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断奶后,姥姥提出自己在城里生活不习惯,趁丫丫还没有上学,先把她接到老家生活,等上幼儿园了再回来。这个提议很合丫丫妈的意,因为丫丫妈平时工作非常忙。
于是在丫丫3岁之前,她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老家。3岁时,姥姥、姥爷把丫丫带了回来,这时妈妈发现了问题。丫丫虽然在家里活跃,但是在外面很胆怯,她一出门就躲在家长的身后,不知如何和小朋友交往。
去幼儿园有热情的小朋友想拥抱她表示欢迎,她都避之不及,不知所措,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个问题,可急坏了家长。
有的孩子能很容易地与其他孩子交往,他们有很高的社交商,平时可以从家长与人交往中学习到社交技巧,并内化加以运用。轻而易举地加入到一群孩子当中,一起玩耍,并且能相处融洽。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自己学习掌握这些交往的技巧。
凯西科恩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一书中提到:我们社会认为,所有的孩子只需要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 就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这是完全不对的!对于很多孩子而言,最难的就是面对社交方面的挑战。即使是一名全优的学生,仍然需要提高他的社交商,我们把这种存在社交问题的孩子称之为有社交学习障碍”。
存在社交学习障碍”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等。
1、 无法读懂传递的社交信号
当孩子看到另外的小孩给他很难看的脸色时,依旧我行我素,无法读懂其他人的反应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罗拉总会在班里很大声的说一些无聊的故事,其他孩子对她翻白眼,她却全然不知,她只看到班里一两个同学在笑,她不知道那些人在嘲笑她,继续讲着无聊的故事,让他们笑得更厉害,声音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夸张。
其他孩子让她保持安静,她却无动于衷。课间的时候,老师把罗拉留下来做作业,她不明白为什么要受惩罚,也搞不懂为什么她尽力取悦班里的同学,他们还是不喜欢她,回家后,父母向她解释什么是恰当的行为举止,但她似乎并不理解。
2、 无法控制愤怒的情绪
管理愤怒常常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如果不能有效的管理愤怒,那么对家庭生活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吉米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脾气爆发的时候脸色通红,咬牙切齿,情绪失控。他乱扔东西、大吼大叫,甚至会动手打离他最近的人。等他安静下来的时候,又会为自己乱发脾气而自责,并向父母保证再也不会这样,但还是难免在得不到想要东西的时候生气、失控。
3、 无法管理好童年的压力
杰森是个活泼、阳光的的小男孩,有很多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很好,参加很多比赛,还踢足球。但是到了学期中间,杰森的行为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变得行为古怪,还和父母顶嘴,放弃了踢足球,还抱怨太累了。他成绩极速下降,老师对他的变化非常担心。父母带去看儿科医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又带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是因为参加的活动太多,压力太大。
4、 无法解决社交存在的问题
姗娜今年七岁,她最好的自我防卫方式就是进攻。如果有小孩在操场上离她太近,她就会踢她。如果有另外一个小孩拿走她的玩具,她就会推开那个小孩,把玩具抢回来。
姗娜对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很满意,因为她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抢回了自己的玩具。但是她看不到这样做带来的长期后果,班里其他孩子都躲避她。他们认为她不友好,也害怕她伤害到自己。姗娜的老师和父母曾尝试着帮助她看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是姗娜缺乏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不能顺利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凯西科恩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一书中给出过很多指导方法,结合家长在生活中具有操作指导意义的,主要总结出5点引导建议:
1、 给孩子设计完美的游戏约会
第一步:一次只邀请一个孩子。
通常所说的三个人就会太拥挤”是很有道理的。对于有社交障碍的孩子来说,和一个孩子相处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再来一个,就很容易让其中一个孩子受冷落。
第二步:约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有人看管并且有时间限制。
父母在帮孩子约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设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并且尽可能让聚会愉快地结束。孩子们通常会清楚地记住在一起玩的最后15分钟,玩伴如果高高兴兴地离开,就会更愿意下次邀请去他的家里玩。
第三步:邀请孩子的朋友参加特别好玩的活动。
如果孩子特别怕被拒绝,就邀请他的朋友参加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这样就不太可能被拒绝。如果孩子不能长时间和别人交谈,那就选择一些不需要长时间语言互动的活动,如滑冰、看电影、参观动物园等,这样就不会对有社交障碍的孩子形成负担。
第四步:在邀请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严格限制看电视、玩电脑和电子游戏的时间。
孩子们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并不能产生互动。这些游戏很刺激又容易上瘾,但是不需要和其他孩子交流。所以当孩子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要限制这类游戏的时间,以便让孩子们有机会自由随意地玩。
第五步:布置一个自由玩耍的场地。
给孩子布置一个安全又舒适的地方,放一些足够两个孩子玩的玩具,不必花费太多钱。不要让孩子说服你去花费很多钱来让他高兴。他提这些要求也许是想告诉你他对自己不自信,也不知道如何招待好其他孩子。
第六步:复习做好小主人的礼仪。
提醒孩子客人有权利选择玩什么,主人要顺着客人的心意。许多孩子可能会抱怨这条规则,说他在别人家玩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做。对孩子的这种想法要表示理解,但是还是要强调主随客便”的原则。
第七步:列出朋友来访时可以一起玩的活动清单。
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某些玩具,需要确认朋友来访的时候,把这些玩具藏起来。
2、 让孩子加入伙伴当中去
加入伙伴当中并不容易,孩子需要学会等待观察和倾听,并寻找友善的面孔,预先想好要说的话,然后才容易被团体接纳,融入到伙伴当中去。
我曾帮助过一个名叫小米的男孩,我和他一起观察在操场上玩耍的孩子,帮助他找出哪个孩子看起来比较开放和友好,这类孩子比较容易接近,然后他很快能识别出哪个孩子比较友善,后来他去说出自己预先想好的话,询问我能一起玩吗?”,然后对方友好的接纳了他,小米按照自己的节奏轻松的加入到了一群孩子中去,遵守游戏规则,顺着大家一起玩。
3、 教孩子使用主动倾听”
大卫是个十岁的小男孩,他虽然是个很好的倾听者,但是不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他正在认真倾听。他的眼神交流很好,但是面无表情,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才想出解决办法。
大卫选择了两个方法:肯定地点点头(不常用,但是几次就够了),或者说:嗯,哦。”这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主动回应方式,对大卫很管用。大卫使用这些新方法之后,其他小伙伴和他的联系多了起来。
4、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让孩子去思考他人的需要。
例如你觉得丹尼推乔伊的时候,乔伊会有什么感受?”,你为什么认为玛丽没有邀请杰克参加生日聚会?”孩子回答的时候,你要确保自己能冷静回应。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先听孩子把话说完。孩子需要感受到即使你和他的看法不完全一样,他的观点仍然是受到重视的。
教导孩子用同理心来回应他人
即使孩子不太理解别人表达的细节,他也要做出似乎理解的样子来回应,这一点很重要。例如朱莉告诉阿莎力她和妈妈吵架了,阿莎力莉并不知道朱莉为什么和妈妈吵,但是也要通过倾听、点头、关心的表情,来表现出她了解朱莉的感受,这很重要。
5、 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要创建一个安全而充满关爱的环境,来培养孩子的自尊,要经常鼓励赞赏孩子。
1)、 赞赏要具体
2).孩子有好的行为,要马上赞赏。
3).赞赏要真诚。
孩子会知道你的赞赏是不是真诚的,他们也确实需要知道不是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棒。有时候一句你可以做得更好”会帮助他更努力去实现目标。
4).赞赏他朝正确的方向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例如:赞赏孩子花很多时间做功课,或者他非常专心地学习,而不是作业全部完成之后再赞赏。
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需要多花时间来对孩子进行引导,并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让孩子不再感到孤独,并能和其他孩子融洽相处,在生活中感觉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