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博士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悦悦妈妈接悦悦放学之后,听见一个女孩在哭,女孩的家长在冲着女孩说:她打你你还回去啊,怎么不告诉老师,现在哭有什么用。”
悦悦妈听见女孩妈妈的话,问悦悦:在幼儿园有人欺负你吗?”
悦悦摇摇头,问妈妈:如果有人欺负我,我该怎么办,是还回去吗?”
悦悦妈说:还回去与告诉老师都不是好对策。悦悦应该想一想,如果你还回去,对方是不是也还回来,那这个事情就解决不了,悦悦自己要学着分析,告诉对方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若对方拒不改正,再告诉老师。”
悦悦点点头答:知道了。”
悦悦妈妈告诉悦悦的说法或许并不准确,但确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引导孩子正确分析打架事情背后的原因。
具体分析一下还回去或者高老师”为什么不是好对策。
还回去”与告老师”都不是好对策的原因还回去”属于一种暴力行为家长在孩子去幼儿园之后,都会告诉孩子,若被人欺负就应该还回去,但家长却没有深思熟虑,若孩子有这个能力在受欺负之后肯定会直接还回去,但若孩子没有,就说明孩子害怕,心理胆怯。家长的还回去”也属于一种暴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想法。
告老师”的效果不大首先幼儿园对教师的管理比较严格,对出现打架行为的孩子老师只能给予孩子口头上的警告,并不能有效制止孩子的打架行为。
其次告老师会直接助长打架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的反抗心强,下一次还是会动手。
孩子受欺负,家长应该这样教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遇见校园冲突,孩子这时应该思考怎么解决,而不是寻求帮助。在解决这个冲突的时候,能想出几种解决办法,不同的办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孩子还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正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孩子还想不到这么多。家长应该学着帮助孩子成长,教会孩子思考,能够分清事情的对错。
家长可以这样做:
引导孩子找出问题。为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家庭小游戏,刻意制造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并鼓励孩子找出究竟是什么问题,谁的错。
帮助孩子思考解决办法。家长不应直接将解决方法说出来,不然孩子不会思考,在遇到同样的冲突时,孩子还是无法拒绝。
帮助孩子理解对方感受。家长引导孩子开口,通过语言询问,才是了解对方感受最直接的办法。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能够自主解决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毕竟家长并不能干涉孩子的交际,只能培养孩子的人家交往能力,鼓励孩子靠自己,才能推动孩子成长。
今日互动:家长是怎么告诉孩子受欺负时的做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我是小博士妈妈,育儿经验丰富,擅长研究儿童心理,愿意为每一位妈妈解决育儿路上的难题。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哦。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