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出生概率
展开全部
无论是从一定时空条件上的出生婴儿总数看,还是从其分孩次出生看,男婴与女婴的出生概率虽有差异,但各自的出生概率上基本相对稳定或略有微小波动的,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107之间。1984年瑞典人口学者斯滕。约翰逊(StenJohanson)认为如果只有那些生过第一孩是女孩的家庭才去再生育第二孩的话,这种决定所生子女数量的做法是否会影响出生性别比?统计上的回答是:不会。这是因为第一孩的性别不会影响第二孩的出生性别。此话断定了第二孩及其以上分孩次、分性别次序的母亲再育,完全与再育前母亲生过的孩次、性别次序史无关,其实质是坚持男婴或女婴的出生概率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不变值,既不认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为正常,也不认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降低为正常。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与分孩次、分性别次序的母亲再育或控制再育所占比重不同密切相关,男婴与女婴的出生概率分别与曾生子女先后出生性别次序不同的母亲再育所占比重相关。
生二胎后,两个孩子的四种性别分布的概率各是多少
没孩子的就不要说了。通常认为男男, 男女,女男,女女各1/4. 实际上真实情况是男男,男女,女女各1/3. 这是由于女方长期生活饮食方式固定所致. 也就是说在不人工调节的情况下, 二孩同性别的概率非常高.
生男生女,女方决定的情况高一些。尽管男方提供XY.但选择哪一个却是女方的事情。
祖上的话都是几千年过来的。
7个月b超查的性别翻盘的几率有多少
你好:
B超的准确率只有80%,翻盘的几率很大的,您可以去验绒毛,验血,这些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以上的。
希望能够帮到你!
一道生物学中关于小孩性别的概率题(很难,非专业勿进)
回答:
设“有女孩”为事件A,“有男孩”为事件B,于是问题变成求P(B|A)。按贝耶斯公式,P(B|A)=P(AB)/P(A)。
设一个孩子为女孩的概率为1/2,于是
P(A)
= 1-C(3, 0) x (1/2)^0 x (1-1/2)^(3-0)
= 7/8,
P(AB)
= C(3, 1) x (1/2)^1 x (1-1/2)^(3-1) + C(3, 2) x (1/2)^2 x (1-1/2)^(3-2)
= (3/8) + (3/8)
= 6/8. [等于“2男1女”加上“1男2女”的概率。]
所以,该家庭至少有1个男孩的概率是
P(B|A)
= P(AB)/P(A)
= (6/8) / (7/8)
= 6/7.
数学题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中两人性别一样的概率是多少?
设 有1男2女~~~先从中选一个男的 再选出的女的 和男的性别都不同 不同为1/3先选女的 再选就有1/2相同 有1/2不同 所以不同的为1/3*1/2先选另一个女的 也有1/2相同 同上 所以相同概率为(1-1/3)*1/2=1/3 不同的概率为1/3+(1-1/3)*1/2=1/3+1/3=2/3
比50天提前抽血化验性别鉴定结果会有误差吗
其实血液在冷藏装置可以保存72小时,一般1-2天我们就能收到血样,肯定是确保寄血这种操作是可行的,我们才安排,而且一直以来不少客户都采用这种方式达到检测目的。另外一共抽血12毫升血样,每根血管上都贴有标签,写上受测者的名字等信息,确保不会搞错样本。
何为教育性别意识偏差,在教育中确立教育平等意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教育性别意识偏差
一、什么是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是指一个人知道并承认自己或他人所属性别差异的认知,意即能够辨别和区分自己是男是女,他人是男是女。
性别意识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要素。
二、孩子的性别意识教育都有哪些内容?
孩子的性别意识通常包括性别辨认、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三部分。
性别辨认是指孩子能区分自己或他人所属的性别,意即知悉自己是男是女,别人是男是女。
性别角色是指孩子知道自己或他人所属的性别之后,能按照一定的性别角色去说话或做事。
性别概念是孩子对不同性别的具体行为方式的抽象认识,这一形成需要历经较长的时间。
三、如何才能正确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1、注重孩子性别意识的启蒙
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性别意识。
穿衣打扮上,尽量要适应孩子的性别,女孩可以多穿裙子、留辫子,男孩可以常穿裤子、留短发。玩具选择上,从小就要给男孩和女孩多玩与自己性别相符的,女孩可以多玩芭比娃娃,男孩可以多玩小汽车。
另外,在颜色和运动方面,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同的配搭。
2、教导孩子适应好性别角色
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他们会发现不同性别扮演的角色会有所不同,而且社会对男女孩子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孩子保有的期望也会不一样,比如男孩多注重勇敢坚毅性格的培养,女孩更多的是给与细心的呵护和照顾。
父母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标杆,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的角色模仿,男孩多向父亲讨教学习,女孩多向母亲性格靠拢。
3、坦然面对孩子的性别话题
当孩子提到性别相关的话题,家长常会因其敏感性而闭口不谈。其实“谈性色变”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不利于孩子性心理的发育,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
其实父母完全不必像对待洪水猛兽一样,可以用开明、放松的态度来教育孩子,让他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本身,同时也能知晓不同性别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4、正确看待孩子的生理反应
孩子在3岁之后开始,慢慢会有涉及性别方面的一些生理反应。例如,有些孩子会抚摸自己的私处或是有性相关的反应,但家长要知道他们是没有掺杂私心杂念在里面的。
对于孩子的正常生理反应,父母千万不能强加干涉,而是要用正面、开放的心态对待孩子。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够重视性别意识的培养,有可能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孩子在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方面的异常现象。家长只有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性别意识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地成长。
一组数据中女性发生疾病概率大于男性。但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有显著性差
(1)由于F检验的P值为0,模型总体是统计显著的,模型较好
(2)R方接近80%,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很高,模型较好
(3)教育年限变量和工资具有统计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原因:t检验的P值为0),其他因素不变,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工资平均增长990元。
(4)工作起薪变量和工资具有统计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原因:t检验的P值为0),其他因素不变,工作起薪每增加1元,工资平均增长1.6元。
(5)性别变量和工资在5%的显著性下相关(我不知道你性别变量怎么设的,一般是男=1,女=0,我按这个写的,如果不是请告知),男性比女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多1593元工资。