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联针和心三联有什么区别
两个没有区别:心三联是(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2%盐酸利多卡因100mg,静脉注射。新三联针是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合用为心脏新三联针,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2%盐酸利多卡因100mg,静脉注射。
1、肾上腺素:别名副肾碱,副肾素,盐酸肾上腺素。外文名:Adrenaline
药理作用及用途: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传导加速和心率增快。激活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β2受体,尤其是肾动脉明显收缩,骨骼肌和冠状动脉则扩张。激动支气管β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
作用于肝和脂肪β2受体,促进肝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适应症:抢救过敏性休克;抢救心脏骤停;治疗支气管哮喘;制止鼻粘膜和牙龈出血等。
2、阿托品:别名阿托品,硫酸阿托品。
药理作用: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3、利多卡因:别名赛罗卡因、罗卡因、利多卡因。外文名:Lidocaine, Xylocaine。
适应症:局部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比它长1倍,但毒性也相应加大。用于阻滞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和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早博。
扩展资料
1、肾上腺素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脏性哮喘等忌用。
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常见副作用为心悸、头痛,有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致死。
每次局麻使用不可超过300μg,否则可引起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在使用本品抗休克以前,首先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2、阿托品注意事项:常有口干、眩晕,严重时瞳孔散大、皮肤潮红、心率加快、兴奋、烦躁、谵语、惊厥。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病人禁用。
一般情况下,口服极量,1次1mg,1日3mg;皮下或静脉注射极量,1次2mg。用于有机磷中毒及阿-斯综合征时,可根据病情决定用量。
3、利多卡因注意事项:利多卡因的毒性约为普罗卡因的1~2倍。若迅速大量吸收时,常引起抽搐;但有些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而不是兴奋。全身反应和普罗卡因相同。
静注时,可有麻醉样感觉、头晕、眼发黑。若将药静滴,可使此症状减轻。心、肝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量。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对本品过敏者、有癫痫大发作史者、肝功能严重不全者以及休克病人禁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三联针
生物和科兴有什么区别?
生物和科兴的主要区别是两者是由不同的公司生产的。北京生物的疫苗上市相对比较早,在2020年12月31日上午10点获批上市,也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北京科兴疫苗上市时间比北京生物晚了一个多月,是在2021年2月5日正式获批上市。
国药集团北京生物疫苗是首家获批的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该疫苗第一针接种10天后可以产生抗体,接种两到四周后接种第二针,两针注射后,再过14天,可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据国药方面介绍,间隔三周和四周的效果最好,免疫的持久性、抗体阳转的水平、抗体平均值等各项指标均好于间隔一周和两周。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于2月5日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供应香港的首批100万剂科兴疫苗已于2月26日开始供市民接种。2021年1月以来,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巴西、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老挝、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已批准科兴疫苗紧急使用。
这两种疫苗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不管是接种哪一种疫苗都是安全的。一般接种后24小时内,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触痛、红肿和瘙痒,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 疲劳乏力, 短期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
气溶胶与飞沫的区别是什么?
飞沫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而气溶胶更小(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
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都会排出的液滴,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
而飞沫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与飞沫相比,气溶胶更小、传播更远。
哪些操作会产生气溶胶?
世卫组织此前发布的《怀疑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临时指导文件中提出,例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术、心肺复苏、插管前人工通气和支气管镜检查等操作,会产生气溶胶。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号“健康中国”今日发布的文章中介绍到,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空气中有新冠病毒吗?还能开窗通风吗?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号“健康中国”今日发布的文章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从这个角度讲,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但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怀疑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出,一些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会增加传播冠状病毒(SARS和MERS)的风险。为了预防产生气溶胶操作的空气传播,应该确保进行这些操作的医护人员:
1、在充分通风的房间里操作,即每个患者的空气流量至少为 160 升/秒的自然通风房间或每小时至少换气12次,且使用机械通风时可以控制空气流动方向的负压房间;
2、使用防颗粒物呼吸器,其防护程度至少应达到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 N95、欧盟FFP2标准或同等标准。使用一次性防颗粒物呼吸器时,必须检查密封是否良好。要注意如果佩戴者有胡须,可能造成呼吸器不能正确贴合;
3、保护眼睛(即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4、穿着干净、无菌的长袖袍服和手套。如果长袍不耐液体,在进行预计会产生大量液体并可能渗透进袍服的操作时,医护人员应使用防水围裙;
5、将房间里的人数限制在患者护理和支持所需的绝对最低限度。
哪些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尚未证实,但是现在已经发现的很多病毒性疾病是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比如同为冠状病毒的SARS病毒。
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以空气为分散系,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是病毒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应急工作安全手册(2008版)中区分了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以及所需要的防护措施。其中,空气传播指一些直径小于5 微米的病原体(如结核、麻疹和水痘等)可漂浮在空气中,在易感者吸入了带传染源的空气时发生感染。防止空气传播感染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还要附加以下预防措施:将病人安置在负压病房;进入该房间前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必要时,要先让病人佩戴好口罩。 而飞沫直径一般大于5 微米,常常不会溅出一米以外。
早在1月22日,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已经提到,在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等)时,医务人员应当如何实施个人防护,包括戴护目镜或面罩,穿防体液渗入的长袖隔离衣等。
知道君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的资料发现,目前已经证实多种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包括SARS、诺如病毒等。
一、SARS病毒
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2003年发现的非典型肺炎病毒是其典型代表。
SARS病毒在室温24℃条件下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腹泻病人的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
SARS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10天。人群普遍易感。SARS病人为最主要的传染源,症状明显的病人传染性较强,潜伏期或治愈的病人不具备传染性。
目前已经证明的传播途径包括,“人-人”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手接触传播;“动物-人”果子狸/蝙蝠-人(可能) 。
但是,同为冠状病毒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并不能通过气溶胶传播。2012年,MERS在沙特阿拉伯首次得到确认,病死率约35%。MERS病毒传播途径相较于SARS病毒少很多,主要是:“动物-人”单峰骆驼-人(可能)“人-人”密切接触(有限) 。
二、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的传播途径易实现,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暴发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国外还有在飞机上发生暴发的报道。
诺如病毒可随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在外环境,如物体表面、污水、垃圾、地表水、食物中可存活较长时间。感染诺如病毒后多在48小时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也称之为“冬季呕吐病”,病程一般2-3天,预后良好。
三、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尤其是姬鼠所携带的汉坦病毒感染,住院病人病死率可高达10%以上。
周围有感染汉坦病毒的鼠类,然后才导致人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鼠类感染汉坦病毒后为无症状持续性感染,长期携带病毒,持续性排毒,可在鼠尿液,粪便和唾液中都可检出病毒,其中在肺中病毒的浓度最高。
当含有汉坦病毒的鼠尿液和粪便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时,人可通过呼吸含汉坦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鼠尿液,粪便或鼠窝,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粘膜而感染;还可通过被鼠咬伤而感染;或可通过被鼠类体表螨类等寄生虫叮咬而传播。直接人-人传播未见报道。
四、麻疹病毒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麻疹病毒的传播主要包括:
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麻疹病毒通过咳嗽、喷嚏、与病人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分泌物而进行传播。含有病毒的分泌物通过病人呼吸、咳嗽等排出体外并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麻疹病毒在空气中或受感染物体表面2小时内可保持活力和传染性。病人传染期一般在出疹前后4天内。
麻疹的流行可以造成众多死亡,尤其是营养不良幼儿的死亡。在已基本灭除麻疹的国家,国外病例输入仍是重要的传染源。
五、肺鼠疫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这些染疫动物都可以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尤其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常见,跳蚤吸血也能传播鼠疫。
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 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 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 如手指的倒刺等。
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 患者通过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 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肺鼠疫暴发。
接触肺部感染的染疫动物,如感染鼠疫的狗、猫等,也可以直接经呼吸道感染,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当鼠疫菌感染人发展成为肺鼠疫时,即使在疾病早期也有传染性。肺鼠疫人传人的传播方式可造成鼠疫大流行,其波及地区远远超出疫源地范围。
六、其他及细菌性传染病
通过空气传播或者气溶胶传播的病毒还有很多,比如水痘病毒、流感病毒等。狂犬病毒也可能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但是通过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感染狂犬病现象很罕见。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尚无流行病学证据支持人际之间通过空气传播拉沙病毒。
此外,一些细菌疾病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比如肺结核、炭疽和白喉。
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气溶胶、密切接触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白喉是疫苗可预防疾病。我国近年来百白破疫苗的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平均保护时间约为10年。我国2007年至今,未报告白喉病例。
布鲁氏菌也容易通过气溶胶传播,国家疾控中心还通报了2019年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
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兽研所处在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2019年12月份,兰州大学学生和教职工中陆续检出抗体阳性,超过3000人次。
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
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更加灵敏,也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当然,无论是抗体检测还是核酸检测,都存在一定比率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所以,一定要由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进行判断。
2020年5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援鄂疾控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疾控中心驻黄冈检测队队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曾毅院士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张晓光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
张晓光指出,在感染一段时间以后,一般是7-10天之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最先出现的是IgM抗体,随后会出现IgG抗体,所以使用免疫学检测方法能够检测这些特异性抗体,判断人体是否感染过病毒。
张晓光介绍,两者的区别在于核酸阳性说明标本中存在病毒核酸,意味着感染者可能具有传染性。IgM抗体阳性,说明患者处于感染早期,IgG抗体阳性说明感染过新冠病毒,但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如康复者,一般检测IgG抗体阳性,如果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小时再测核酸仍然是阴性,那提示其不具有传染性。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更加灵敏,也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当然,无论是抗体检测还是核酸检测,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阳性,所以由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进行判断。
抗原和核酸的区别是什么?
新冠病毒像一个有吸盘的球体,那个球壳上有许多抗原,抗原的检测方法是从抗体出发去测抗原,综合特异性之后,就可以让病毒显示出来;而核酸检测更为复杂,需要通过扩增来完成,因为有了扩增的环节,核酸检测的敏感性会更高,但相应的获得结果需要的时间就更长。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其病毒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抗原检测就是利用病毒抗原和抗体相结合的原理,去检测人们的口鼻分泌物中是否有病毒抗原。类似于“验孕棒”式自检。操作方便,可独立完成,仅需要30分钟就能得到结果。
核酸检测又称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基因扩增技术。也就是将新冠病毒RN**段逆转录成双链DNA,再通过DNA聚合酶进行扩增,将携带病毒的基因片段不断放大,然后通过一种荧光探针来捕捉,当扩增后的病毒浓度达到一个临界值时,会有荧光信号提示,意味着样本中存在新冠病毒。需要专业核酸检测采样及样本检测人员,通过化学分析4~6小时得出结果。
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紧接着接受新冠病毒的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一般不建议居民在接种疫苗的24小时内开展抗原检测。
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流感症状有什么不同?怎样区别?
以甲型流感.普通流感. 禽流感三种对照如下; 甲型流感] 传播途径;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 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 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 和喷嚏为媒介。 症状; 体温突然高热超过 (>39°C),肌肉 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眩晕、头疼、 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病毒; H1N1 潜伏期; 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 死亡率;死亡率6.77% 易感人群; 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防治疫苗; 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 猪流感都无效,但人感染猪流感是 可防、可控、可治的。 ------------------------------------------------------------------------------------------------------------------------ 普通流感] 传播途径;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 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 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症状;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猪流感后 的症状相似。 病毒; 冠状病毒 潜伏期;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 2天。 死亡率; 普通流感可以致死,死亡率较低。 易感人群; 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 等慢性病的四类人群最易感染, 以及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 员,儿童。 防治疫苗;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 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 每年接种1次。 禽流感] 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 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症状;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 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 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 衰竭导致死亡。 病毒; H5N1 潜伏期; 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 常在7天以内。 死亡率;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77% 易感人群; 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 的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其属于易感人群 防治疫苗; 各国已经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病毒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年末岁初正是寒冬季节 ,也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高峰期。但不少人甚至有个别医务人员将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混为一谈 ,得了流行性感冒不当一回事。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有哪些不同呢 ?可从下面几点加以区别。 感染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都是呼吸系统疾病 ,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可造成大规模流行 ,甚至世界性大流行。全世界每年至少有 6亿人患流行性感冒病。普通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和细菌引起的 ,虽具有传染性 ,但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流行。 Basic 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 ,通常会出现发热、疲劳、全身酸痛等表现 ,且比较严重 ,而咽喉疼痛、鼻塞等局部症状则比较轻。普通感冒一般是局部症状较为突出 ,如鼻塞、流涕等 ,但发热以及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比较少见。 HealthBasic 特征 :流行性感冒的明显特征是持续高热 ,发热 38℃以上并持续 3天以上是临床诊断流行性感冒的必备条件 ,对患者进行取样化验分离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除外。 Health 危害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较为严重 ,极易引起并发症 ,甚至死亡。老年人 (65岁以上 )抵抗力弱 ,再加上原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患流行性感冒后使病情加重 ,对老年人威胁很大 ;儿童 (尤其是婴幼儿 )免疫系统功能尚不健全 ,常因流行性感冒而死亡 ;孕妇患了流行性感冒可诱发肺炎 ,还可造成流产、胎儿畸形等后果。在美国每年因流行性感冒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30亿~ 50亿美元 ,有 20%~ 30%的医疗费用是流行性感冒造成的。 你的健康我们的目标! 治疗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抗病毒药物只有在流行性感冒初期时 (发病 1~ 2天内 )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治疗流行性感冒不宜使用抗生素 ,除非经检查确定合并细菌感染。如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失调 ,诱发其它疾病。专家指出 ,应用中医药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较好 ,一方面针对病因 ,某些清热解毒药有抗病毒作用 ;另一方面 ,针对机体阴阳变化 ,某些益气、祛邪药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采用汤药“个性化治疗”为最好办法。预防 :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方法 ,但其有效率低 ,仅为 30%~ 9 0%。即使接种了疫苗 ,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症状 ,也应及时就诊。此外 ,流行性感冒病毒在不断变异 ,根据每年病毒变异研制新的疫苗难以及时供应。专家提醒 :预防流行性感冒应从日常生活入手 ,加强锻炼 ,提高自身免疫力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 ;保持室内通风 ;保证足够睡眠 ;多喝开水 ;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减少接触传染的机会。
你好,我家的小狗4个月,检查是冠状,为什么打针之后还会吐?
如果真的确定是冠状不是细小,就没必要太过担心,
止泻止吐,不要让狗狗脱水,消炎就没问题的。
我家狗狗上个月也跟你家狗狗症状差不多,又拉又吐,但没带去宠物医院。
我根本信不过我们这边的宠物医院,庸医太多,设备又不齐全。
我给我家狗狗喂的是《诺氟沙星胶囊》人用的,药店就有卖,
因为便便不是黑绿色带有腥臭味,确定了不是细小。
狗狗当时三个月大,我一天就喂一粒,时不时的把水盆拿到狗狗嘴边让他喝水。
保持不让狗狗脱水,第三天他就好了。
如果你不敢用我说的办法,我劝你还是去找一家口碑比较好的宠物医院。
毕竟,冠状和细小有的时候会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