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真的是这样吗?

下班后的例会上,偶尔听到一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一位孩子的童年时期,就能预测到将来是什么样的,我个人感觉有点不妥。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那种特别优秀和特别差的孩子,才能预测到他将来的样子。而我们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中等孩子。特别优秀的孩子,自己本身就非常出色,再加上父母亲全心全意培养,家庭条件又好,自然会比其他孩子机会多一些,前途当然不可限量。

而那些先天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本身基础就差,比别的孩子发育迟缓,而我们普通家庭,就算家长想培养,也力不从心。

还有一部分孩子,是那些功夫型的孩子。就是比着聪明的孩子差一些,比着笨的孩子又好一点,需要自己努力一把才能赶上别人。这种孩子的未来是个未知数。需要有两个方面才能让未来有所建树,一种是明事理的父母。一种是自己清晰的头脑和坚持。

明事理的父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爱好和优点并加以培养,这种孩子是幸运的。就像《小欢喜》里边的方一凡一样,她有一位开明的爸爸,在发现儿子的天赋和兴趣爱好之后,能够瞒着童文洁支持儿子,并想办法帮助儿子实现自己的愿望。

自己坚持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少年时代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为外界因素所影响,这个很少有人做到。比如家庭条件差的孩子,自己喜欢学业,在没有人支持自己的情况下,独自靠自己的信念战胜家人,完成学业。

我自己就是后者,从小就喜欢上学读书,可爸爸妈妈从没说过一句要供我上学之类的话,我也没有想过会辍学,就在没有人支持我的情况下放弃了学业。《都挺好》里边的苏明玉就是很好的例子,苏母不支持明玉报考清华大学,爸爸也不表态,明玉只好读了一所免费的师范学校。结局明玉成功了,做到了公司高管,这都是她自己一个人朝着一个目标一直努力!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一定道理,但并非绝对,我们还是要靠自己后天的努力,改变自己。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因为我们只需比昨天优秀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