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们愿意把自己的小孩放在家里给爷爷奶奶带。自己出来赚钱吗?

我的孩子四岁的时候,因为那时我们在昆明打工才三百块钱一个月,小孩他爸一个人上班根本就存不了前,有时间还不够用。商量说把孩子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带我也去上班好补贴点家用,当时爷爷奶奶答应了还特别高兴,因为老人家没有给我们带小孩的义务是不是,所以还是挺高兴的。谁知道送回去了虽然帮我们带了小孩,他爷爷的做法让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可能是我不够大度吧!因为那时候刚刚实行九年级义务教育了,读小学不要学费了。我们刚好送孩子回去的时候是八月份,因为读学前班要500块钱一个学期。孩子一年级上学期都没读就为了省500块钱给孩子读一年级下学期,因为当时我们没钱,等有钱就给寄回去谁知爷爷就做出了这种事,过年回去的时候看到孩子的书上一个字都没写的时候心里面真的是五味陈杂,眼泪自然的流出来了。因为打从开始他们就看不起我,就因为我个子矮,长得丑。同样是孙子孙女他哥哥家小孩不寄钱也可以读学前班,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过玩年我就带着小孩一起又来到了昆明,心想那怕要饭也要把小孩带在自己的身边。虽然孩子他爷爷那样做我还是每年给寄几千块生活费。

###

我是远嫁的,嫁到福建这边的一个小渔村,当地人几乎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子(婆婆那一代的人),只会说闽南语,普通话会听不会说。我跟老公是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城市工作,老家跟工作的距离开车2小时.我在28岁的时候生了宝宝,我不是那种有了孩子就一心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牺牲的人,当时我工资连三千都没有,产假还是98天,不如现在产假有158天之多。休完产假我就上班了,孩子是由奶奶带着,当然了,奶奶是跟我们一起生活,中午的时候坐公交回家哺乳,吃个饭有匆匆忙忙的上班去了。婆婆听说我工资连三千都没有,想叫我辞职带孩子,我不同意,当然了婆婆离开老家跟我们一起也不习惯,就想着带孩子回老家养着。不到六个月的时候我突然就没有母乳了,孩子不吃奶粉,就狠心戒掉母乳,这个时候婆婆更是呆不住,吵着要回老家。没有办法,最后我跟老公商量孩子带回去过两个星期,之后再回来过两个星期,就是这样,孩子的所有物品都是备两份,因为当时也没有车子,都是坐大巴回去,不方便带太多东西。后来孩子大一点,婆婆就越来越过分,没有按照之前约定,回去之后怎么都不肯过来,我跟老公每天打电话催着上来,催到自己都绝望。在孩子两周三的时候,我把婆婆打发回家了,果断送去幼儿园,刚好恰逢冬天(好在男方冬天不冷),每天早上到起床上学的时候孩子都要哭,他哭我也跟着一起哭,我舍不得他这么小要早起上幼儿园,但是我们都要工作,不能迟到,一直以来儿子都是那种最早到班,最晚接走的,并且又全勤的宝宝。这其中的苦只有经历的人知道,好在儿子抵抗力很好,基本上很少有感冒,发烧的症状,每当看到同事为了孩子发烧感冒请假,我都很庆幸,我的宝宝真的很给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因为孩子都是我们自己教育引导的,别人都夸奖我们的孩子懂事,聪明,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曾经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

如果有爷爷奶奶帮我带孩子,我想我是愿意让他们帮我带,我去上班赚钱。可是有些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大宝从出生到一岁半都是跟着我,我和老公带着孩子,他上班,我带孩子,一人挣钱三个人花,日子还算过的去。

孩子的爷爷从我一进他们家门就半身瘫痪,行动不能自理。孩子的奶奶一心扑在麻将桌上,一个老人都伺候不了,更别提帮我们带孩子了。

孩子到了一岁半,她大姑到了我们上班的地方,把孩子带回老家去了,虽然万般不舍,可是为了多赚些钱,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孩子春天回的老家,到了国庆节我们回老家去接她。虽然中间每个月都给孩子寄了奶粉钱,买了衣服。等一见到孩子,我还是忍不住哭了。都秋天了,天气凉丝丝的,孩子还穿着一双小凉拖。一双小脚又脏又黑,见了我直接别过头去,理也不理。唉,半年不到把她妈就给忘了。

回到家才听说,孩子的奶奶好打麻将,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都是孩子的大姑,小姑来回换着带。在小姑家还不小心舔了个农药瓶盖,中毒住了几天医院才好了。

唉,孩子受苦了,没办法,孩子跟着我们又回到了打工地,老公上班,我开了个小超市,生活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没妈的孩子苦哇,只是他们太小,无法表达。只是他们太小,自己左右不了自己。只是他们太小,一切就得按别人的意志来活。

所以,有能力,受点苦还是自己带着吧。

###

我不愿意让爷爷奶奶带孩子。现在婆婆在带小叔子的孩子。有些强势的她,从不认为自己会有什么错。带了两个孩子,小叔子的婚姻稀里糊涂的,有点妈宝男。带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上小学了,不爱学习。我有时候说两句,婆婆觉得女孩子不用读书,吃饱能长大就可以了,女孩子都是赔钱的,之后嫁的出去就行了。一点礼貌都没有,喜欢让你带她去超市。去了超市各种拿东西,没有节制,稍微不如意,立马撒泼打滚。后来小叔子媳妇看不下去了,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婆婆总喜欢插手小叔子的生活,觉得小叔子还小,带不了孩子。都三十岁了,还被妈妈保护着。第二个是男孩,婆婆就更厉害了,因为重男轻女,这个男孩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婆婆要求我们必须都得满足她孙子的要求。快小学了,不会叫人,不过做简单的家务。婆婆说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了。扫个地都怕她的大孙子摔到。。。因为婆婆强势,喜欢查收小夫妻的生活等。小叔子长不大,一直也没有存款。媳妇回娘家。这些年都是婆婆在贴补。前段时间婆婆摔伤,小叔子一句没钱,扔下孩子,不闻不问,电话关机自己消失了。就这样,出了院婆婆还担心小叔子会不会饿着。。。吵着闹着要回家照顾小叔子

###

我儿子9个月的时间我开始上班,喂奶喂到一岁两个月才戒奶,过年爷爷奶奶带着提前一个月回去,那次是儿子第一次和我分开这么久,家里陌生的环境使得他很粘奶奶,一下下没看见就哭,比较娇气了。过年前几天我回去,刚开始看到我不叫妈妈也不要我抱,浑身一股警惕,陌生又想靠近,让我心疼,又怕我不见,跟着我转了三四个小时才轻轻的叫了一声妈妈,当时我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儿子大部分时间跟着爷爷奶奶,奶奶很会带小孩,但是我还是不愿意给爷爷奶奶带着呆在老家,情愿少挣点钱也要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不仅仅是他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他,钱以后可以慢慢挣,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很多时候说去远方多挣点钱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可往往那多挣的都花在路费上了,到头了钱没多多少孩子也没有陪伴到。

我现在因为老公赌博欠了将近20万的债,有时候会想离开这个小县城,去机会多的地方挣钱赶紧把债还了,可看看身边的孩子一直没迈出那一步,怕错过他成长的很多很多。

###

我生孩子那年29岁,事业上升期,家里突遇变故(婆婆癌症手术,好在是早期,手术后需要打干扰素两年,以防止转移)。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和每月的房贷、奶粉尿布……我必须坚持工作。

我是产后第83天就恢复工作了。那时是我妈妈帮我带孩子,为了让孩子多吃母乳,我成了背奶一族。

妈妈白天一个人带孩子也相当辛苦,也曾提议让她把孩子带回乡下,还有我爸可以给她搭把手。我却坚持不同意。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储存足量的母乳在冰箱,吃完早餐上班前给孩子喂奶。中午坐半小时公交车回家喂奶,顺便帮我妈煮饭……晚上坚持自己带孩子……

产后五个月,我瘦回孕前的体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真的很累,严重缺乏睡眠,我坐上公交车就能瞬间秒睡,也因此坐过站好多次。

但我很庆幸自己的决定。我陪伴孩子度过他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萌出第一颗牙、展露第一个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声妈妈”……他成长的路上我没有缺席。

甚至在他8个月突发幼儿急疹时,也因为在我身边,我及时作出判断,坚持不就诊不吃药不打针,贴身护理几个发烧的夜晚,由于没有收到抗生素的伤害,疹子消退后他的状态非常好。

我关注他日常的饮食、舌苔变化、大便是否正常……关注食疗,所以他极少生病,更不吃药打针。稍大一些,我每晚给他唱儿歌、读故事……

再大些,我训练他独立吃饭、良好的生活习惯。周末带他外出……

路走来,真是非常辛苦。但是我收获了一枚健康快乐的宝宝,他不娇纵,能快速适应新环境。

后来入学幼儿园,再后来进入小学,很多人生的转折过渡都非常顺利。

或许早些年,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让自己多吃了很多苦,但是后来的顺利和孩子的优秀,让我感觉一切都非常值得。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仍然会如此坚持。

###

我的童年是跟着爷爷奶奶度过的,留守儿童,爸妈在省会城市工作,火车三个小时的。记不清多久回来一次,小时候是很陌生的感觉。

爷爷奶奶一辈子务农,不重视教育,几个姑姑都是小学初中毕业,可想而知,我和弟弟纯属于放养模式。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数学没有及格过,语文还可以,然后就是上学经常迟到,因为奶奶经常不按时给我们做饭,可能她觉得上学还不如地里的庄稼重要吧!

这一年爸妈办理了停薪留职,回家创业,我和弟弟们的生活才算步入正轨,监督我们的学习,把我们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可问题是从小没跟着她长大,有明显的隔阂,特别是弟弟。

所以从我恋爱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自己带孩子,坚决不能让我的孩子也做留守儿童。虽然日子过得不那么宽裕,但是看她现在乖巧可爱的样子,觉得一切都值了!

她开始上幼儿园我开始上班,家长努力上进也是给孩子很好的榜样。


当爹妈的,如果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谁愿意把孩子丢在老家,让老人带呀?

还不是被生活所迫,要出门工作,要到厂里打工,不是居住条件不允许,就是工作环境不允许,总之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不跟孩子在一起。

我有个亲戚,两口子学历都不高,孩子刚半岁就给孩子断了奶,去广东打工了。临走的时候两个人都眼泪汪汪的。能怎么办呀。

老人也没多少积蓄,两个人家底儿也不厚,只能出去挣钱呀,想孩子以后受好点的教育,还想让孩子从小学点艺术类的,有点儿文艺修养。这不都得要钱呀?两个人只能为长远着想,狠下心离开孩子……

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给孩子打视频,让孩子对着视频叫爸爸妈妈。谁不想孩子呀?谁的心不疼啊?

曾经年少的我(30岁)生完孩子就交给了父母,一年后和老公出去打工,不为别的就为了多挣些钱。那时一个月回一次家,来回都是坐飞机,因为火车得坐24小时,父母不让我多接触孩子,怕我走了孩子想我上火。后来公司倒闭了,我就回了家。父母带孩子,多少都会惯着些,孩子一副目中无人,家中老大的做派,跟着老人接触的东西也不是很前卫,所以回来感觉自己孩子比其他孩子有一定的差距。后来父亲得了重病,我就一个人开始带了,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后悔了,后悔她小时候把孩子交给父母,父母受累也病了,孩子在早教方面也耽误了。小孩子需要自己亲生父母的陪伴,对她们认知感知都不同的。

###

从宝宝出生以来,休完产假后我就重回工作岗位。孩子交给父母带。但虽然选择重回职场,但在看护孩子这件事我们也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孩子虽然父母帮忙照顾,但不是完全放手。我们会尽可能的利用休息时间,下班时间亲自的带宝宝。陪他玩耍,给他讲故事。周六日或下班后领他去小区里与其它小朋友互动交流。

父母与我们住在一起,不能接受孩子与父母长时间分离。孩子出生后,父母为了方便照顾宝宝,搬来与我们同住。虽说同住会有很多不便,尤其是父母抛弃更多来帮我们照顾宝宝,这里很感谢父母。但也是希望宝宝与我们不会有分离焦虑。我们能在下班的第一时间陪他,教育他,看着他长大。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对于妈妈是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能让工作占用太多的时间,同时也不能因为家庭而完全抛弃工作。所以家庭的其他成员的支持更加重要。爸爸在育儿的路上也要与妈妈齐头并进,不能掉队,这样一个人的压力两个人承担,更有利于家庭内部的和谐。

最后重申一点,回归职场和回归家庭还是要因人而异,因境而别。有的家庭老一辈父母身体原因或者工作原因无法帮忙带孩子,找保姆又不放心,自己工作又可有可无,这种情况回归家庭是不得已或当时最正确的决定了。所以无论宝妈的选择是什么,总之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们都要一往无前,无论是为了我们还是为了宝贝,放弃只是一时,长远才是大计。

以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