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你回到家里,发现孩子的房间一团乱,废纸满地,东西乱放。于是你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你把自己房间收拾一下。
可是,过了一会,发现孩子竟然没有动。
这时候,你就很不高兴了。
你有没有感觉,怎么孩子好像经常对你说的话无动于衷?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多方面的,我今天先说一点,你对孩子说话的方式是需要改进的。你对他说的,是模糊性的语言,而孩子,只能接收明确性的语言。
简单的说就是,听到了之后不能直接去做,还得用大脑翻译”一下,才知道该怎么做的。
比如,把房间收拾一下”,这句话必须要经过大脑的翻译,才能转换为行动:把地扫干净,垃圾收走,书放回书架上,衣服挂到衣橱里,脏衣服送到脏衣篮……
那什么叫明确性语言?简单的说,听了之后直接就可以去做,直接指向行为的语言就叫明确性语言。
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他还没有把模糊性语言换成明确性语言的能力。知道了这个原理,你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就要注意,一定要努力使用明确性语言。
体现在具体生活场景中,你就要注意
1指示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对于比较小的孩子,要一次只说一件事,而且要明确比如,三岁的孩子正在玩积木,现在准备吃饭了。你要先告诉他,把玩具收起来”,等他做好再告诉她,去洗洗手”。而不要一股脑的跟他说,你把玩具收起来,然后洗洗手,然后上桌吃饭……”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理解力会强一些,可以一次提供多条信息,但是也建议要分出层次和逻辑。
2 表扬要具体表扬孩子少说笼统的你真乖,你真棒”这样的话。比如说孩子刚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地,爸爸听说了,孩子比赛得了好成绩,所以兴奋地说,宝贝,你可真棒。”孩子就懵了,什么情况?这是在说我这个牛奶打得恰到好处吗?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是有公式的,就是具体行为+鼓励”的方式。
一定要有具体的行为,告诉孩子是他的什么行为受到了鼓励。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妈妈真高兴!”
少赞美人格,多赞美行为。少说你真乖”,多说你知道帮妈妈倒水,懂得照顾妈妈,真好。”
少赞扬天分,多赞扬努力。少说你真聪明”你真漂亮”,多说宝贝能坚持练琴,进步很快,真棒。”
少赞美结果,多赞美过程。少说考了一百分,真棒。”多说宝贝学习很用心,考了一百分,真棒。”
3 要求要明确比如你要求孩子写作业要用心”。这是一句典型的模糊性语言,什么叫用心呀?你要告诉他:第一,把字写整齐。第二,本子要整洁干净。第三,做完要检查……等等等等。
其实推而广之,成年人之间的相处,有更多的时候都是模糊性的语言。作为妻子,你有没有埋怨过丈夫说你对我不够好”。可是你有没有反思过,你有没有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你好?是每个月把工资卡都交给你,叫对你好?还是所有的纪念日都记得送礼物,叫对你好?是多照顾你,陪伴你,和你一起承担家务,叫对你好?还是在你有情绪的时候,在第一时间抱抱你,叫对你好?
想想我们对成年人有模糊性要求,他尚且不知道该怎么做,更何况是对孩子。如果你直接跟他说,你要做一个好孩子”,就更加模糊了。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所讲的知识点:1、和孩子说话要用确定性语言,也就是听到了就直接可以去做的语言。
2、表扬孩子,要用具体行为+鼓励”的方式。
作者:琴韵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