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因此就有这么一个说法:十胎九黄。 绝大多数新生儿宝宝都会在新生儿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特别是对于一些新手宝爸和宝妈们,当宝宝一出现黄疸,他们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下面儿科姚医生告诉你那些你不知道的黄疸知识。
新生儿黄疸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现象,一般足月的婴儿在出生后2天出现,,皮肤、巩膜可以看到黄疸,尿黄但是不染布,5-7天达高峰,10-15天左右消退,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的早一些,大约要四周才能消退。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
病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过早,大约生后24小时出现。
2、消退的时间晚,持续时间过长,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减退,而又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经常全身都有,切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是,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天上升5mg/dl。
5、除黄疸外,还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萎靡,哭的少,不爱动,吃的少,体温不稳定等。
三、母乳性黄疸
发生在纯母乳喂养宝宝身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使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一般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到高峰(血清胆红素会超过256.6u mol/L-342u 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少数会延至10周才消退。如停喂母乳2-3天,黄疸会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大于或者等于50%,若恢复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达到原有的程度。母乳性黄疸一般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黄疸的出现时间及高峰值达到的时间相似,也就是,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般在4-6天最明显,然后再2周内消退。
但是,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的出现的时间较晚,常常紧接着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有可能在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的7-14天出现。
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也不会发生发热和食欲不好的情况。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至今尚未有引起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
关于黄疸的应对建议
1、轻度黄疸,继续母乳喂养。应鼓励乳母少量多次喂哺,增加宝宝大便次数,利于黄疸改善。
2、明显黄疸(血清胆红素257umol/L),可以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为人工喂养,暂停母乳期间,要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来,防止涨奶发炎,也保持母乳充足的分泌。
3、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后,需要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严重者遵医嘱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342umol/L 时则需要加上光疗,一般不需要白蛋白或血浆治疗。患儿就诊时不管黄疸多么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有多高,都不需要换血治疗,因为黄疸完全可以通过光疗和停止母乳加以控制。
母乳性黄疸
黄疸一般持续3-4周,少数会延至10周才消退。如停喂母乳2-3天,黄疸会明显减轻
生理性黄疸
5-7天达高峰,10-15天左右消退
###新生儿出生几天是黄疸高发期?几天才能消退?
50%的足月宝宝和80%以上的早产宝宝于出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通常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足月宝宝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宝宝可延长到3~4周。宝宝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临床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需要观察,以免病理性黄疸漏诊,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晒晒太阳,促进黄疸的消退。新生儿黄疸个人觉得只要不是病理性的都不需要太过于紧张!让好好多吃多拉(正常喝奶)!大概7天左右都会自然褪去的!
宝宝也生几天是黄疸高发期,几天才能消?
首先,黄疸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一般宝宝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情况会比较严重。
其次,病理性黄疸会在宝宝出生24小时出现,而且扩散得很快,黄疸的颜色较深,胆红素值很快就超过正常照蓝光的值。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2~3天才会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始消退。
有的宝宝会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一个星期后出现,可持续时间较长,大概2~3个月的时间。
最后,除了病理性黄疸以外,这两种黄疸只要宝宝的胆红素值没有达到照蓝光标准的值,可以给宝宝多吃奶、多晒太阳,可以帮忙宝宝排出胆红素,而晒太阳有点类似于照蓝光。需要注意监测宝宝的胆红素。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图片原创者的提供。
一般两周消退的的多
###谢谢你给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