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了上英语课时间,我喊了儿子几次,可他任然在摆弄他的乐高玩具。眼看时间就要迟到,我气冲冲的走上前,将他手里的乐高小人扔进了垃圾桶,并且批评他说:你也不看看时间,磨磨唧唧,干啥都没时间观念”,儿子委屈的说我是准备收拾到盒子里的”,我见状,敷衍着说道,对不起,妈妈不知道,咱们赶紧走吧”。
去上课的路上,儿子对我说:妈妈,你把我的玩具扔垃圾桶要给我说对不起,”我说:在家不是给你说了吗”?儿子说:你不认真,态度不诚恳”,我没再说话。
送儿子到教室,回家路上,想起平时我对孩子的要求,玩过的、用过的东西都要自己整理,放回原位,他也慢慢在做,虽然偶尔会忘记,但每次我略加提醒,他第一时间也就做好了,好习惯需要慢慢养成的。我今天却因为着急出门,而误解了孩子,还把他的玩具扔了,想到这我心里感到了难过,孩子说的没错,当时走的急我的道歉确实不够认真,因为我内心压根也没把这当回事,觉得他毕竟是孩子,很多事不用跟他认真,看来我是错了,我决定下课再接他时真诚的对他道歉。
我们大人很多时候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要求孩子必须怎样,按我们的要求来,甚至做错了事情,也为了所谓的家长面子,而故意摆架子,找理由。长此以往,在孩子的眼里,就会对大人提出的要求产生质疑,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要求也就没有说服利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犯了错误,勇于承认错误,这样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当然道歉也有一定的技巧。
首先,要真诚,不是敷衍的一句对不起”就行了,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诚意,要向孩子讲明自己犯错的原因,由心而生的道歉来获得孩子原谅。
其次,要直接,错了一定要及时的当着孩子面大大方方的承认错误,有些家长会不好意思,拐弯抹角,或选择让家里其他成员来告知,这样只会让孩子感觉太缺乏诚意,很难获得孩子认可。
最后,注意把握道歉的度,不要什么事情都道歉,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频繁的道歉,让孩子容易养成什么事情都是你的责任,不关他事。
为自己的错误真诚的道歉,用我们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多交流,相信大家都能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