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观点是在孩子小时候给他报兴趣班是真的很有用的,因为兴趣班不但能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还可以让孩子多一门才艺,将来考学找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有用!我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下。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美术和钢琴。学美术、画画,那是兴趣爱好。学钢琴,是因为大家都学,所以我也凑热闹学。
上了小学后,我依然坚持这两门兴趣爱好的学习。在少年宫学习美术,线描、国画、素描,我逐步学下来,一直有很浓厚的兴趣,成绩也不错。如果不是因为小学四年级时要面对以后的小升初考试,要把学美术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数学,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钢琴我坚持的时间不长,水平大概也就是三级的样子,可以弹奏一些歌曲,自娱自乐。
事实上,美术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消遣方式。这些兴趣爱好,对我来说有什么用?最大的用处就是在我学习之余,能够让我得到放松。
可能有不少人做完功课以后,喜欢打打游戏、追追剧,这些我也喜欢的,但我一般会在看剧的同时画两笔,看到自己的小作品,心情就会特别愉快,觉得没有浪费时间。
弹钢琴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活跃,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
现在想想,小时候多上一些兴趣班非常有必要,因为当你升入初中、高中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再有时间去玩这些。而有了小时候打下的基础,就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觉得精神世界更充实一些。
###有用,肯定有用!这是不言而喻的,理论的东西我就不谈了,随便可以说很多,我以真实的例子来跟大家谈谈。
我自己
从我身边的很多案例得出结论,小时候报的兴趣班,长大以后很有用,无论是作为自身成长的需要还是一技之长,对于未来发展都很有用。
案例1
外甥女艾米今年10岁,是个开朗活泼、人见人爱的女孩。她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修养和自信大多是兴趣班学习中养成的。
外甥女幼儿园期间上的兴趣班是舞蹈和演讲。
舞蹈的学习让她的身形特别的好,走路时腰很直,看起来比同龄的女孩子更有气质,女孩子有气质了,和人交流时,就非常有自信,由此可见,舞蹈的学习定会让她终身受益。
我家孩子6岁,四岁学跆拳道,五岁开始学舞蹈和英语,中间还学过一年的小主持。
虽然是四岁开始学跆拳道,但这两年都是在幼儿园的兴趣班上,每周一次课,学费不贵,内容也轻松,学礼仪、出拳和踢腿,主要是想让孩子体验坚持”。
但是我发现孩子在这样轻松的练习中不止体会到坚持,还更自信和乐观。
2018年末,孩子自己要求要到道馆练习,开学会帮她转到道馆。
舞蹈是想让孩子学些新的东西,开阔眼界,培养气质。我给小家伙看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首席唐诗逸的舞蹈片段,把她迷得不要不要,练舞劲头十足。
有时她也想偷懒,我就又放优秀舞者的作品,让孩子感受舞姿的优美和服饰的华丽。
我家孩子还小,没资格说有用没用。但孩子从这两年的学习中,自己得出了学习不能中断、不然捡起来会很难”、只要多练习,就有进步”、妈妈,我保护你,我会跆拳道”这样还有些稚嫩的想法。我已经很满意了,也会陪她继续坚持下去。
###闺女在小升初的暑假告诉我,班里有个女生考了舞蹈学校,她说特别羡慕人家会跳舞,问我怎么不让她学。我告诉她,她小时候舞蹈学了一年不愿意学了,钢琴弹了两年不愿意学了,能怪我吗?孩子接着说:我那时候小不懂事,我不学你们也得让我坚持啊,你看我现在什么都不会……。然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孩子小时候都觉得应该还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能给她压力要释放天性,结果怎样呢?所以对于兴趣班,都在于家长的坚持。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肯定是玩啊,钢琴古筝,第一年就是啃指法,相当枯燥,孩子肯定不愿意学,这时候家长退缩了,孩子肯定完全放弃了,所以有条件还是让孩子学一点,不说学的怎样吧,最起码以后不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低人一等。
###课外班不在多,而在精。
举我身边一个朋友的例子,她学习软笔书法,电子琴,跆拳道,民族舞,这么多的兴趣班在我们80后这一代真的算多了,那时候的兴趣班是很匮乏的,基本上都是少年宫,还有一部分水平高的班都是来学校挑人才可以上的。
但是朋友跟我们说她现在啥也不会,啥也用不上,因为每个领域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之后都没有碰过,就都忘了。尤其是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因为自己身体不是很协调没次都被老师骂,但妈妈执意让她学,因为这个很妈妈有过很深的矛盾。
我目前给孩子报课外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首先:孩子感兴趣,这样孩子会很自觉地去学。而且会为了学好主动思考,我家孩子学轮滑就是自己学的很开心,回家还老师加练。
2.其次就是家长的坚持,即使孩子是因为兴趣报的班,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倦怠期,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陪伴和鼓励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其实没有太大的用处,我钢琴十级(优秀),国画素描水粉水彩速写油画都会,学到了可以考上八大美院的程度,大学学的理工科建筑设计。。。其实美术修养对建筑设计没有什么帮助,做这行的都知道,设计院整天就是加班赶进度,按甲方意思改图改图再改图,做各种琐碎的事情,美术修养根本派不上用场。。。只有成为建筑大师才需要美术修养,普通建筑师反正就是这个抄那个,抄来抄去,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创新
###最近,有一位朋友说,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了。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老公就安排了一个星期4堂的兴趣班课,这个学期又安排了6堂兴趣班,分别是:每周五晚上在学语言文学,周六早上学围棋,周六下午学乒乓球、武术,周六晚上学英语、周日下午学跆拳道,一周就周日上午才有空。这个学期比上学期多了乒乓球、跆拳道两个科目。孩子爸爸说:技多不压身,学多点东西,到孩子长大了有用。我小时候曾经被扔去学了各种花样的兴趣爱好,但我小时候正儿八经上了且坚持了至少两年以上的培训,也只有国画、书法、网球、游泳、琵琶、长笛。
其中能够学出点稍微显摆下的成绩也只有四样,琵琶小学的时候考到十级,长笛在中学考到九级,书法得过全国性的奖,游泳解锁了所有姿势。在上学期间,说实话乐器还是很有用的,从小到大班里出不了节目,老师最先考虑让会乐器的小朋友顶上去。在当年高考时,凭借乐器可以考重本大学的特长生,省里面也有高考加分(体育特长生也有这个)。大学的时候入了乐团,根据大学的安排要去参加文艺汇演,评奖学金的时候还靠这个加分刚好提了一档。当然,还有亲朋好友来家里,都会被要求来一曲。
但如果考虑在工作中的实用性,对于业余的说实话貌似也许就书法稍微有那么点实用,大家看我的笔记时都会商业夸奖下写的不错(然鹅对绩效评定有用吗?没有!),网球和游泳可能增强了我的身体素质。学了再多的兴趣,我依旧是那个普通人。
但如果再让我回去做选择,我依旧会去选择坚持这些兴趣,它们也许没有改变我的生活轨迹,但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克服了怯场。兴趣班最开始坚持是源于父母的强迫,到后面的坚持,是来源于身边人的赞赏驱使的,慢慢的学会一种泳姿,学会一首难度系数较高的曲子,完成一次演出后,我都会获得成就感。
所以如果我家小朋友有兴趣的话,我也会尽力为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