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忽然就不说话,真的仅仅是害羞吗?

选择性缄默症 Select Mutism

上幼儿园三年都没说话,一进学校就不说话,但出了学校又很正常,我们之前以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在少儿心理科门诊,小A的妈妈告诉医生,但是现在进小学了还是老样子,在小学也不愿意跟人沟通,老师上课也不回答,这怎么行呢?所以我们带他来看看。”

孩子在家里可以正常说话,可以和父母家族成员顺畅交流,但是一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到了一些需要开口交流的社交场合,他们就立刻闭口不语,几乎一句话都不说。

他们是害羞吗?还是因为陌生的环境?

甚至有可能是他们在和大人作对,所以故意不说话?

但是也有可能是 选择性缄默症 在影响孩子,使他们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恶性循环:

公共场所拒绝说话-> 家长的压力与不理解-> 导致了孩子更难在公共场所开口。

孩子们害怕而无助,许多话藏在心里却开不了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沉默不语的孩子”。

什么是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病症,在小学中的流行率在0.2%~2%,大概是100个孩子中就可能有一个患儿。但是患有之后却很难发现。

因为在普通场合(如家庭),他们往往都很正常,可以顺畅地对话。而在特定场合中(如学校等社交场所)他们就不说话,呆在角落,独自害羞与焦虑。

回到了孩子们的舒适区,家长问孩子不说话的原因时孩子可能往往只会说:我不想说话”、我害怕”或者会用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来隐瞒:我嘴巴疼,不想说话”。

并且孩子本身表达能力就不强,很难表达出自己心中所想,所以对家长而言很难会意识到孩子需要帮助,只会觉得孩子是因为害羞才不说话,一不小心也就忽视了。

一些比较严格的家长甚至会对孩子进行强迫与责骂,但这种行为无论是对有这种症状的儿童还是对性格比较内向的普通儿童都是一种伤害。在无心之时刺伤了孩子的内心,可能会让孩子进入恶性循环,越来越封闭自己,然后逐渐关上内心的大门。

这种症状为什么会产生呢?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产生选择性缄默症的原因,但可以大概总结以下几类原因:

生理因素有可能是和语言相关的器官发育缓慢或者发育障碍也有可能是大脑中负责自我保护的器官太过于活跃导致的。心理因素有可能是遗传因素。意思是由于父母或家族成员有焦虑倾向,因此孩子先天遗传了焦虑失调的倾向。在众多心理学研究中已经证实这种症状的基因是可以像糖尿病或者是心脏病一样遗传的。还有可能是先天的羞怯气质导致的。有些孩子在婴儿时期就会有羞怯的行为,比如对陌生的环境十分戒备,害怕甚至恐惧。家庭社会因素

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比如父母吵架、父母离异,或者是孩子被忽视,被冷漠对待,都有可能导致选择性缄默症的发生。如果父母有说话障碍,也有可能导致孩子不说话。在临床工作中。我曾经遇到一个案例,是由于父亲患有口腔癌,所以导致了孩子选择性缄默的发生。而社会因素则有可能是在早年孩子因为社会环境而有过难堪或者是受到严重刺激的经历导致了孩子的退缩以及逃避。而当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就有可能导致选择性缄默症的发生。选择性缄默症会导致什么?

这个问题不只是对孩子有不可忽视的伤害,对于家庭来说伤害也是巨大的。

◆ 孩子篇

对孩子而言,这种症状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并让他们情绪低落、甚至抑郁,影响了他们人生的众多方面。

在 学校 中,这种症状不仅影响孩子与老师、同学的正常沟通,还会影响他们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

在 生活 上,他们除了关系亲密的家庭成员外几乎交不到朋友。等到长大之后,缺乏社交能力会导致他们难以融入这个社会,对工作与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 情绪 上,他们如果处于舒适区以外则会有明显的焦虑、害羞、胆小、恐惧并且出现强迫、压抑等行为,而且语言表达障导致他们很难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无法和别人沟通,无法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因此可能会出现抑郁的情绪。

◆ 家庭篇

而对家庭而言,由于这些患病的孩子对家庭十分地依赖与顺从,导致孩子永远需要家庭的温暖与陪伴。但时间在流逝,孩子一天天长大的同时父母也一天天地变老,这种病的症状也会随着时间愈加明显,随之而来的还有家庭矛盾、家庭冲突、社会压力等问题。

对于父母而言,他们需要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这种症状伤害的不只是孩子,更是整个家庭。

本文源于:晴心捷和焦虑与选择性缄默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