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快速去除食疗 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去痰的食疗法

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办

保持湿润 ,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极为重要,可用干净的湿布抹地板,也可使用超声或电动雾化器,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使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这样可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有利于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排痰。另外,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饮水排痰 ,让孩子多喝水,尤其是23℃左右的凉开水,因为饮水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除。孩子生病后,不仅食欲差,而且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从而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稠度,多饮凉开水不仅有助于退热,还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此外,凉开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拍背排痰 ,拍背排痰的方法通常在孩子痰咳不出来时应急使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孩子咳嗽的间隙,让孩子侧卧或抱起侧卧。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轻轻地拍打孩子背部。拍左侧时向左侧卧,两侧交替进行。拍背不仅能促使孩子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向大气管引流并排出,而且可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及早痊愈。注意拍击的力量不宜过大,要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至少拍3—5分钟,每天拍2—3次。药物排痰 根据医生处方,按时服用去痰或化痰药。常见的去痰药有棕色合剂、必嗽平等。棕色合剂含氯化铵,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必嗽平能使痰液中的黏多糖纤维分解与断裂,以降低黏度,使痰液变稀,便于咳出。

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快速去除食疗

宝宝咳嗽喉咙有痰怎样很快就好。

久病不愈的咳嗽和喉咙含痰,必须查明原因 咳嗽是气管遭受某种刺激所引起的防卫动作,痰则是细菌或灰尘和气管分泌物所形成的。咳嗽可分干、湿两种。干咳,会有昏昏沉沉、灼热的 感觉,又咳不出痰。经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初期。长时间持续的干咳,可能是肺结核。湿咳的症状是咳个不停,且喉咙带痰。 若干咳的症状加剧,会演变成湿咳。常发生于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及心脏瓣膜等疾病。咳嗽严重或咳嗽时痰中带血或呈绿色,最好能尽快接受医生诊治,此外,也须留意有无胸痛、头痛、腹痛或发烧等症状。在家中静养时,尽量不要消耗体力。 有效及禁忌的食物 有效的食物:干咳带点痰,有粘液难清除时,可食用梨子、萝卜、蜂蜜、白木耳、百合根及枇杷叶等。枇杷叶的用法,是先用刷子刷去叶上的毛,当茶饮用。湿性咳嗽且带痰的情况,则适合食用陈皮或柚子。

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快速去除食疗

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去痰的食疗法

平时宝宝睡觉的时候让宝宝的头稍微枕高点,有助于宝宝呼吸畅通,好好休息。此种情况一般都是受凉引起的。如果宝宝不发烧,尽量不用药治疗。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必要时可以让宝宝口服头孢拉定颗粒、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同时,宝宝卧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浓度要适宜,宝宝穿衣盖被也要合体,并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宝宝咳嗽有痰应用食疗,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食疗方剂:1、荸荠豆浆:豆浆250克,荸荠5个,白糖250克,荸荠洗净用沸水烫1分钟,捣碎后绞汁待用。生豆浆烧沸后掺入荸荠水,待沸后加白糖搅匀即成。2、雪梨雪贝煎:银耳10克,川贝3克,雪梨1个,将雪梨洗净去皮、核,银耳发透去根,与川贝同入锅内,适量清水,隔水炖30分钟即成,可以加入少许冰糖。

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快速去除食疗

宝宝喉咙有痰有何妙招

你好,一般宝宝的喉咙里面有痰的话,他不懂得吐出来很经常咳嗽几下又吞回去,可以熬一些冰糖雪梨给他喝,有止咳润肺的作用,不过要完全好掉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小孩子喉咙有痰流黄鼻涕吃什么食疗

看你说的意思,孩子有点喘,建议还是去医院,以免发展到肺里去。
如果孩子已经哮喘了,同样要摸小手、小脚,发凉的就给孩子喝生姜红糖大蒜水,第一天2~3次,第二天一次,第三天就可以停了,同时给孩子大量喝温开水,每晚吃一次麻油姜末炒鸡蛋,坚持用温水泡脚,注意休息。孩子的饮食要清淡,但同时必须营养丰富,多给孩子吃利于消化和吸收的烂、软食物,不吃寒凉食物,不吃上火的鱼、虾。
如果孩子咳喘时,小手不冷,舌苔不白,但面色发红,小便发黄,你就给孩子多喝淡盐水,或吃西瓜、喝苦瓜水都行,还可以搓孩子的小脚心50~100下,将虚火引下去,同时记得不要吃鱼、虾等上火的食物,这种热喘同样能很快消失。不过这种热喘发病率很低,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受寒引起的寒喘和虚喘。

宝宝咳嗽引起的喉咙有痰,有什么好的食用方法能够排除

希望可以帮到你:

5种咳嗽的食疗法。

风寒咳嗽可用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

风热咳嗽可用藕汁、梨汁各半盅合服。

痰热咳嗽不妨用新鲜熟木瓜一个,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痰湿咳嗽用薏米煮粥,有助于治疗咳嗽和喉中漉漉痰声;或用桔皮30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50到 100克煮粥。

肺气虚久咳或阴虚久咳,用柚核二十多粒,加冰糖、水煎服,一日三次,对久咳有利。也可用百合30克加蜂蜜 蒸熟吃,有利于久咳和口干。

一个多月婴儿喉咙有痰怎么办

宝宝太小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宝宝 1个月,咳嗽以服用化痰药为主,可以口服“贝莱”,每次1毫升.每天3次。

小婴儿感冒治疗原则:
如有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考虑宝宝还太小,慎重起见,还是建议你带宝宝看医生,排除“支气管炎、肺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如为细菌感染需要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小婴儿感冒的在家治疗原则:

感冒了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适当给予感冒药,有一种适用小婴儿使用的感冒药是强生公司出品的“艾畅”,一般一天四次,每次可按公斤给药,两天后如果症状不好转,最好是上医院治疗,因为宝宝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所以不容有失。以免延误病情引起脑膜炎或是败血症。

(其实,我们一般还是主张不用药物,只做对症处理,如热敷鼻部、滴鼻剂缓解鼻部症状、多喝水等。房间要注意通风,不要和 太多的大人接触(大人可能带有很多病毒)多晒晒太阳。大人有感染要注意隔离哦!)

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制剂,如小柴胡颗粒剂、抗病毒颗粒、王氏保赤丸等等

求宝宝化痰的最有效药和食疗

小儿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
  外感咳嗽可分为两个证型:①风寒咳嗽(初起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伴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舌苔薄白等;治疗用散寒宣肺法,非处方药如解肌宁嗽丸等);②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等;治疗用疏风肃肺法,非处方药如小儿咳喘灵冲剂、健儿清解液等)。
  内伤咳嗽可分为三个证型:①痰湿咳嗽(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苔白腻等;治疗用化痰燥湿法,非处方药如儿童咳液等);②痰热咳嗽(咳嗽痰多,稠黏难咯,口渴,面红唇赤,烦躁,纳呆,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厚等;治疗用清肺化痰法,非处方药如儿童清肺口服液等);③阴虚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舌红少苔等;治疗用滋阴润燥法)。
  小儿咳嗽初起或较轻的咳嗽症状,可简单辨证选用非处方药,以便缓解症状。服用后未见成效者,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药名〗小儿咳喘灵冲剂
  〖功能与主治〗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
  〖禁忌证〗表虚自汗者不宜。由于气虚的喘咳不宜。
  〖组成与规格〗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每袋10克。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2岁以内每次1克,3~4岁每次1.5克;5~7岁每次2克,每日3~4次。其他剂型:小儿咳喘灵口服液,2岁以内每次5毫升,3~4岁每次7.5毫升,5~7岁每次10毫升,每日3~4次。

  〖药名〗解肌宁嗽丸
  〖功能与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多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咳嗽初起,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咽喉疼痛。气管炎、支气管炎见上述表现者亦可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忌生冷油腻。
  〖组成与规格〗紫苏叶,前胡,葛根,苦杏仁,桔梗,半夏(制),陈皮,浙贝母,天花粉,枳壳,茯苓,木香,玄参,甘草。每丸3克。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周岁每次半丸,2岁以上每次1丸,每日2次。其他剂型:①解肌宁嗽口服液,每支10毫升。小儿3周岁以内,每次2~5毫升;3~12周岁,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②解肌宁嗽片,每片0.3克。口服,1周岁以下每次1片,2~3周岁每次2片,每日2次。
  〖用药观察〗小儿应依据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服法。吞服困难的,可用水化服。

  〖药名〗健儿清解液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组成与规格〗金银花,菊花,连翘,山楂,苦杏仁,陈皮。每瓶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15毫升;1岁以下每次4毫升,5岁以内8毫升,6岁以上酌加,每日3次。

  〖药名〗儿童咳液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祛痰止咳。用于咳嗽气喘,吐痰黄稠或咯痰不爽,咽干喉痛。
  〖组成与规格〗紫菀,百部,枇杷叶,前胡,甘草,苦杏仁,桔梗,麻黄,蓼大青叶。每支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1~3岁每次5毫升,4岁以上每次10毫升,每日4次。

  〖药名〗儿童清肺口服液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
  〖慎用证〗体弱久嗽及喘泻并作者慎服。
  〖药物相互作用〗忌油腻生冷。
  〖组成与规格〗麻黄,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桑白皮(蜜炙),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每支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毫升,6岁以下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其他剂型:儿童清肺蜜丸,每丸3克。口服,每次1丸,3岁以下儿童每次半丸,每日2次。

咳痰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物,并不包括口、鼻、咽喉的粘液。借助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时的气流冲动,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口腔排出的动作称为咳痰。咳痰持续时间,咳痰的量,颜色(白色、黄色、褐色、绿色、红色)、气味(无特殊气味、腥臭味)、性状(稀薄、多泡沫、黏稠、血水样或含有血丝、血块),咳痰的病程经过以及与其他症状的关系等,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同时反映病情的变化,均需仔细观察记录。黏痰不能顺利排出可加重感染。祛痰药可稀释黏痰,有利于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