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有什么游戏能让孩子乖乖玩上几小时?儿童心理学家:这游戏就可以

之前有粉丝朋友来咨询我,孩子沉迷角色扮演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钟,这怎么办?

其实,如果孩子沉迷这个游戏,反倒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克制呢,反而应该鼓励、认可、适当介入、在游戏中引导,

角色扮演游戏其实也叫做假装游戏”,深受游戏育儿专家劳伦斯•科恩的推崇,今天来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假装游戏”的魅力和好处吧。

01 什么是假装游戏?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学龄前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游戏以象征性游戏为主。

比如:孩子在一岁时,就可以做出自我模仿或者模仿他人的动作,比如孩子会假装喝水吃东西,或者模仿妈妈化妆、爸爸刮胡子等等。

而随着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发展,游戏也不再只是单个零散的动作模仿了,而是加入了情节。孩子在玩假装游戏时,用一些玩具或者娃娃进行各种角色扮演,孩子会将其他家庭角色的活动进行联系。

孩子还可以任意确定「信号物」,比如同一块积木,孩子有时会拿着它假装是「手机」用来「打电话」,有时假装它是「肥皂」用来「洗手」,有时又假装它是「汽车」在地面上「行驶」……

这时候「积木」只是孩子根据自己意愿展开想象的「信号物」,孩子可以脱离对当前实物的知觉(积木本身),进行想象,还学会进一步思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孩子并不是真的在「打电话」或者「洗手」,而是在「假装」在进行这些行为动作,所以象征性游戏也称为「假装游戏」。

02玩假装游戏有什么好?孩子通过假装游戏表达并释放情绪。

假装游戏可以引导孩子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帮孩子学会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样的,在游戏中你也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情绪,是愉悦的?平静的?还是焦急的?恐惧的?

很多孩子恐惧的事情,也可以用假装游戏来引导和释放情绪。我们曾经也收到过家长的咨询,孩子非常怕黑黑的楼道,因为曾经摔过跤,孩子记得那种疼痛,从此很惧怕自己走楼梯,如果大人非要他走,就会因为恐惧而大哭大闹。

后来我们建议父母跟孩子玩假装游戏,大概是这样的:

「宝宝你觉得楼梯很可怕,像个怪兽吗?」

「那我们现在假装是超人,一起把怪兽踩在脚下吧!」

实际过程当然不只是上面对话这么简单,从开始到孩子愿意尝试开始,前前后后也是经历了半个月的时间。孩子父母不断跟孩子通过游戏方式「脱敏」楼梯,让孩子在熟悉的游戏河环境里感觉到很安全,直到慢慢完全克服对楼梯的恐惧。

假装游戏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发展

假装游戏对孩子的象征性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创作性想象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这些方面当然也能够得到锻炼。

因为孩子在游戏中,需要通过想象、构思,并运用逻辑能力进行素材组织和分析,通过语言或者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其实是一项综合的能力训练。

假装游戏能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相信这一点你也会有所察觉?因为孩子在玩假装游戏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煞有介事地安排各种事情,这自然就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表达机会,对语言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即使孩子不是和同伴一起游戏,只是独自游戏时自言自语,他们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都是让孩子在非常温暖、安全感十足的环境中充分地表现自我的绝佳方式。

明白了假装游戏的好处,我们来看看当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你可以做些什么,让她得到更好的引导和激励。

03假装游戏中的引导

首先家长可以观察。假装游戏是你观察她情绪状态、认知发展、幼儿园情况、社交水平的最好媒介。

孩子在假装游戏过程中就经常在自我对话。在维果斯基的研究中,每一个孩子都会出现自言自语的行为,但是却不是每一个孩子的自言自语都具备自发性、对话性和启发性的目的。当孩子的自言自语能够以激励”和指导”为典型特征的时候,这个便是正向的自我对话,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什么是以 激励”和 指导”为特征的正向自我对话呢?举个例子,比如激励型的自我对话,孩子会对自己说,快开始吧!”赛车跑得真快啊,要追上了哦!”,比如指导型的自我对话,我们要向右转”、这个方向是错的,得赶紧后退”,孩子一边这么说着,一边就这么做了。

这些激励和指导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自己一生最好的朋友,坦诚相待,并且表达对自己的全力支持,这在情绪支持上,就是孩子抗挫力的培养过程。

你可以重点观察孩子的自我对话情况,孩子是否有负面或者消极的描述和评价?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真糟糕”、坏死了”、完了,死定了”等一些消极的描述和评价,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了。

这是家长可以在孩子玩假装游戏过程中做的第一点:观察。第二点是引导。引导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自己也参与其中,扮演一个角色,与孩子对话。要做到这点,家长需要放低姿态,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和游戏,不要有任何的嘲笑或不屑。

引导的内容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孩子利用玩具和娃娃扮演幼儿园小朋友每日的相处时光,如果你发现孩子眼中的小朋友都非常凶,互不尊重,抢玩具,你就可以介入,申请也扮演一个小朋友,把友好的社交技巧渗透在游戏中示范给孩子看。

好啦,希望我这篇文章能让你对孩子的假装游戏有新的认识,在平时,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假装游戏”中哦~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