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了与娃分床,妈妈把儿子送到奶奶家,半个月后抱着儿子泪如雨下

撰稿人:镜子

小杨是个典型的90后宝妈,作为新手妈妈,也觉得科学育儿最重要。眼看着儿子都两岁了,可始终和自己和老公睡在一个床上,小杨觉得这样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虽然又是买新床又是给儿子讲道理,可始终分床谁家的目的也没有达成。最后,她一狠心,将儿子留在奶奶家。

起先孩子不在家她还挺想到,但由于自己回到了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又很多,白天索性不想孩子,日子就能好多些。一转眼半个月,奶奶打来电话说,你和孩子来看看孩子不啊!再不来孩子可不认识你们啦。这才让小杨想起,自己好久没去奶奶家看一眼儿子了。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一进屋,第一眼看见儿子她就心爱不已,可儿子却对他的态度不冷不热,自顾吃着好东西,迟钝的喊着妈妈,给妈妈嘴边送上一口自己的美食。


小杨控制不住的流下了眼泪,才半个月儿子的确可以自己睡觉了,可就是和自己不亲了?其实,小杨妈妈也不用哭,这就是孩子不再自己身边的代价,不过孩子还小,分离的时间也短,如果将孩子接到自己身体,好好的痛爱,母子感情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不过,面的分床这个问题,小杨的做法还真是可圈可点。想要给孩子分床只要做好了以下几点准备,那就不需要非得将孩子送到老人家里了。

1.分床不分房

当我们的孩子进入到2岁之后,家长可能就很想给孩子分床睡觉了,可孩子和大人在一起已经很久了,已经形成了习惯,一旦,贸然的分开,让孩子见不到父母,他们必然会不适应。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从分床不分房间开始。

2.让孩子挑选一张他自己喜欢的床。

我们可以将床当成礼物送给孩子。当然,礼物是要孩子自己挑选了。在很多款的床样中找出几款使用的,然后让自己自行选择。

而且要让孩子参与到交款、等货、安装的全过程。

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在自己的礼物”上了。

因为是同一个房间内,自己的礼物就在妈妈爸爸的床边,所以,他们会主动睡在新床上。这便是孩子向独立迈出的第一步。

3.逐渐分房

有了分床的经历,孩子也就不会在惧怕分房的做法了。

但要记得这个过程要慢慢的渗透和影响,万万不可操之过急。最好能有一个契机让孩子自己要求拥有自己的空间,这样分房就顺其自然了。


​4.在床上摆上孩子喜欢的东西。

还喜欢的,习惯的,才会让孩子有安全感。而这样的分房也才是最成功的的。没有孤独感和害怕的心理,孩子才会睡了好觉。

5.妈妈的声音

对于首次分房又分床的孩子来说,妈妈最好能陪在孩子的身边,给他讲讲故事等等,让孩子入睡时更能安心,更放心,更暖心。

最后还要给家长一个科学的分床睡的时间表。

2岁以前的小婴儿最好要有妈妈的陪伴睡觉,她才会有安全感哦。

3岁暂时可以作为一个亲子分床睡觉的分界点

4—8岁才是妈妈和宝宝分房睡的最佳时期

一定不要让孩子超过9岁还和父母同床,这对以后分离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