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娃上幼儿园入园一周反思和启示

娃属于慢热敏感偏内向的男孩,三岁前在家几乎没有英文环境,仅限于英文故事和个别常用词汇。可以说几乎听不懂英文,只会说yes、no,数字1-10,个别水果蔬菜动物生活常用词汇。这周开始上preschool(幼儿园),与老师探讨娃的情况时,老师说一般到11月第二语言的孩子们就都可以掌握英文听说。我对此并不是太着急,因为所有人都说娃上学后我们该担心的将是娃的中文而不是英文。我一直担心的是娃跟老师之间的沟通不畅会让娃在开始的阶段比较难适应。

一. 关于入园哭

说是入园一周,其实一共没几个小时:

周一生病没去成;

周二只上一小时妈妈全程陪同,于是有幸跟娃一起学习了Red Song,娃回到家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他是非常喜欢这个幼儿园的,应该是被那里的环境、故事和各种玩具惊艳到了。

周三2.5小时,妈妈陪一小时后离开,娃一直哭到妈妈进门去接,无话,零食一点没吃,回家路上就睡着了醒来嗓子哑掉;

周四2.5小时,妈妈陪10分钟离开,听说哭了1小时,接的时候状态很好,没哭,超预期,零食吃了一点;

周五2.5小时,妈妈陪5分钟离开,听说哭了半小时,接的时候没哭,但有些累,回来嗓子又哑了,但带的零食全部吃光。

老师说哭很正常,有些孩子需要一个月适应。过程中,老师会判断如果娃实在痛苦,半小时后会给家长电话。周四我没等到电话还是有点意外的,当然是喜出望外。我以为周五会好,没想到还是哭了半小时之久。

所以我受到的启发是:

我一直觉得在带娃这件事中,很多时候他的反应对我来说属于不可控事件。这一度让我很焦虑甚至抑郁。此前7-8月两次夏令营我本想锻炼他结果是我全程陪同上课。通过这周我明白了这类事情不能着急也不用焦虑。给他时间让他接受,我只要做到平静等待。做自己该做的。

二. 关于娃的内心

娃对幼儿园的喜欢超过我的预期。周二回来他的内心是兴奋的,但那种开心是不同于吃到巧克力和冰激凌的喜笑颜开的高兴,而是内心深处莫名的溢于言表的小激动,我想也许是因为开阔眼界了,也许是因为去到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也许是因为感到自己长大了跟家里的妹妹果真不同了。

而这一周的挫折应该已经让他知道妈妈说必须去上学这件事是真的,妈妈不能一直陪着也是真的。从此以后他应该会更加明白什么是界限感。

所以我受到的启发是:

带他经历人生,陪伴他感受,支持他前进,不必什么都说出来,不必掰开揉碎告诉他,不必用言语教他,事情本身和你的行为就足够让他知道什么该做,该怎样做。至于他想什么,做妈妈的猜猜就好,要观察他的行动而不一定需要听他说。所以作为家长,还是要谨言慎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三. 关于学习

经过这几天,娃渴望读英文、说英文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天天自言自语唱自编英文,偶尔冒出几个正确的词;看到周遭事物更加敏感,今天在外面看到stop sign拉我过去看。正是Red Song里面讲到过的。

启发:

三岁的确是开始学习的最佳年龄。孩子对知识和外界事物的渴望是内发的。我们应该抓住这种机会最大化的给予他感受丰富世界的机会。

而英文学习,我们在国内学了十几年,采用国内自编教材,用单词表英汉对照背单词,阅读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文章,可能都错了。为什么英文学习不能从西方用了百年的简单儿歌和故事开始?为什么不从结合西方生活常识的例如stop sign开始?我们很有必要改变原有英语学习的模式去听英文和学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