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总会遇到他情绪失控的时候,孩子往往会哭闹、抓狂、生气,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才好,可能会用用上这些方法:
不想让孩子哭闹,不惜用打骂的方式来制止;
对孩子讲一通道理,想让孩子认识到问题,接受现实;
把孩子晾在一旁,不管不问,让孩子自己平复情绪;
但这些方法的效果往往都比较差,孩子并不会轻易恢复过来。
兜妈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国外有个爸爸,对着心情不好的女儿碎碎念”,用温柔和理解去和女儿沟通。
结果女儿的小情绪很快就被他安抚好了,然后开开心心地一起出门散步了。
不必羡慕,其实各位家长也可以像这位爸爸一样,安抚好孩子。
当孩子情绪失控,家长们应该帮孩子管好他们的情绪,而这也是有方法的。
如何教孩子管好情绪?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教授,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情绪管理”的方法,十分有用,值得家长借鉴。
家长们只要能做到3点,就能很好地帮孩子解决情绪失控的问题。
及时解读孩子情绪;感受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情绪问题;1. 及时解读孩子情绪
解读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点。
如果能在孩子的情绪问题出现苗头时,就发现孩子的情绪上的异常,并和孩子沟通,效果是最好的。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方一凡回家后没说话,直接回了房间。
知子莫若父,就在方一凡皱着眉头进屋的那一刻,爸爸方圆就察觉到儿子的异样情绪。
于是方圆马上跟着一凡进了房间,用一句简单的关切怎么了,儿子”,就成功打开了一凡情绪上的匣子,让他把烦心事全说了出来。
及时解读出孩子的情绪,能避免坏情绪演变成大问题,要是等孩子情绪失控,那么他的行为会被大脑中冲动的杏仁核所支配,做出的举动完全出自本能。
这时家长再和他讲道理是没用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如果对孩子发脾气,也只会像爆竹碰爆竹一样,场面更加火爆。
2. 感受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
发现孩子情绪异常时,家长就可以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引导他把内心的想法收出来。
这一步,也是越早越好,当孩子的情绪开始有波动时,家长就可以开始进行情绪疏导了。
比如说上面提到了外国视频中,小姑娘背对镜头,小脸低垂,动也不动,一言不发,十分郁闷。
她的老爸没有等女儿发脾气,就开始和孩子沟通,就是掌握了正确的时机。
当孩子在家长面前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情绪时,他其实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希望能得到帮助。
因此在孩子情绪刚有波动时就及时处理,能避免他的情绪过激。
接着,当孩子开始大吐苦水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暴躁或是沮丧,家长都应该接纳。
情绪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负面的情绪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
在外国视频中的爸爸就做得很好,他对女儿的情绪表示理解,还告诉孩子:即使是坏情绪,也要接受并尊重它。
在这一步,家长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孩子不愿意倾诉,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家长们可以尝试一个小技巧,能有效打开孩子的话匣子,那就是用诱导式提问”。
当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时,家长通常会问孩子一句为什么出问题了?”
但真正能说清楚为什么的孩子只是少数,因为这对孩子的逻辑和表达有很高的要求。
家长们很难指望孩子清晰有条理地说出这样的话:
有个年龄比我大的孩子,仗着自己有力气,总是抢我的玩具,我跟老师说了,但老师不管我,还让我学会分享,我很委屈,所以才哭的。
但如果能用诱导式提问”,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能更轻松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爸爸去哪儿》中,黄磊和多多、Grace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
当两个女孩不开心时,黄磊先问孩子:多多,你讲一讲为什么”,但多多回答不知道。
于是黄磊换上了诱导式提问:你不喜欢这个房子对不对”、你有点后悔是吗”、因为只有一张床是不是”……
就这样,孩子能很轻松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黄磊知道了她们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才能进一步地安慰好孩子。
3.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当孩子有了情绪问题,就该让他学会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在往后的人生中,孩子才能管好自己的情绪。
该如何做呢?首先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想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对这些方案,家长不用去批评或是表扬,哪怕孩子说我要打xx一顿”,家长也不必急着去否定他。
当孩子有了一些方案后,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这些方案怎样发挥作用,带来哪些后果,并让孩子挑选出他们心中的最佳方案。
哪怕方案有些问题,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去试错,这也是完善解决问题能力的必经之路。
这三个步骤,看起来麻烦,只要家长去实践,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通过这样来帮助孩子,他就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绪,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