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还在抱怨孩子太磨蹭?其实是你自己惹的祸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曾说过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但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慢慢来在父母眼里,就是拖拉、磨蹭,有几个孩子能够享受慢慢来的从容呢?

01令父母头疼的磨蹭问题

昨天接到闺蜜的来电,说她为了孩子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已经请假好多天了。可是开学已经一周了,孩子的散漫和磨蹭依然没有改变。‍‍

说起孩子的磨蹭,闺蜜真的是一把辛酸泪,自己气得内伤不说,亲子关系也变得紧张。为了改变孩子的磨蹭,闺蜜时时刻刻提醒着孩子,可任凭自己怎么催促,孩子还是我行我素,直到最后自己发火了,孩子才开始动一下。

赶紧起床,快点!”

怎么还不快点刷牙、洗脸?”

快点吃饭,要不就来不及了!”

每天早上,闺蜜就在孩子的磨蹭中,拉开了一天催娃的序幕。

闺蜜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孩子依然闲庭信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其实,这种现象不是闺蜜家才有,很多家庭也都是从这样的早晨开始一天的。‍‍孩子拖延、磨蹭、没有时间观念,这也是很多父母头痛的地方。‍‍每次看到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的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会催促他们。

‍‍‍‍我们催促孩子,本想让孩子‍‍提升一下速度,‍‍但是却忽视了一点,为什么我们的催促没有效果?

02父母催促孩子的真相

很多时候,父母催促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真的磨蹭,而是父母自己的需要。

我们催促孩子快点起床、洗漱,是因为我们自己要赶着去上班;

我们催促孩子快点吃饭,是因为我们还要收拾家务;

我们催促孩子快点做作业,是因为我们健身、学习或加班。

所以,当我们在不断地催促孩子要快的时候,其实我们是用自己的‍‍需要‍‍来要求孩子,而不是以孩子的角度来对待的。

我还清楚地记得,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做事情都很慢:起床慢、洗漱慢、吃饭更慢。有一次,婆婆有事情回乡下去了,由我送他去幼儿园。从起床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催促他,直到快出门的时候,孩子对我说:妈妈,你干嘛这么着急啊?”听了这话,我才醒悟过来,孩子其实是不急的,而我却一直在催促他,不就是因为自己要上班嘛。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面对的是一个不急而且对时间还没多少概念的孩子,他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所以他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那么急躁。

03父母越催促,孩子就越慢

‍‍我们催促孩子,主要是想让孩子动起来或者提升他们做事情的速度。但是在我们的唠叨和催促之下,孩子不但没有快起来,反而越来越慢。

(1)嘴上催促,行动上帮忙

闺蜜说她下班回家,‍‍每次看到房间里一大堆的玩具,家里‍‍乱七八糟的样子,真的很糟心。经常带着怨气地跟孩子说:赶紧把房间收拾干净!”‍‍可孩子不是迟迟不收拾,就是慢吞吞的,闺蜜忍受不了,就自己动手收拾了。

‍‍于是,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只要我慢一点,妈妈就会自己去做的,我才不用听她的催促加快速度。

(2)父母一味地催促,孩子更厌烦

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应该要快一点,但当我们在不断地催促他的时候,他会觉得父母是在强迫他,感觉自己被控制了,反而会产生逆反的心理。摆脱受控制,获得自由才是他想做的。所以在我们催促的时候,孩子就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变慢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我们不断的催促‍‍之下,‍‍孩子也慢慢的有了情绪,‍‍当他情绪爆发的时候,他要么不做,要么就哭,要么就跟我们生气和我们对立。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唠叨催促就像是一种紧箍咒,是一种最差的引导方法。

(3)催促会让孩子手忙脚乱

有一回,我看到孩子把我的书桌弄得很乱,我让他按照我的指令收拾书桌,但看他过了大半天还没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于是我的急躁又开始上线了。

都半天了,怎么还没收拾好?”

催促完,孩子的速度稍微快了点,但是物品的摆放还不如原来的呢。

把笔放到笔筒,书本放在第二层书架,笔记本和画画本收到抽屉……”

妈妈,你能等我做完一个再说下一个吗?那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做了,什么也都记不住了。”

孩子这样说,我才意识到,其实他只是个孩子,我既要求他要快,又要他达到干净整洁的标准,这个有点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很多时候,孩子做事情的速度慢,并不是因为磨蹭,而是他们的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在一旁不断催促,孩子只会手忙脚乱。

04从容面对孩子的磨蹭

当我们看到孩子磨蹭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去催促,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1)忍住暴躁,‍‍静下心来听孩子的‍‍看法

虽然说孩子做事情比较磨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动作慢,就磨灭他做事情的主动性。我们要去了解孩子对这件事情的计划和安排,‍‍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节奏,‍‍孩子也不例外。‍‍

‍‍听完孩子的安排计划之后,‍‍我们可以针对他的安排,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鼓励他‍‍做得好的地方,‍‍对于一些考虑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给予自己的建议。‍‍给孩子自己‍‍安排事情的权利,‍‍相信孩子可以做得好。

(2)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我们总是一边催促孩子,一边帮忙收拾残局。孩子在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动作是比较慢的,我们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熟能生巧,让孩子有能力自己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

(3)降低要求,明确指令

我们不要一次让孩子做太多的事情。比如,让孩子收拾书桌的时候,不要一口气告诉孩子:把笔、书本、笔记本整理好。

而应该先跟孩子说:把笔收拾好,放进笔筒。”等孩子做完以后再对孩子说:现在,我们把书本叠好,放进第二层的书架上。”

我们不要期待孩子可以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要一步步告诉孩子如何去做,把完整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动作,孩子可以更好地去完成。

(4)凡事提前准备

孩子做事情本来就慢,跟不上我们的节奏很正常,而很多父母因为快要迟到了,心情就特别的烦躁,就很容易向孩子发脾气。

其实,只要从早上起床开始,凡事提前10分钟做准备,给彼此多一点充裕的时间,让彼此更从容。甚至还可以把手表拨快10分钟,不会太匆忙。

当我们认识到孩子磨蹭的真相时,我们就不会那么焦虑和急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以自己为标准,催促孩子、指责孩子,甚至恨不得直接推他前进,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节奏。

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多点耐心对待孩子,用心感受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因为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让孩子在慢中成长,我们也能见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