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两位母亲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你认可哪一位呢?
晶晶和方方都是同龄的孩子,都很可爱。他们是邻居,经常在一起。他们的母亲也是好朋友。
两位母亲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却是各有所长,截然不同的。
晶晶的母亲,从小就教孩子,背诵唐诗,读字写字。每天都要用很长时间进行训练。孩子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学习也很努力。到六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三百多首唐诗了。还能认识一千多个汉字。会写几百个字了。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她母亲就让她给大家背诵唐诗,认读汉字。大家都夸奖晶晶是小神童。晶晶母亲的心里也很高兴。
为了让孩子有很多的学习时间,晶晶的妈妈,不让孩子做别的事情。总是把孩子伺候的很周到。孩子的衣服,妈妈给洗。孩子的玩具文具,妈妈给整理。可谓无微不至。
方方的妈妈也特别注意孩子的教育。但她的方法和晶晶的母亲是截然不同的。
她也让孩子背诵唐诗,学习写字。不过她不贪求数量,而是特别注意质量。通过学习,培养孩子能力。读唐诗时,她自己示范,要求孩子,必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注意抑扬顿挫。写字时,必须姿势端正、执笔正确。间架结构,必须规范。就是一个横”,也要练习好几天,要求这得同样长,同样斜度。这样,虽然方方背诵的唐诗不多,会读会写的字也不多。但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能力。让学习成为可持续的过程。
方方的母亲,用更多时间,领孩子到外面玩,有时也在家里,熟悉各种事物。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里,在实践中,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
比如,家里的物品、商店里形形色色的商品、公园和山上田野里的花草树木、农村爷爷家的各种农具。都是什么名?有什么特点或者用处?
还经常让孩子和别人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做游戏。让孩子养成和别人家的小朋友合作团结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说话能力。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就告诉方方,客人来了和走了,都应该怎么说话?怎么接送?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有时,还让方方在客人面前,做自我介绍,训练孩子说话能力。
就是枯燥的数学学习,方方的妈妈也会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习数数和简单加减法时,妈妈先拿出几个小木块,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用事物演示,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逐渐的,妈妈还会把木块拿走,让孩子凭空想象。从形象到抽象。让孩子的学习不断生华。这样,孩子进步很快,也特别喜欢学习。
日常生活的好多事情,只要方方自己可以做的。妈妈就让他自己做。让他自己洗手帕,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文具玩具。培养他养成好习惯。能够生活自理,热爱劳动,不怕吃苦。
遇到困难,只要方方自己能够解决的,妈妈就只是指导鼓励。却从来不代替。有一次,方方叠飞机,怎么也叠不好。妈妈就给叠一个样子,让方方自己比较,看差在哪?然后,鼓励他,别怕困难,再叠。经过多次努力,方方终于学会爹飞机了。他心里特别高兴。妈妈其实是总叠飞机来培养孩子不怕困难、抗挫折能力。
方方的妈妈,还特别注重,让孩子会动脑筋,想办法。只要有时间,她就会让孩子,提出为什么?”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答案。比如,看到动物园里的长颈鹿,就估计孩子提出问题。孩子就问,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高?然后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启发引导:长颈鹿吃什么”?怎样才能吃到”?通过这样启发,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上学了,这两个孩子的表现差异,越来越大了。
晶晶因为不少字都学过了,所以认为自己没必要再学习了,学习也就不怎么用心了,也不感兴趣。但如果老师要求更高的质量要求,她就做不到了。
开始几次考试,晶晶的成绩都在前面,但逐渐的,就越来落后了。
还有,晶晶除了书本,别的知识知道得很少。有时候,别的孩子唠嗑游戏,她都显得很懵懂。
和同学在一起,也不那么合群。喜欢自己玩。
而方方,虽然书本知识掌握的不多,但基本功很踏实。接受新知识时,掌握的很快。成绩也上升的也很快。
由于他知道很多事物,所以,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找他给解答。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他也愿意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他的桌子里面,桌面的书包文具,都整理的很整齐。老师还让别的同学,把他当成榜样。
这两个孩子,家长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你赞成哪一个?你的孩子,你是怎么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