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长不要再用贴标签的方式伤害孩子了,学会正确的教育方式才有效

本文/思呈老师(原创)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哪一句话是你特别不喜欢的?而且是别人对你的评价。也许在别人的口中,你是一个腿短的人,也许在别人的口中你是一个胖子,也许别人的对你这些评价恰巧是你讨厌的。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称呼,让你的身上贴有了一个你不喜欢的标签”。

简单的固化了别人对你的认知,忽略了你本身的能力。当提到你的时候,想起的只有那个标签的模样。

也正是这样的标签,让很多人都不喜欢。于是你可能发誓说,我绝对不要做这样的人。可当你成为父母以后,经常用这样的言语去给自己的孩子乱贴标签,比如在生活中会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慢?”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在无形中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一些负面标签。当然有的时候,你可能也正在做着那个贴正面标签的人。比如我的孩子是最棒的”我的孩子是最漂亮的”我的孩子最厉害”难道这就不是标签了吗?其实同样如此,只不过,贴上了正面标签而已。而这样的贴标签方式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有好处吗?

当家长给孩子贴上标签以后会发现,经常贴负面标签的孩子心理会变得越来越差。很多时候不仅及家长开始讨厌自己的孩子,孩子本身也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差了。而那些被贴上好标签的孩子,内心积极向上,而且可以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可以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在好和不好两个极端上,。都会出现越来越”的现象。这其实就是一种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说的就是当一个人被贴上某一类标签,并被不断地重复贴上这种标签的时候,他就会将身边的一切都标签化,而且与被贴的标签一致。

对于被贴标签的孩子,有哪些影响?

负面标签的影响

1.否定自己。

当孩子被贴上负面标签的时候,会找各种理由来否定自己,在内心开始认定自己便是那个最差的,最不好的。尽管自己付出了努力也会变的不如人,而且会朝着被贴的标签负面发展。

2.变得自卑。

负面标签会让孩子从内心去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影响。也会用消极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往往会还限制孩子的内心发展,遇见事情的时候为萎缩缩,自暴自弃。从来不会给自己去主动争取,性格也会变得异常孤僻。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

3.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负面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孩子的思维模式让,孩子认为自己无法提高。遇到新事物的时候提不起兴趣,不想接受挑战。

4.失去自我。

没有自我的孩子就感受不到幸福。被贴上负面标签的孩子,不管做了什么事情。都会认为父母会否定他,所以,在他的内心观念里就给自己根深蒂固的烙上了负面标签的痕迹。所以,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只能够跟随大家,做不了主导的人,更没有勇气去活出自我。不敢在人前去表现自己,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羡慕别人的幸福。

父母一个随意的标签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家长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的这些负面标签,会让孩子无论遇到哪些事情都会重复的去想这个表情。而且负面的乱贴标签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种枷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

并不是说所有的负面标签对孩子有影响,就一定要给孩子贴上正面的表现。生活中有些家长总喜欢用用一些过于肯定夸张的词语来称赞自己的孩子。比如第一、最这样的词语。也许孩子内心得到的满足,但并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正面标签的影响

1.找不到自我,盲目自大。

称赞很多时候是为了给孩子鼓励,可是过于肯定的词语也会给孩子内心带来膨胀,会让孩子变得自大盲目,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真实的社会中需化自我,让自己越来越偏离现实。

2.孩子的心里压力过大。

经常被贴上正面标签的孩子,生活一定会很累。就怕出错变成不是别人口中的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想去追求的尽善尽美,努力成为标签下那个完美的人。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压力。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最终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在家长那里一定要杜绝。

家长应该如何正面的教育孩子?

1.奖励和惩罚要有制度。

不管孩子在做任何事情奖励和惩罚,一定要有一套非常严谨的理论作为基础,根据这种教育理念才能够对孩子的生活以及日常有一个评判标准提供奖励和惩罚。并且可以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进行孩子适当的鼓励,可以让孩子更加认真努力的去完成,而当孩子接受惩罚的时候要有理有据,这才能够让孩子信服。

2.杜绝乱贴标签。

家长在说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如何做的,要学会反省,是否家长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果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依旧不是很理想,那么不在不要在孩子学习问题上去打击他,一定要学会去鼓励,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你怎么这么笨。这样只能打击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找一找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树立正面积极的心态。

家长一定要拆除自己内心的价值观炸弹,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给孩子贴上错误的标签,更不要让孩子的认知发生偏差。

3.和孩子有效沟通。

沟通不单单是指讲话。而是要和孩子能够心领神会,达到精神上的沟通。这才能够完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往往来自于内心的理解。并不是家长单方面的唠叨。想要做到真诚有效的沟通,要从了解孩子的内心开始。

4.学会鼓励孩子。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着急否定,更不要着急去指正,要给孩子一个鼓励的行为,让孩子能够有动力继续下去。不管孩子努力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家长要学会适时的给予孩子真诚的鼓励。

5.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利的环境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家长不要用无知的认识去打破孩子成长的环境。一要学会给孩子更多的有力需求。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就。

6.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父母。

学习不仅是孩子的事情,家长也同样要保持着学习的心态,时刻陪伴孩子共同努力。让孩子看到家长的耐力。有时候孩子更需要家长当做榜样。这才能够让孩子心中建立一个良好正面积极的形象,让孩子能够以家长为榜样。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也都会有表现好的时候,不要轻易的下决定去给孩子乱贴标签,更不要用错误的方式去给孩子定义。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活出真正的自我,不要活在父母标签下的世界。

我是思呈老师,专注于儿童教育,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到大家。有相关育儿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将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