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咨询摘录」刘鸿雁:女孩切勿打骂,孩子都有颗童话心

"



今天选了两个我们给家长朋友做的咨询,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女孩切勿打骂


家庭教育情况简述:

女孩外向淘气,孩子犯错、说话不听、不好好学习时,家长想要管教,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管教方法,免不了打骂孩子,比如拧耳朵。家长既想管教孩子,又怕因此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咨询我们。

解答要点:

1、打骂孩子肯定不好,特别是女孩(并不是说男孩可以打骂,但对女孩打骂更不好)。家长需要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懂得管教的策略和方法。

关注本号,给本号留言O”(大写字母),可看到管教方法”专题。

2、经常打骂女孩,会让女孩认为自己不被尊重是正常的”,长大后不懂得自尊自爱。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的女孩,父母能放心吗?

懂孩子真不容易

家庭教育情况简述:

家长说,男宝从2岁多开始至快4岁了,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比如:批评他几句,多嘱咐他几句,玩的时候赢了他,或者指出他得不对。孩子发脾气的方式会逐步升级,以前是哭,现在会尖叫。家长举了个较为详细的例子:今天和爸爸玩了好半天,后来他把一个圈套在爸爸胳膊上,说:套住你,你就出不来了……”爸爸逗他,把圈拿了下来,说:你看我能拿下来。”他就急了,歇斯底里尖叫。家长问:孩子是不是有点狂躁症。”



解答要点:

1、4岁的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这时候就给他贴上狂躁症”的标签,孩子长大就真成狂躁症”了。

2、孩子过激的情绪反应是在与家长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要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动,首先要懂孩子的心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了,孩子的情绪就会平和、稳定、冷静,并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情绪管理。反之,家长不懂孩子的心理,与孩子反向互动,惹孩子发急(不是说孩子不能逗,要看孩子的个性发展是个什么情况,要因人而异),并且让这种不合适的互动形成习惯。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家长故意逗孩子,孩子一逗就跳”,就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如果你享受其中,就不要埋怨孩子的情绪反应过激;如果你已看不下去,就请首先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懂孩子的家长,与孩子建立良性互动。


关于孩子圈套爸爸”的心理分析

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童话世界,表面看起来,孩子是用一个圈”套住了爸爸胳脯,但在孩子的脑海里,这个圈”是有魔力的,她只要往爸爸胳膊上一套,爸爸就跑不掉了。至于说,孩子为什么想让爸爸跑不掉”,就得结合现实生活去想一想了,是不是爸爸太忙?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现在好不容易,爸爸跟自己玩了,一定要套住爸爸,让爸爸多跟自己玩会儿?

但爸爸不懂孩子的心”,打破了他的童话世界,他自然不高兴了,而且套”不住爸爸了,他更加着急了。

如果妈妈能够懂孩子,做孩子的知心人,这时候就应该出场了,比如跟孩子说:宝宝你刚刚忘记吹口气了,你吹口气圈就有魔法了,一定能套住孩子,试试看吧。”然后使眼色让爸爸配合一下。

孩子们都有一颗童话心”,孩子最爱会编童话的妈妈”,用童话跟孩子建立感情,你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引导他、影响他、帮助他,给他强大的心理支撑,为他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