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桦姐谈养育
昨天晚上,同住一个小区的,二宝同班同学的妈妈来家里找我。
她看上去非常着急和焦虑,一问,才知道,原来,她女儿丹丹又在家里发飙了。
因为,妈妈觉得丹丹应该趁3天假期好好在家学习,不能总看电视。而丹丹不乐意,不肯关电视机。
妈妈一气之下,把电视插头拔了。
丹丹就大喊大叫:你不让我看电视,我就把电视机给砸了。”一边大喊,一边拿茶几上的杂志,砸电视机。
妈妈很无奈,也很焦虑。之前,丹丹已经砸坏了她3部手机。怕这样下去,孩子会越来越难管。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只能来找我了。
像丹丹这样焦躁的孩子,在生活中,还不少。我接个案咨询,就接到过好几例这样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发脾气不对,爱发脾气的人不太受欢迎。
因此,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脾气性格。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改掉孩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呢?
我们通常用的方法,就是打。
看到丹丹这样的行为,我想,很多家长,尤其是爸爸,会说一句:打一顿就好了。”
我们总以为,打就能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打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打可以让孩子害怕;
打可以阻止孩子犯错;
打可以让孩子乖乖听话。
可结果呢?我想很多爸爸妈妈都深有体会。
那就是,孩子的脾气反而越来越暴躁;
孩子的胆子变小了,做事有点唯唯诺诺;
反反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管什么事,孩子都不跟父母说;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
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是不听,就是要跟你对着干;
由此可见,打也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反而还会增加更多的问题行为。那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发脾气、焦躁、摔东西只是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只是,他用错了方法。
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更加健康的宣泄情绪的渠道,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才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所以,
面对孩子发脾气、砸东西,智慧父母只做这四件事1.远离当下怒气冲天的环境
当孩子发脾气、摔东西的时候,父母不要着急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因为,在气头上,孩子是根本听不进去你的任何道理和建议的。
而且,由于孩子的不配合,很容易把你的情绪带动起来。
那么,当你自己也在气头上,俗话说:人在生气的时候,智商为零。”
那这时候,你所说的话,未必能起到教育作用,也许更多的是指责和评价。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离开当下的环境,去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让你自己冷静一下。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脾气?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跟孩子沟通?如何说才能有效的拒绝孩子的无理请求?
心静,才能生智慧。
同时,也是避免和孩子发生更多的争吵。
等自己冷静好了,再找孩子沟通他刚才的行为问题。
2.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一次,我看了李玫瑾教授的一个视频,在视频中,她说: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是一个不会沟通和表达的人。因为,他心里有什么事,不知道怎么说。但凡,他能够说出来的,就不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宣泄。”
所以,有句话叫做:表达,即是疗愈。”
因此,父母要教会孩子在感到生气、不满的时候,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摔东西。
比如说,告诉对方我很生气”、我很愤怒,因为......”。
父母也可以通过陪孩子阅读相关的绘本,让孩子从一个个故事中,学会,当生气、愤怒的时候,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
3.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别看孩子小,但他跟成人一样,也有情绪系统。
孩子也会有焦躁、沮丧、难过等负面情绪。
如果父母,不教会孩子怎么去调节这些情绪,最后,孩子只会用大喊大叫、扔东西、打人的方式来宣泄。
在《正面管教》中有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叫做冷静角”。
就是说,有一个地方,孩子非常喜欢,他在呆这个地方,就会感到很舒服,情绪很快就会缓和下来。
父母可以先让孩子想一想,在家里的哪个地方呆着,会让他感觉到很舒服,很喜欢。
这个地方可以是书房,可以是自己的房间,也可以是客厅的某一个角落。
就是在家里的任何一个地方。然后,一起和孩子布置成孩子所喜欢的样子。
当发现孩子有情绪了,可以提醒他,先去自己的冷静角”呆一会。
等冷静好了,再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4.不过度严格,让孩子出去走走,多交朋友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我们小时候幸福。因为,我们那时候,伙伴多,一起玩的朋友多。
我们心里有什么不开心的,跟伙伴们一起聊聊,一起玩玩,出一身汗,什么情绪都没了。
而现在的孩子,没有伙伴,邻居之间,互相都不认识。
同学们,在休息日,都忙着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孩子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机会,和同龄人在一起聊天、交流。
因此,很多情绪,只能压抑。
所以,不要总把孩子的时间放在学习、刷题、补习班上。
要多让孩子走出家门,当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他的心境也会宽很多。
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去认识不同的人、去玩耍、去游戏。
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快乐,就能避免很多不良情绪的产生。
对于孩子乱发脾气、焦躁,父母需要重视,但也不用太过担忧。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这样你才能收获一个懂得表达自己、管理情绪的孩子。你好!我是刘桦,两个孩子的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
立志做以爱为底色的家庭教育,让中国的父母都能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愿中国的家庭更幸福、孩子的未来更美好!
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欢迎关注我,我会持续分享育儿知识,解除你的养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