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孩迷恋于动画片,父母只需要知道2个心理招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动画片

一、小孩迷上动画片,电视循环看

妞妞3岁,爸爸妈妈在县城工作,每周回来一次。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乡下,在妞妞无聊时,老人就会开着电视让她看,这样一来,妞妞安静了,老人也可以做些其它的事。长久下去,妞妞已经离不开电视了,哪怕是看过的动画片,都要循环看着,一天看下来时间可以长达5个小时。还特迷恋电视里面的主角如佩奇、爱莎”等。如果控制不看电视,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哭闹。带她外出玩的时候,又非常放不开,抱着大人脚不敢独立去玩,非常胆小。

小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除了大人没有陪伴、及时控制之外,其实是小孩看上瘾了,那就从上瘾心理开始说起。

二、迷上动画片,两大心理瘾在作怪心理瘾一:愉悦回路”在发生作用

美国著名神经学家大卫·林登博士说,某件事物或某件事情让大脑获得愉悦体验,人便会上瘾,就像哺乳期宝宝意外喝到果汁继而拒绝母乳那样。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动画片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动画片

如果腹侧被盖区中含有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激活,那么,其他目标神经元(伏隔核、前额叶皮质、背侧纹状体和杏仁核)就会释放多巴胺。于是,人们就能体验到愉悦感,而在愉悦体验之前或同时产生的感觉和行为都会被当事人认为是积极的情感和体验。

愉悦回路最初来自于生理本能的发展,随着智慧和社会的出现,各种社会性活动通过复杂的交流和故事建立了关联和预期,因此也开始能激活愉悦回路。

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具备赋予某种事件意义并激发愉悦回路的能力,只要打通与本能满足的关联。甚至超过本能。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动画片

人是追求愉悦的动物,因此生命可以是一个筛选和塑造愉悦回路并升华的过程,而教育同样如此。

因此当小孩看到动画片时,释放多巴胺让会小孩感觉到很开心,这就是愉悦回路”发生了作用,长时间看下去,快乐容易得到满足,非常专注于动画片的情剧,所以就上瘾了。

除了小孩看动画片上瘾,其实大人也有很多上瘾的地方,如:抽烟、赌博、旅游、咖啡等……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动画片

心理瘾二, 蔡格尼效应”在发生作用

蔡戈尼效应”是什么?

知名心理学家蔡格尼(Bluma Zeigarnik)发现,当人未完成某件事情,这件事情就会一直盘旋脑海,甚至影响人做其他事情的情绪和效率,这便是蔡格尼效应。

你用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有缺口的圆圈,告诉你家里(3岁以上)的孩子:这是一个圆圈。”毫无疑问孩子会反驳:这不是圆圈。”当你继续坚持这是一个圆圈时,大多数孩子可能觉得你傻的可爱,如果旁边刚好有一支笔,很可能就会迫不及待地帮你把圆的缺口补上。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蔡戈尼效应(ZeigarnikEffect)。

在生活中,不只是小孩喜欢动画片,经常听到很多人熬夜追剧,因为看了这一集还要看下一集,不追完电视,心里总会惦记着,所以就会一直看下去的现象。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动画片

三、当小朋友沉迷动画片,父母该如何应对?

1、父母要以身作则,全身心陪伴孩子

父母不要一味的忙工作,多抽时间来陪孩子,同时做到不要在小孩面前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用自已的行动证明给小孩看,树立良好的形象。

小朋友看电视的时间,家长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活动,如一起阅读、做手工、甚至户外打球、爬山,都挺好,这样既成功地移开了小孩看电视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小孩更多的爱好,让小孩更自信、阳光。

2、每天固定好看电视的时间

父母从小培养有一个固定的生物时间,可以告诉小孩只能上午或是下午看电视。看电视时间太长会影响视力及注意力和身体健康。所以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小猪佩奇》,每集大概15分钟,一般看个2集就差不多了。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小孩看完一集的原则,不要到了半小时就准时关掉,这样剧集也就看完整了。

同时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甚至和小朋友讨论动画片的内容,让孩子看动画片不孤单。比如在熊大熊二播放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人要与自然和平相处、爱护动物;当孩子实在是不能自拔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动画片和现实中的区别,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告诉孩子电视的结局,来减弱孩子对结果的期待心理。

3、选择适合小朋友看的动画片

小朋友中了动画片的蔡格尼效应”,所以他们的眼睛不愿从电视机屏幕离开。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没那么沉迷,最好在帮孩子选择动画片时,父母帮孩子筛选,筛选掉那些具有连续性”剧情集的动画片,而是选择那些一集一个完整故事的动画片,如木偶片、文艺节目。这些动画片由于每一集剧情完整,比如短短十多分钟一集,没有连续性,孩子也不容易沉迷其中。不适合小孩看的坚决不给小孩看。

时代在进步,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在提高,但现在小孩更没有了以前的童真和快乐。父母多陪陪孩子,留足亲子空间,不让亲情缺失,让TA健康快乐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