找妈妈的时候,妈妈会微笑的看着他,抱抱他,拍拍他,消除孩子的担心,还会很鼓励孩子这种探索。
场景二:孩子想挣脱妈妈去爬,妈妈却会显得很紧张,不愿意让孩子爬出去,即便周围环境是安全的;而有些孩子非常有个性,即便妈妈不让他爬走,孩子还是毅然决然的爬出去,爬的远远的,当孩子再次爬回来的时候,妈妈会显得很生气,故意不理孩子,对孩子冷淡。
场景二的妈妈,会给孩子一个信号:我离开妈妈,妈妈不开心。
那孩子内心就会有一个信念:我不能离开妈妈!
其实,这位妈妈是自身缺乏安全感,所以她也不让孩子去探索,她给孩子传递了不安的情绪。
所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允许孩子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培养好奇心。
这样的孩子,就会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事物,都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第二个阶段:10个月-16个月
这个阶段,孩子将学会走路。这可是人类在自信心上达到高峰的时刻。
对于孩子更是一个里程碑——自信心高涨。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孩子会走路的时刻。是不是令全家人都很兴奋,而且至今难忘呢?
相信每位父母都记得自己孩子会走路的时间。
当孩子可以放开大人的双手,用自己的双脚站立并可以走动的时候,孩子自己也是兴奋不已,此时他们的自信心是最强的!
同样,如果父母允许孩子走开探索周围的世界,那孩子也会得到另外一个重要的礼物:具备适当的冒险精神。这对孩子今后适应社会很有帮助。
第三个阶段:16个月-30个月
这个阶段,我们将经历可怕的两岁”。
为什么会有可怕的两岁”呢?
因为,在孩子内心中有两个天性相冲突,独立自主和与重要他人连接。两个天性相冲突,孩子的外在表现就是特别难伺候,情绪化严重,总是说不要”。孩子一方面想去自己做事情,不想让爸爸妈妈管,但是又怕离开爸爸妈妈。
有时,你刚刚帮宝宝穿好衣服,而宝宝非要自己来做,把穿好的衣服脱下来,自己尝试穿,可是当他发现自己还不能做好的时候,又会发脾气。
那父母该怎么做呢?多点耐心,多些理解,允许孩子自己尝试。
第四个阶段:30个月-36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将在心理上真正的和妈妈分离,成为一个人”。
因此,我们说,孩子要想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般是3岁以后。
当然,对于那些喜欢包办的家长,孩子的独立将会经历更长时间,有的甚至成年也做不到独立自主,始终都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更多教育孩子的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myyz-365 学习更多家庭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