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长说的越多,孩子越反感,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分享学习的感受乐趣,苦辣酸甜,身教重于言传。
那些在家只会玩手机的家长你就是每天说一万遍学习只会让孩子内心更加鄙视你,然后照着葫芦画瓢的也长成一个只会玩手机的人。
###因为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坚持要做的事情!
我现在仅仅是一个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我也能感受到有些时候,谈到学习,可能家长太过紧张了,让孩子有一些逆反心理!
我们孩子从幼儿园小班开始报的英语培训班,到现在参加过三轮口语打卡!应该是第二轮的时候吧,那段时间家里有事,我心情本身不太好,所以在陪孩子英语打卡的时候很容易激动!有好多次,我觉得自己血压都要升高了,可孩子也忒委屈!
我们孩子再有一个星期就六岁了,我在五个月前的那段时间连续多次的和孩子因为学习而发火!经过不短反思,教育孩子真的很难,而且没有指导书!
父母对待子女那真的是非常尽心的,人生所有的经验都想全部的让孩子明白,能有一个可以自己在网上提问的孩子,那家长一定也不是太年轻,肯定是亲身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不想孩子走错一点点!
孩子你可以理解你的父母,也可以和他们沟通,到底什么样的状态才适合你们的相处模式!
###我学习属于优秀,自小父母管的学习不多,但会适当鼓励与支持。
我有个同事的阿姨,夫妻都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教授,儿子考上清华大学。
同事阿姨评价自己的孩子,聪明,学习上从来不操心。
因为工作缘故,我经常接触985的学生,总结这些学霸一个高度一致的特点:自觉和主动!
真正厉害的学生,学习都会当作自己的理所当然的事。
对于家底和教育理念都不错但孩子并不是特别上道的,家庭的投入和操心相当大。
不然呢?先天不足,后天来凑。拼的都是爹妈啊!
所以,请你对号入座就能明白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三句离不开学习,我想告诉你,孩子,这就是父母对你的爱,对对你的关心,对你的期望!
虽说父母经常把学习经常挂在嘴边,你听起来似是唠叨,但忠言逆耳。世上只有父母亲才来说你。虽然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的确是改变人生的最好的捷径。小时候,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除了放牛割草,除了插秧打禾,除了和小伙伴满山捞柴,我的耳旁总是萦绕着父母的那句香,去学习啰”。正是身为民办教师的父亲的这句话,还只有十岁的农村丫头,一边跟着父母忙着家务活,一边在成堆的课本里学习。尤其是读初中后,我的成绩越来越好了,父母的唠叨也更多了。我终于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武冈师范,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小学老师。如今的我买了车修了房,生活得很滋润。试想当年,如若没有父母的那一句唠叨,如若没有自己的勤奋学习,只怕今天的我还要为一曰三餐而忙着奔波。恐怕今天的我已然成为一个农村大妈,依然在太阳底下佝偻着身子插秧、打禾。正是学习,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如今,我亦为人妻为人母。女儿大学毕业尚在考证,当她玩手机、看电视的时候,我和她爸也时不时地在她耳边唠叨几句要看书啦””要学习啦”,尽管女儿很厌烦,但当她坐在桌前认真看书,我想她也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想,这句诗正是在激励万千学子去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吧!
因为学习是你出人头地最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