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你也能拥有“别人家的孩子”

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小朋友,很喜欢提问题,每天总是能够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飞机为什么会飞?”人为什么要吃饭?”蚂蚁要睡觉么?”……可是随着年级升高,问问题的小朋友越来越少。喜欢问问题的小朋友,总是能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带给老师惊喜。我发现他们看待问题和事物的角度,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而且往往我没有讲到的内容,他们也已经了然于心。

喜欢问为什么的小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比较主动,在知识的学习中也占据主导地位,在他们身上,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这是孩子的为什么”技能。

这不是可以简单的定义为问一个问题那么简单。他包含了询问关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人种种问题,并不只停留在表层,也不是一时好奇心起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综合起来就是5W1H”提问法,都包含在这项技能里。表现出对知识与信息的渴望。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周围的世界。对于他们认识自我,热爱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激发孩子创造的潜能,以更高的创意水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网络科技的发达让孩子们习惯快搜索,快思考,快解答。我们提倡经济共享,知识共享。可这样的转变却让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不断减少退化,导致现在的孩子一有问题就问百度,问搜狗。没有思想,越发浅薄。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一样面临着信息过剩的巨大风险,而创新、冒险的精神逐渐消失。孩子拥有前所未有的机会和资源去接触信息,而且全天候不间断。易如反掌的获取信息,大脑开始变得懒惰,有依赖性,孩子们把所有的求知欲用来上网搜寻作业答案,用来思考如何获得刺激,对知识的渴望不断下降。

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在辅导作业时鸡飞狗跳,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被辅导,被指责,他的心思可能在下午的体育课上,或者是黄金时段的动画片里。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不再操心?成为困扰家长们的新烦恼,但凡听到哪家的孩子不用家长操心完成的作业,自主的学习,总能引发各种羡慕。

从我们的角度看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转变,正在持续对我们抚育自己的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单纯的靠记忆固定事实或是知道正确答案的价值已经不断下降,相反能够提出问题并努力追问正确的”问题的价值不断上升。

提问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杨澜曾经在自己的访谈录中说到,老师把现成的答案交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再把知识通过考试还给老师,皆大欢喜,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是培养学生探索研究能力的过程,而远远不止是知识的储存和提取。

国外一些顶尖大学的教授们也反映,中国的学生在考试中表现优异,却很难成为学术课题的带头人,因为他们提不出突破性的问题。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太过于偏重得到答案,而忽略了探究的过程,提炼出问题,这才是能够将孩子培养成为在这个知识型社会获取成功的窍门。

年幼的孩子们十分喜欢使用,为什么?但家长会觉得觉得不厌其烦,任何养育过孩子或与幼儿共处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不太愉快的感受,当我们被孩子没完没了的为什么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问题,累到不想说话的时候,我们会呵斥孩子安静一会,或者敷衍回答了事。多次以后,孩子会感觉沮丧,渐渐不在提问。

当然不去每时每刻,都需要我们热情的去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如果当孩子正在朝危险的地方走,比如水池、公路。这个时候的呵斥是完全必要的,也无需当下解释。但当我们处于一个平和的环境中,孩子提出问题或遇到危险时,在保护他的好奇心的前提下,迅速而坚决的确保你的回答不会导致孩子以身试法。却又能够保持孩子提问与探索的热情。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到底要不要培养孩子在问题中思考的能力?在孩子无止境追问时说一些 别再打扰我”照我说的做”你不能这样想”等类似的话语。当然在涉及重要规则,触及底线时这样的话语不可或缺。但挑战就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引导孩子提问的时间和数量,比较有挑战性。

面对孩子无止境的提问,我们应当有的态度是将问问题以及质疑规则,当成是孩子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与此同时将设定规则当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事实的真相除了吃喝拉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睡婴儿和年纪很小的幼儿,只会有一些非常基本的工重要工作。而提问和怀疑周遭万物恰好是他们重要工作中的一项。认知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改变育儿的期待,以及回应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做好了自己的心理建设就不容易被他们的问题所激怒。

如何为自己打造一个良好的培养为什么”技能的开端,我为大家提供几个切实可行的小方法。可以在设定边界及鼓励孩子提问之间取得平衡。

1、向孩子提出问题。当你希望孩子能够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并成为他终生能够使用的技能时。你可以优先示范,自己如何向他提问。让孩子知道你是一个很有好奇心保持学习热情的终身学习者。对世界充满兴趣和探索的热情。

2、当孩子提出问题时表扬他。你回应孩子提问的态度和对他提问的赞赏越多,他就可能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你可以跟孩子简单交流这真是个好问题”,也可以跟他一起认真探索寻找答案。但注意这个过程需要你放下手中的事,全然关注他,并表现出热情,去知识的源头(各类著作或者学术论文)寻找答案,会很累,孩子也不一定能理解,但这个过程让他领略探索的乐趣,享受亲子时光。

3、示范给孩子提问的方式。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可能随时随地蹦出来,我们应当关注的点在于教会他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怎样的方式被提出来。比如打断他人说话、没有耐心听完解答或在不适合的时间段提出问题都可能发生,所以当鼓励孩子提问时,也要运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我”和我们 ”技能,控制冲动和关注他人等技巧来学会耐心等待。不打断他人,学会谦让(做到这两点很不容易,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学会)认真听完别人的提问或者解答。

可以每周设置 为什么时间”,让孩子可以尽情向你提问,以欣赏的姿态去观察孩子探索的热情。

4、别挫伤孩子的提问积极性。我们在下面几种情形中,可能会不经意挫伤孩子的提问积极性:当我们有事要忙或者很长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孩子自己做一些事,而不是一直问为什么;当我们自己不知道答案时;当我们将孩子的质疑看作是挑战父母权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