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适不适合学乐器,天赋不是首要

提到音乐教育,很对家长会说,让孩子学艺术干嘛?能当饭吃吗?或者说我的孩子没有艺术细胞,成不了音乐家,为何让他/她学音乐?

本质上说,艺术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门技艺,也不是一种精英教育,而是像空气和水一样,是孩子成长必须获得的一种养分。每个孩子,都应该享受艺术教育的滋养。

同时做任何的事情都会与天赋有关系,学习音乐也不例外。但是天赋对学音乐有多重要,一定没有喜爱重要。

爱因斯坦说:天才是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

即使没有天赋,拥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足够了。学习音乐的道路上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的,找到一个正确的老师,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事。肯花时间,付出辛苦坚持学下去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毕竟现在的音乐教育已经不再是唯手指长论”、唯五音全论”,短手指有短手指的训练方法,五音不全,我们就慢慢的建立完整的音高关系。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再有天赋的人不花时间来练习也只是纸上谈兵。

对于音乐家来说,天赋固然重要,但是不是每一个学音乐的人都会成为音乐家。他们成功的背后一定存在着这几大要素:

①前期的勤奋练习;

②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人生发展方向等大环境影响。

③百分之一的天赋+百分之百的努力。

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全世界巡演那么忙碌也从未中断过练琴,每天必须保证两个小时练琴时间,他说:不练琴就等于慢性自杀!

钢琴家殷承宗说:虽然我现在的头衔是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教授,但我弹琴的手却从来没有停下过。我每天至少要练习5、6个小时,遇到演出,要增加到8个小时以上”。

肖邦说:我每天努力练琴十几个小时,最终世人用天才两个字总结我所有的汗水”。

许多音乐家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但真正杰出的音乐家是天赋与努力并存的。

正如10000小时定律”中所言: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我们也可以变成别人眼里厉害的人,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

但是10000小时定律是有前提条件的,因为除了足够努力、足够勤奋之外,我们还需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不然你可能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所以喜爱音乐,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不能用天赋的判断来剥夺每一个孩子学音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