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宪章/文
围产期情绪障碍包括孕期抑郁症、产后抑郁、产后双相障碍、以及产后与情绪有关的精神病性症状。围产期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社交恐怖症、特殊对象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约10%-20%的孕妇和产妇有抑郁或焦虑情绪,人们更多地关注产后抑郁,有人认为是分娩的并发症,但孕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也不低。围产期焦虑障碍同样不少见,焦虑障碍与抑郁常同时存在。
对于那些有分娩创伤的产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约为1.5%-5.6%,而围产期抑郁、焦虑、创伤史或心理卫生问题是PTSD的风险因素。
围产期情绪障碍表现由轻到重,各人表现不同,但严重的情绪障碍可能危害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另外,围产期情绪障碍还可能影响孕产妇的身体健康、与婴儿接触交流的能力、与丈夫的关系、以及孩子的成长发育。
因此,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情绪障碍,在围产期保健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发现情绪障碍的方法就是观察加询问孕产妇是否有情绪问题。
治疗方面,目前的研究多注重产后抑郁的研究,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目前,西方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人际互动对产后抑郁有效。严重的一般用药物治疗,轻度的一般已心理治疗为主。对于围产期焦虑治疗的研究报道不多,考虑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不良影响,建议以心理治疗为主。对于不愿意用的患者可用心理治疗。
医护人员的角色主要包括:1、注意发现;2、鼓励孕产妇表达负性情绪;3、评估风险、4、评估严重程度;5、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实施治疗;6、转介或请精神科会诊。(胡宪章,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一直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现为旅美学者)
本号值班微信:zyystuandui,欢迎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